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宋:两个月后穿越,在线急等! 第149章 金国使臣来访!
“按照前世的标准,一袋五十公斤的水泥,价格是二十三元。”
赵枢想道:“也就是差不多五十文左右。这也太便宜了,不行。”
赵枢不能便宜了这帮官员和商人。
修建水泥路,按照他们的收益来推算,肯定是大赚。
所以赵枢决定卖贵一点。
多少好呢。
一百文?那也太少了。一贯吧!
都能承包路,当包工头了,这点钱都没有包什么路呢?
所以水泥就一贯一袋。
修建一条道路,随随便便都是成百上千的水泥,一个商人至少要收一千贯。十个就是一万。
一千个就是上百万贯。
全国各地散发下来,至少可以赚几千万贯。
赵枢拿两成,还真不少了。
反正价格他说了算。
高点低点,他们实际上没什么概念,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是新鲜东西,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再贵也只能接受。除非他们不想赚钱。
官员有些路基本都分配了,外放给商人的也不少。
但还远远不够。
大宋城池数量多,地界道路全部修建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上层的划分完了,其余的一些经济中心区域道路,赵枢留了不少。
想要承包路的商人实在是太多了。
赵枢会采取竞拍模式。
谁想要拥有修建权,必须要竞拍竞争。
赵枢之前分配的,是汴京城附近的商人,散发在全国各地的商人承包,就需要工部各地衙门进行竞拍。
如果没什么人参与,不用采取这种模式。
赵枢看到了商人们积极的热情。
不重要的路,谁要都可以拿去,重要的,有钱人会花费重金竞争。
比如花费几万贯,或者是十万贯。
这由竞争的商人决定。
一个地方的好路段就那么几个,争抢的人多了,甚至修建路的招标钱,就能高于修建路的成本。
当然,有的地方商人较少,好地方抢的人不多,如此本地商人会占不小便宜,少的价格就能拿下。
而有的区域大商人更少,朝廷就会直接分配,不用竞标。
仅仅将道路权划分给全国各地,工部最近忙的不可开交。
各地工部办公地,到处都是人头涌动。
对于新道路建设,在大宋每一片角落掀起了一阵热浪狂潮。
工部大量生产水泥。
一辆辆马车运送水泥袋,输送到全国各地。
刚开始从工部中心大量输送,随后工部各地水泥厂成熟,开始输送水泥。
“招工,招工喽。粥林路道建设需要人,一天一百二十文。”
由于各地争抢,需要做工的人。
工钱也是一路飙升。
从一天一百文,一百二十文,到后来一百五十文高价。
全国百姓有了工作机会,由于工钱相当不错,忙活田里的活,有闲工夫的都会去修建道路。
这几个月时间,全国各地都在修建,一条条灰白色的水泥路出现在城池与城池之间的官道上。
官道上也开始修建驿站。
马匹补给粮草等等。
有些地方包工头吆五喝六,干的火热朝天。
水泥路也是一天比一天长。就等着完工赚钱。
“朝廷这次国策相当高明,商人修路赚钱,大面积水泥路建设,有助于全国发展。”
“而且只有十五年经营权,不过也够赚了。”
“十五年后,又是朝廷的。这路看质量,至少几十年没问题,这算盘打的好啊!”
“呵呵,而且还让百姓们赚了钱。”
如此算起来,大家都有好处了。
“我听说,这水泥路是肃王研发出来的。”
“这是我们大宋的天才人物!”
“那是!就这水泥路,以后不怕风雨,给商人带来多少便利啊!”
“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哪个不要走路?”
“嘿嘿,利国利民,看来大宋要更好了!”
一大爷坐在路边休息,他们这里路修建的差不多了。
“只是辽国和金国,仗打的厉害,咱们大宋各方面在发展,这眼看就有好日子了,就怕有战乱!”
