子,不值当啊。
翌日,九月十五。
张望道长前来讲堂授课,接过提问纸笺,念道:“请问何以至柔、至静、至慢,达成为内外感悟平衡?”
扫视一圈下方求知的目光,张道长放下纸笺笑道:“你们这回越发过分,想要一问四惑,是叔潜的主意,还是易云的算计?”
台下发出阵阵轻笑。
“回禀道长,是于慎的独创,与我等无关。”
易云笑着回复,表示不背这次的锅。
宋叔潜是启天阁道观的弟子,于慎为半月殿道修,和易云一样是这届学员中的佼佼者,各领一个圈子,相互竞争。
也是郡城道宫有意为之,让小圈子相互对抗辩论,学习氛围不能太过一团和气。
“‘柔、静、慢’是道家修行的三种智慧,能引申不同心境感悟,三者之间又颇为牵引关联,‘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是一种生命力量,上善若水,守柔曰强……所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静为燥君’,水静下而清澈,方能映照世界,人心亦是如此,‘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先慢而后静,少则得,多则惑,大器慢成矣,道家做事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悠然‘徐生’,勿自乱阵脚……”
张望道长深入浅出阐述三者的特质,如何调整三门修行心境。
梳理“致柔”“守静”“用慢”的关联,以达成“清凉无为”之上境。
却没有触及三者内外感悟平衡的话题。
一个多时辰的讲授,让徐源长对于道家基础“柔、静、慢”有了整体性了解,不再是一知半解,支离破碎。
他还触类旁通与障眼术、飞刀技进行柔、慢均衡互证,获益良多。
修行守静,施术致柔,心境用慢。
笔录薄写了十页,等空闲下来,还要添加细节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