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大汉从吹牛开始 > 第633章 最惨的牛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大汉从吹牛开始 第633章 最惨的牛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洛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科举季了。

大汉的科举日放在每年的六月初十,时间是固定的。

刚好这个季节也是整个下半学期的结束时间,科举的地点自然是在洛阳书院。

朝廷并没有特意去新建一个新的场所用于科举。

而科举之所以没有规定为三年一次,也是根据大汉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王不饿不想让读书耽误了有些人的一辈子。

现在是帝国建立前期,读书的人还少,特别是现在这一代人,他们的竞争力是不足的。

每一年科举的人数,远远低于朝廷所需录取的人数。

也就是说,放在巅峰时期,科举那就是万里挑一。

但是放在现在,意味着只要你的成绩能及格,就能入仕为官,无非就是因为成绩好坏,去的部门不同罢了。

但是对于寒门来说,能够入仕就知足了。

但是在将来以后,随着人口的爆发增长,随着教育的全面展开,自然而然的会出现上千,甚至上万人来争夺一个名额的现象。

而朝廷又规定了每个人只有三次参加科举的机会,而且年龄必须在二十五岁之前。

也就是说,读书只会给一个人借口到二十五岁,二十五岁之后,就用不了这个借口了。

该干啥干啥去,哪怕没有考上功名,只要在学期间认真学习了,哪怕只学进去了一半,也是不愁找个工作赚钱养家的。

科举取士虽然给了寒门一个参与的机会,打开了一个寒门上升的通道。

可实际上这又何尝不是在寒门身上增加了一道束缚?

在他们的思想上画了一座囚笼?

一个科举,一个梦想,牵扯到了多少人?

有些人更是魔怔了都,结果一辈子什么功名也没有,更是放不下面子,不愿意放弃那所谓的幻想,踏踏实实的去利用自身所学过日子。

而古代的文人,想要活下来其实真的没有那么难。

一个落榜的士子,有很多门路可以养活自己,养活家庭。

例如说在家中开办一个私塾,价格合适公道,教授一些启蒙知识,不说十里八乡,就周边几个村子,来个十个学生就够勉强生活下去了。

每逢过年在给人写个对联,谁家办事给人当个记账的,这不都是收入吗?

真正生活难的,是那些眼高手低的人。

所以,汉朝的这条规定一出,直接打掉了那些眼高手低的人的幻想。

所以说,没有一项制度是完美的,每一项制度都有他的缺点,问题在于,上面想不想去改变这一点。

至于说一年科举一次,会让外地的考生忙于奔波不利于考试。

这个自然也是不需要担心的,你能想到的,朝廷早就想到了。

除了洛阳书院以外,朝廷还正在修建北方恒山书院,东方会稽书院,南方岭南书院,西方关中书院这四座最高等级的学府。

差不多到了明年,这四座与洛阳书院属于同一等级的书院就要坐成招生了。

而再往后,科举会在六月初十这一天,同时在五座书院展开。

五座书院的布局就是东西南北中,各个地方都兼顾到了。

加上大汉的教育科举制度,跟历史上的朝代并不一样。

历史上的科举是层层选拔,需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关,想要一步步突围出来并不容易。

但是现在不同,现在的科举报名,只针对高等书院。

而报名渠道,也只有通过高等书院才能上报。

不论是应届的还是往届的,你要报名,就必须经过自己的学校来上报,而应届和往届都有专人在负责。

同样,到了科举当日,学校所有角落全部清空。

由禁卫军负责考场秩序,试题押运,由皇帝亲自点选正副使监考,吏部,礼部派官员协同。

现在在洛阳书院是这样,将来其他书院也是这样。

至于路途的远近,自然不是问题,只要修好了路,剩下的就好说了,无非就是早走几个月的问题。

洛阳的一间客栈内,场面热闹但又相对安静。

这两天洛阳城内的治安巡逻明显的严格了不少,任何胆敢在这两天闹事的人,一律重惩。

而一些聚集了大量考生的客栈,也是禁卫军的重点关照对象,官府也同样对这里极其的上心。

“大牛,吃点吧,这是老师亲自盯着你师娘做的,绝对不会有问题的!”一名三十来岁的男子苦口婆心的劝说着一名身着洛阳书院书生服的二十岁出头黝黑男子。

但不论怎么劝说,那名学生始终只是摇着头,说什么也不肯吃上一口,甚至连水都不肯喝。

“你这样是不行的,看看你现在的状态,就这样还怎么去考试?”中年男子愁眉苦脸的继续劝说着。

“老师,学生真的不敢吃啊,忍一忍就好了,也就两天的时间,大不了到了里面我多喝点水就撑过去了。”王大牛异常坚决的拒绝了老师的好意。

“你已经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在抗两天怎么能坚持住?”中年男子依旧劝说着。

“没事的老师,我小时候在家经常三五天吃不上一口的,不也过来了吗,老师您就别劝了,这次我一定考个好成绩来报答您!”王大牛还是摇着头。

对于自己的老师,他是绝对信任的。

但是有些时候,不是单纯的信任就能解决问题的。

对于王大牛来说,现在最需要的,或许是玄学才对。

你现在就是来个算卦的用胡话来劝说他,都比他老师,比他爹娘来劝说还要管用。

当然,也不是王大牛不识好歹。

而是这几年的经历告诉他,有些时候,你不相信玄学还真的就不行。

有些事情真要是来了,就算是躲,你都躲不开他。

出身寒门的王大牛好不容易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却在同一个问题上栽了,而且还不是一次。

这让王大牛备受打击,同时也让他的家庭担负了更大的负担。

王大牛在第一次科举之后就想找个工作了,凭他的成绩也不是找不到好的工作,但是家中父母不同意,说什么也要让他再考一次才行。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