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266 兜比脸干净
一夜无梦,秦瑶自然醒时,天还很早。
院子里传来洒扫的动静,秦瑶起身推开门往外看,刘季正拿着扫帚在扫院里的灰,大郎兄妹四个正端坐在敞开的窗前,轻声晨读。
从去府城到回来,晨读习惯已经养成,兄妹几个雷打不动,每日早起读书,只有遇到一周中可以休息的那两天才会睡个懒觉。
大郎一般是不睡的,他还要习武,基本功一日都不能落下。
这一点二郎就坚持不了,时常躲懒,再加上秦瑶看他没兴趣,没有再管他习武,就变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模式。
不过即便如此,二郎的身体素质也比一般同龄小孩要好。
秦瑶冲刘季那看去,指了指窗棂上结下的蛛网,示意他一并打扫干净,怕打扰小孩们晨读,没有跟他们打招呼,回屋梳好头发,换上轻薄的衣服,提着桶朝村井走去。
家里两口大水缸,打了三趟才装满,当成是热身。
等水打好,又到已经被刘季清理干净的后院,同已经就位的大郎一起完成每日运动量。
做完这些,刘季那边的早饭正好出锅,一家六口围坐在院里的小矮桌前,一边吃饭一边说着今日的打算。
二郎刚坐下就举起手打申请,“阿娘,一会儿我们可以去山上玩吗?”
四娘也学着哥哥的样子努力抬起小手,“阿娘阿娘,我想和金花姐去田边挖野菜可以吗?”
因为不是休息日,就算学堂放长假不用去上课,出门玩也得提前报备一下。
这是秦瑶定下的规矩,她不常在家里,有时候在厂里从早忙到天黑,孩子要是到处乱跑,万一出点什么事她都不知道去哪儿找人。
所以提前报备就很好,至少她清楚知道他们大概在什么地方玩,找人也好找。
流程正确,想出去玩当然没问题。
秦瑶点点头,嘱咐他们别往深山里去。
大郎和二郎欣喜对视,三郎也挨着两个哥哥小小声:“大哥,你把弓箭也带去把。”
大郎飞快点点头,还怕秦瑶听见,立马端起碗装作认真吃饭的样子,实际上兄弟三个一颗心已经飞到山林里,想着打鸟抓鱼的快乐。
刘季也想出去溜达溜达,几口喝完碗里的肉粥放下碗,也举起手,“娘子,我一会儿打算去把牛牵回来,然后去镇子上看看,打听一下粮价。”
自从知道秦瑶想卖粮,他这一颗心又活泛起来,心想着,恶妇正好要在厂里忙,没空出去打听,那卖粮的事还不是得交给他操持?
自从上次在府城划龙舟时被秦瑶没收全部私房之后,他这兜里比脸还干净。
反正他是受够了身无分文的日子,这次怎么着也要抠点私房出来!
想到这,刘季没忍住发出:“嘿嘿嘿——”的爽朗笑声。
“你笑什么?”秦瑶狐疑的撇了刘季一眼。
刘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不小心忘了做表情管理,忙收敛,胡说八道:“好久没看到咱们家的大青牛,怪想的。”
秦瑶嘁了一声,她信了他的邪。
不过刘季要出去,正好能帮她办件事。
秦瑶嘱咐道,“我准备自己办一支靠谱的车队,你顺便把金石镇这附近几个村镇的车夫信息给我收集回来。”
说着,见刘季兴奋的神情明显一垮,秦瑶危险眯起眼睛问:“能办好吗?”
不能办别出门了!
“家里的菜地草都长得快比菜还高,还有家里的稻和西瓜地,都得去伺候一遍,肥不够的施肥,草多的拔草,水不够守着水渠引水,事情多着呢,我看你还是别出去,今天先留家里把地里的活干了”
“别别别!”刘季赶紧抢下话茬,忙说自己会,“娘子你厂里的事现在才是头等要事,耽误不得,我先去帮你打听,地里的活什么时候都能干,不着急,回头我慢慢收拾。”
秦瑶点点头,放下碗筷,进屋里拿了自己写好的计划书,出门忙正事去了。
父子几个跟着秦瑶前后脚出门,一家子围到老宅片刻,各自叫了伙伴,才散开。
往日的刘家村,地里最是热闹,一眼看去都是在地里田间忙碌的农人。
现如今,最热闹的地方变成了村口的文具厂。
秦瑶还没走到文具厂,远远就看见一群人在九叔的指挥下,抬起一根根沉重木梁给即将完工的新厂房上梁。
她先前寄过来的厂房图纸,现在几乎得到了百分之九十的还原。
为了节省时间和方便工人施工,新增厂房建在原有的厂房外围,四面环抱,将最原来的厂房包围在中间。
这样一来,只需要在原来的厂房和现有厂房中间留出通道,两边自然就会变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幸亏当初建厂选址面积够大,避免了转移的麻烦。
当然,占地变大,租金也涨了点,每年需要上交给族中二两银子。
这个租金,和外面的比起来,可以说是相当的良心。
放到外头,这么大一片用地一年租金没有二三十两都拿不下。
这一次走的是长期主义,不能再像是先前建厂那么潦草,由九叔这个专业人士带队,主体用了半墙的青砖和半墙土胚,顶上全部盖瓦。
刘木匠当时拿到设计图纸时,大呼奢侈。但后续一想,这是木材加工用的场地,怕水怕火,还真就得用砖瓦以防万一。
方掌柜那边的木料运过来后,看着头顶能把人烤出幻影的太阳,刘木匠专门留下两个人轮值看守木料。
一来防火,二来防盗。
这些现成的料子,一根都值不少银钱,特别是现在外头流民四起的混乱时候,更要主意防护。
不过也有好的方面,那就是厂里基本是村里人,木料被盗的概率大大降低。
如今在九叔等人的辛苦建设下,外围新增厂房只剩下上梁和盖瓦这最后两个程序,估摸着两天之内就能完工。
为了保持干燥通风,每一间屋子都是两面通透的,只有储存的仓库做了四面的墙。
考虑到人手增多的问题,又多建了一个宽敞的食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