“如果有战乱,再好的路,也是别人的了。”
一男子笑道:“大宋如日中天,前段时收服了梁山,击败了方腊,如今又和金国结成海上之盟,怕的应该是他们辽国,又不是咱们。”
“嗯,有道理!”
“呵呵,唇亡齿寒,金国强大起来,消灭了辽国,下一个就是我大宋。”
“话虽这么说,但燕云十六州是我大宋夙愿,不如此,怎么能收回呢?”
“哎,这都是大事,咱们也参合不了,看结果吧!”
“大家休息好了,继续干活。”
工地上热闹朝天,众人中途有休息时间,完了继续干活。
这段时间水泥路,已经有了不错的效果。
主要的一些城池周围,出现了好几条主道。
虽然有的修建到一半,长道修建没这么快,但大宋公路基建只是时间问题。
最近工部的官吏风头很甚。
工部从来都是六部中垫底的,他们没有户部有钱,没有刑部,吏部这些人的权利。
也做不出什么大改变的事情,地位肯定不如其他部门。
赵枢进入工部后,不锈钢的制作,煤炉,各种材料,还有水泥的修建公路,做出很大的成就。
现在工部待遇提升,官吏们地位也不像是以前,福利待遇其他部门的都开始羡慕起来。
收益好,待遇也会提高。
有了赵枢的改造,工部变得吃香了。
再一个,就是户部。
如今户部发展的也非常不错。
特优航一号已经成熟了。
高大又长的水稻,一眼望去,满满的收获。
“启奏陛下,这次户部农田大收获,是以往的三倍多,亩产粮食一千四百斤。颗颗饱满,很少有干瘪的稻谷,而且蒸的米饭也香溢可口,属实是难得的水稻啊。”
户部尚书陈显,此刻满脸激动。
像上面禀报了这一情况。
见状,宋徽宗立刻带着文武百官前往了户部农田去看。
果然,一处稻田区域,金黄的稻谷因为饱满的果实而压弯了腰,密密麻麻的高大水稻映入眼底,比以往其他水稻看起来要丰收的多。
“这种水稻,要大力推广,扩到大宋全国各地,让天下百姓都种植特优航一号。”
“遵旨!”陈显对于这样的水稻,简直是爱不释手。
粮食就是百姓的天,是国家最重要的物资,有了粮食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
不会有饥荒,大家都有吃的,也不会造反。
如果百姓们都种植这样的粮食,每年都是丰收年,国库充盈,打起仗来也是底气十足。
这就是国力。
宋徽宗和文武百官对于特优航一号充满了赞誉。
这件事情也很快下达,户部的人开始培育更多的水稻苗,然后免费下发到全国各地。
百姓们听说有产量更好的,自然也不会拒绝。
况且这是免费发放的。
当苗子培育出来后。
百姓们开始在州府发放水稻苗地点疯抢。
全国都在为特优航而感到兴奋。
不说百姓,就是官员也跟着一起高兴。
官员手中的良田是最多的,有的包给其他佃户种,有的是自己找人种植,产量提高,他们的租金,或者是收成都会提高。
这是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的事情。
所以肃王功不可没。
只是赵枢觉得,官员们的良田实在是太多了。
他们高兴的也太早。
赵枢迟早有一天,要将官员的良田全部扒下来。
据赵枢所知,比如一州之地,几乎八成的良田,都在官员名下。
百姓们拥有的很少,很多都是帮官员们种植得到一点微薄的利益。
这一点,赵枢要改变。
——
而随着时间缓缓而过。
转眼就到了冬季。
全国各地的水泥路已经开始成熟,各地驿站也建立起来。
大宋欣欣向荣,而今日早朝,金国使臣却是来访。
有重大事情商议。
“金国使臣,王汭拜见大宋天子!”来人是一个很壮实,面容略显高傲的中年男子。说是拜见,整个人站立的笔直,不曾下跪行礼,也不曾弯腰以示尊敬,就这么直接盯着上首的宋徽宗。
语气很是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