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五十九章一起干了
“种药材,可行吗?你会不会啊?”种药材,这是个新鲜事物,葛根也没法给出建议,村子里就没人种过药材。
这种地可不是个简单的活,她要是不懂,那很可能颗粒无收的。
葛如沫想了想说,“算是会一点吧。”
葛根觉得不靠谱,“不然你还是别种药材了,风险太大了,和咱家一样,种些粮食,至少年底有了收成,就不愁饿肚子了。”
“我意已决,葛根哥,你别再劝了。”
“行吧。”葛根知道葛如沫下了的决定,一般很少会改变,他只能说,“有什么要帮忙的,你说一声。”
“那你帮我找几个人将那几亩地上面的草都给铲光了吧。”葛如沫又补充了一句,“工钱就二十文钱一天。”
“二十文,会不会太多了?”葛如沫这样的大方,让葛根真的很担心。
“不管饭。”二十文真心不多,每次请人干活,她都觉得这里的劳动力是真便宜。
“不管饭也用不着这么多,闲时他们都去镇上找活干,每天也就赚个十几二十文。你这活离家近,少给点他们也会愿意的。”
“就这样说定吧,也不是哪里人,都是一个村的,没必要那么苛刻。”葛如沫不想去抠那一文两文的,“对了,葛根哥,我知道你定会去帮忙的,你帮我把这事管起来吧,工钱就双倍。”
“小五,我去帮忙是应该的,工钱我不要。”葛根激动又诚恳地说道,“不说你之前治好了我老爹的病,单说你愿意带你嫂子手把手教她煎药教她制药,以后还每个月给她工钱。你帮了我家那么多,我帮你做点小事就要拿钱,别人怎么看我?我自己都过不了良心那关。”
“葛根哥,你还不知道我啊,甭说这些话,这是你劳动所得,有什么不好意思拿的?你不拿钱,这事我就找别人去了,一样得花钱。”葛如沫的态度也很坚决,“这样,葛根哥,你先组织人手把那几亩地的草给除掉,草干了后堆一起烧掉,然后给那些空地浇一遍水,等有新草长出来了,你再给我除一遍。最后才开始整地。”这些她都打算请人来干。
葛根是种地的老手了,真按照着葛如沫的嘱咐来做的话,他吃惊地发现,“这样一来,那几亩地应该干净多了,等药材种子发芽时,杂草会相应地减少很多。”
其实道理很简单,做这些,不过是让掉在地里的草籽提前发芽而已,可是却很少人会想到这样子去做。这大概与人的定向思维有关,都是遇到问题了,才会去解决问题,不会提前做好准备什么的。
“是啊。”这几亩地本来就不肥沃,她可不想药材种子发芽时有一堆的草籽和它们争养分。
可惜她不是农业专业的,不然就能配制一些简易的除草剂了。现在只能用这种笨办法。
不过她若是打算大面积长期种植药材,那么农药的制备就得想办法找人来做。因为有些虫害很厉害,如果没有农药这种迅速而有效地办法来对付它们,很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葛如沫想到这些,发现她要做的事情真是任重道远。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此时葛根领了任务,自然就琢磨着叫人干起来了。
许是葛如沫备下的伙食太好,建房的人们不好意思出工不出力,这些人做事都挺卖力的,以致房子比预期还要早两天完成。
之前在赵木匠那里订了一批家具和医疗设备都如期做好了。家具古朴大方,雕花简单雅致。医疗床虽无法兼顾美观,但胜在结实耐用。药柜整体上采用榫卯结构,封边细腻、光滑、手感好,封线平直光滑,接头精细。
总的来说,葛如沫很满意。
青囊医馆也如期招满了人,一共四名大夫,一名拣药师,一名收账掌柜,一名跑堂,两名煎药师,一共九个人。收账掌柜金算子是葛祥荣妻子娘家那边的亲戚,有在大药房做掌柜的经历。不过他因为没甚背景,在原先的雇主将药店盘出去后虽没被解聘但颇受排挤,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受来实在是没办法了他自己辞工了。这回有里正娘子从中搭头牵线,金算子二话不说就应下了前来青囊医馆任职一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青囊医馆开张,葛如沫并没有搞什么打折的噱头,仅是医馆的工作人员吃个便饭而已。
医馆的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时间久了,自然能见到她的用心。
到了乔迁新居那天,也是青襄医馆开张之日。一开始葛如沫只想放两挂鞭炮,低调地搬进去,低调地开张就行了。祥贵婶他们都不怎么赞成,这双喜的事,哪不能庆贺庆贺?暖下屋也要的啊。可葛如沫拿定了主意,他们也不好再多说。
葛如沫是那样打算的,她也是这么做的。可她等鞭炮烧完,刚将刻着青囊医馆门匾上的红绸扯下,以示开张。
葛根就气喘吁吁地来报,“小五,村口有人来送贺仪了,老长的队伍,显然不止一家。你这回是想低调也不行了,赶紧着人请司仪请理事吧!”
葛如沫愣住,她村子里的人都没怎么认齐,怎么弄?
见她没动静,葛根都急死了,“哎呀,你就先别发愣了,送贺仪的队伍打头的是回春堂的王掌柜和孔大夫!”
时间太紧,葛根就直接吩咐上了,他首先对里正葛祥荣说道,“大伯,麻烦你先把司仪理事叫来。”葛祥荣和葛祥贵是兄弟,乃祥字派,后面的字取自荣华富贵一词。他爹葛祥贵排行为四,他唤葛祥荣一声大伯是没错的。
然后又对葛如沫说道,“小五,一会你拿点银子给大伯,让他安排人去采买做席面要用的菜和肉。”
葛如沫还能怎么着,二话不说地掏银子。
由于葛如沫对形势严重估算错误,以致除了主食米饭面粮之外,大的肉菜都没准备有。
葛祥荣尚未应下,此时送贺仪的队伍已经吹吹打打地朝他们这边走来了,隐约都能看清人了。
他眯着眼看去,隐约能看到好几个眼熟的面孔。这可不得了,因他当了多年的里正,经常到县里交际,能让他觉得脸熟的,又不是本村的人,那可都是有头有脸的啊。
待队伍走近了,他发现这些人果然是他猜测的那些。这时他二话不说,将整治席面的活计揽了过去。他活大半辈子了,还没见村子里哪个人有那么大的脸面,能让这些在各自地盘上都有头有脸的人物齐聚来贺的,这是他们上藜村的骄傲啊。便是他们清河镇上的元外郎过寿,这些人都没去得那么齐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