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大明升职记 > 第1072章 又一根稻草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大明升职记 第1072章 又一根稻草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万一把海北军给逼急了,他们从江南地区杀回来怎么办?现在皇太极只能希望海北军的南京攻略拖得越久越好,最好在南京城下顿兵几个月打得两败俱伤,那才是他率领大军从察哈尔借道破喜峰口的最佳

战机。

因此皇太极这么一开口,在场的女真贵族与将领都是哑口无言,虽然从朝鲜之役开始,女真与海北之间已经维持了一年多的低强度战争,但是只是代表着战斗的强度大为降低,而不是双方正式停战。两红旗每个月都要付出至少近百人的死伤,有些时候海北军突然用力的话,伤亡数字会急剧暴增到两红旗都快支撑不住的地步,那个时候代善就会向诸位贝勒再求出兵援助,八旗诸固山就会立即出兵增援

稳定战局,然后接下去又是几个月的低强度战斗。现在海北军并不是什么病虎,而是一只睡狮而已,如果把海北镇逼急了全力回师对付大金国,恐怕大金国即使倾国而出也未必有十成胜算,而那边代善已经问了一句:“阿敏贝勒,你是有信心解决黑旗旅吗

当初在原州您有这样的信心就好了!”一说到原州之战,阿敏也是哑口无言,当初他以镶蓝旗为主体投入近百个牛录的战兵,甚至还有林丹汗的全部主力都没办法攻下原州城,而且当时镇守原州只是一个黑旗团而已,而现在海北军在朝鲜的主

力却变成了黑旗旅,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而且黑旗旅本身或许只有四五个步兵营而已,但是这一年多时间海北军在朝鲜训练义兵义勇据说大有收获,如果把这些义兵义勇加进去的话,黑旗旅能动员的兵力差不多有六七千人,实力不可小视。

而且用兵朝鲜还有一个很大的变数就是毛文龙,毛文龙现在攻占江华岛固然是一着妙棋,把海北军逼到绝境上,但是这不代表海北军与毛文龙之间没有妥协的可能。如果海北军放弃扶植李倧的原则转而承认光海君,或许毛文龙的东江军会突然在大金国后方杀出来杀得大金国措手不及,而且那边阿巴泰也说了一句实实在在的大实话:“海北镇的兵力虽然有些紧张,但是

抽调一两个步兵营应当没问题!”这就是阿敏自己都没说出口的关键因素,虽然海北军现在是处于多线作战的窘迫地步,但是海北军在任何一个战线都可以抽调出一两个步兵营甚至一整个步兵团到朝鲜战场上,而多了这两三个步兵营,朝

鲜战场上又出现了巨大的变数。

虽然这些女真贵族都自许天不怕地不怕,但是一提到海北军他们就觉得能躲开就尽量躲开,特别是代善更是连声说道:“用兵朝鲜的事情,我觉得应当小心再小心,绝对不能孟浪啊!”阿巴泰更是说出了一众女真贵族的心思:“大贝勒这话说得挺好,万一咱们出兵朝鲜的时候,海北贼杀到辽沈来怎么办?可不要忘记了辽南有大贝勒坐镇,或许是万无一失,但是北边的科尔沁那可是 随时都

可能杀到沈阳城下啊!”一说到这件事,在场的女真贵族都觉得太有道理了,事实上女真刚刚攻下辽沈之后,蒙古骑兵大举侵袭简直就吃饭睡觉一般,努尔哈赤才花了很多时间才把蒙古骑兵驱逐出辽沈附近,并建立起蒙古两旗与

蒙古四十牛录。

但是伴随海北镇与科尔沁、察哈尔之间的深入合作,现在辽沈又受到了蒙古骑兵的直接威胁,后金只要跟海北军开战,蒙古骑兵与蒙古草原上的绝对会直抄辽沈,给大金国制造天大的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征伐明国似乎是最佳的目标,特别是大贝勒代善来说更是如此,毕竟现在皇太极已经从两红旗抽走了整整二十个牛录的甲兵,虽然代善用尽一切办法进行动员以弥补皇太极调兵的损失,但

是现在的辽南防线仍然是危机重重。正是因为这一点,代善认为绝对不能刺激海北军,绝对不能跟海北军正面开战,他大声说道:“攻伐明国既可以壮大我大金国力,又可以削弱明国国力,甚至还可以把中原局势搅得更加混乱,让海北贼无机

可乘!”

他的说法说服了所有人,那边阿敏也认识从林丹汗那边借道似乎是唯一解决后金窘迫情况的选择:“那么八家到时分战利品的时候,我们镶蓝旗牛录比较多,要多分一些!”而对于京师的大小官员来说,现在是他们焦头烂额的一年,本来维持辽东的战局已经让他们发财再发财,他们以为海北镇南征淮扬以后,他们手上的金银珠宝会成倍成倍地增长,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这是多

少美妙的事情。

但是事实证明他们想的实在有些太美了,现在大明的局势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之外,特别是漕运断绝之后京师的钱粮一下子就紧张起来。

过去户部尚书虽然天天叫苦,但是大家仍然使劲地捞得欢天喜地,可是现在户部尚书真心想要上吊自杀,而大家也发现能捞到的钱粮突然变少了。

按照惯例,每年六月会有漕银、白粮与金花银从江南起运,这也是大明财政收入最重要的一项,但是今年的漕粮与起运银已经完全指望不上了。

虽然朝廷有意废漕改海,但是海北镇现在已经把淮安府、扬州府甚至是松江府的出海口都拿下来了,废漕改海已经彻底成了一句空谈。

就算是朝廷的大兵能在几个月之内收复松江府与淮安府,但是鉴于江南战事紧急,今年的漕银与白粮都指望不上,大家只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内府的金花银身上,但是事实证明内府也指望不上。过去只是边军欠饷,京官照样谈笑风声,现在是朝廷体制内的文武官员都在欠饷,甚至连京师的粮食供应都成了大问题,朝廷只能从北直隶与山西调粮调银维持局面,但都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朝廷面临

的莫大缺口。而崇祯皇帝可以说是京中最着急上火的一位,他现在天天都在看批阅着几十份甚至上百份奏折,不断地私下接见阁臣并按照自己的观点提升与免职官员,但是现在南京城下的局面并没有任何好转,而他只

能把更多的希望寄在内府的宦官身上。

比起外面那些没有经历郡县历练纯粹只有词臣经历的文官,这些宦官至少是有着合格的行政能力,只是他们的行政能力与操守比起国初甚至几十年前的太监们都是退步得实在太明显。

但是崇祯现在找不到任何办法,只能一面给司礼监加担子,一面开始尝试提拔更多的阁臣与重臣并将更多的高官免职,他可以说是北京城内最忙碌的一个人。

但这一切都是恶性循环而已,根本无助南方的窘迫局面,他甚至不敢下令征伐海北镇,省得战事扩大之后无法收拾。

因此他现在又把新的希望寄托在这位新任的礼部尚书:“爱卿,什么时候能练成西法操练新军?现在天下都指望孙元化的这支新军,但是你也知道孙元化在济南府可以度日如年,急需朝廷派兵过去支援!”

他的对面就是曾经给柳鹏与海北镇很大帮助的新任礼部尚书徐光启,也是一位忠贞的天主教徒,只是不管从哪个立场来说他与柳鹏以及海北镇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微妙来形容。而正是如此微妙的关系,徐光启开口之前都要好好想一想这其中的利害得失,他告诉崇祯皇帝:“事发仓促,柳督抚又有多谋之名,元化现在只能把济南府与东昌府的局面维持住,何况他那支新军只是名义

的新军而已!”虽然孙元化手上的曹允平所部被朝廷认为是“西法”操练的新军,可以与海北军比美,但是徐光启很清楚这只新军只是装备了一部分西式装备,并使用了一部分西式操典操练而已,跟真正意义上的“西法新军

”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但就这么一支部队,现在已经成了大明在东南方向的一道长城,因此徐光启还是象大多数人那样提出自己的建议:“陛下,我觉得现在已经指望不上了五年复辽,还是按当年高大司马的办法来办!”

当年高第主张尽撤关外,现在海北军一路南征甚至打到了南京城下,在这么窘迫的情况,五年复辽已经成了梦幻泡影,因此徐光启觉得现在还是得把关宁军撤回来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关宁军至少有五六万可战之兵,有了这五六万可战之兵,大明一下子就有了一支可用的机动部队,不管投入到哪个方面都足以解决大问题。只是崇祯皇帝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若不是为了五年复辽,何至于走到这一步,既然走到这一步,那一定就要五年复辽,爱卿,我现在问你一句,天主教这边能对大明提供怎么样的帮助?我可以亲见面见诸

位传教士!”这是崇祯皇帝的又一根稻草。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