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扶明 第676章 风起辽东
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臣亦择君。
严起恒此言,让赵铭不禁身子端坐,认真对待两人。
“先生因何选择吴越?”赵铭正色道。
严起恒沉声道:“方今天下,大乱四十余载,百姓困苦,人心思定,仁人志士无不思一雄主,平定天下,保民太平。吾观天下,北夷残暴不仁,视民为奴,凡我汉民当拼死抗之,而朝廷**,奸臣当道,难安天下,西南孙可望,虽野心勃勃,然妄自尊大,难成大事,唯有鲁王与殿下,可定天下。”
赵铭不禁问道:“先生为何不选鲁王?”
严起恒感慨道:“鲁王为太祖子孙,本是最佳人选,吾不择鲁王,而择殿下,非鲁王不贤,实乃殿下太英武也!”
赵铭闻语,心生欢喜,严起恒这个马屁,拍得他太舒服了。
这就是说,他太过优秀,所以严起恒才选择他。
张家玉也道:“余二人,自湖广顺流而下,观沿岸风土人情,唯殿下治下,繁荣安泰,百姓富足。”
赵铭哈哈大笑,当下请两人,暂时去驿馆休息。
几日后,赵铭出巡,巡视浙江诸多州县,以安定民心,令两人随行,沿途相谈甚欢,遂任命严起恒为吏曹参判,张家玉为五军都督府参军。
~~~~~~
盛京城,一员大将在数十名骑兵的护卫下,进入盛京将军衙门。
这时,众人在衙门前勒马停下,安郡王岳乐,披着一件黑色的大氅,翻身下马,一双细眼闪烁着慑人的寒光。
满清内部的权力斗争一直在持续,阿济格、济尔哈朗、满达海三个实权亲王的关系,时分时合。
顺治皇帝福临,想要清算多尔滚余党,太后布木布泰却担心,两白旗失势后,济尔哈朗和满达海做大,玩起了制衡。
前不久,阿济格撑着明朝内讧的机会,大军南下,夺取淮江之南二十一城,击溃二十余万明军,缴获军资堆积如山,声威大振,使得阿济格一党声威大增。
此前,阿济格的徐州军团,就是满清内部,最强大的军团,兵力多达二十余万。
这次,阿济格在夺取淮河之南大片土地和人口,俘虏数万明军之后,兵力和实力又增长许多,人马扩张到了二十五万众,实力大增,已经威胁道了大清内部的平衡。
相比于,阿济格在淮南取得的战果,岳乐在辽东和明军拉锯数年,耗费钱粮无数,却毫无收获,甚至被明军赶出了辽东。
这样对比之下,无疑让顺治有些抬不起头来,连下多封诏书斥责岳乐,而阿济格也上书,声言他大军止步于长江,完全是因为岳乐作战不利,在辽东消耗了大清国大量的物力和兵力,使得徐州军团得不到足够的补给,还有兵力增援,否则他早就打过长江,攻下了南京。
本来,岳乐没能解决辽东明军,就已经让朝中多尔衮的余党诟病,最近更是连盖州也丢了,反而被明军打开了通往辽河平原的大门,使得盛京再次受到威胁,就更加抬不起头来。
“王爷,人已经等候多时了!”一名牛录见岳乐到来,急忙迎接上来,牵住马缰。
岳乐阴沉着脸,将马鞭丢给属下,而后大步进入衙门。
“安郡王到!”随着八旗兵一声高喝,岳乐快步入堂,坐在堂中的几名将领立时扭头过来,在一名豹眼环须,满身戾气的蓝甲将的带领下,不紧不慢的起身。
这群将领都是从关内赶来,为首之人,乃是正蓝旗固山鳌拜,镶黄旗甲喇章京钮祜禄·遏必隆等人,清一色的两蓝和两黄旗的满洲贵族。
“给王爷请安!”鳌拜领着众人,很随意的行礼,并不太恭敬。
鳌拜原是豪格的人,豪格死后,投效了顺治,而顺治亲政后,听说以前鳌拜、索尼等人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对皇太极和豪格忠心耿耿,遂对鳌拜极为敬重,视为心腹重臣。
岳乐之兄博洛,曾经投靠多尔滚,被多尔滚重用,岳乐与多尔滚一派,也曾十分亲近,后来满达海发动政变,岳乐才投靠顺治,并不能算是顺治的心腹。
因此他虽是王爷,但也不敢小瞧鳌拜等人。
毕竟,他是倒戈过来,临时加入之人,而鳌拜等人,虽不是皇族,但却是皇太极一系的铁杆拥护者,始终未曾变节。
顺治看待他与鳌拜等人时,多半与鳌拜更为亲近,再加上他在辽东做战不顺,没有底气,所以对于鳌拜的无礼,岳乐只能装作没看见。
“免礼吧!”岳乐挥手,走到中堂坐定。
鳌拜等人,打千儿还没跪下去,闻语立时就站起来,自己坐在两侧。
岳乐见此脸有些阴沉,不过还是强压着怒气,愠声道:“皇上派遣诸位出关,不知为何?”
鳌拜冷声道:“这个王爷应该清楚。王爷在辽东打成这样,阿济格都快骑到皇上的头上,令皇上十分恼怒,所以派我等出关,来帮一帮王爷。”
岳乐脸上涨红,又羞又恼,“你等是不知赵杂毛之军难打,整个辽东,到处都是战壕,大军跟本无法推进,而关内粮草接济又不及时,本王才没打开局面。”
鳌拜不以为然,阿济格能在江北,歼灭赵杂毛三万精兵,打得赵杂毛差点全军覆灭,那么赵杂毛也并非不可战胜。
“王爷,现在不要讲这些了。”鳌拜沉声道:“汉中吴三桂传来消息,孙可望被围困于西乡县,李定国被挡在定军山,无法增援孙可望,孙可望已有投降大清之意。现在,皇上已经令孟乔芳派人招抚孙可望,一旦孙可望投降大清,便是大清入蜀的绝佳时机。届时,王爷这边,便不能再拖朝廷后腿了。”
孙可望被傅上瑞伏击之后,后路被明军截断,只能率领三万多人,硬着头皮,向汉中进军。
吴三桂确实没有想到,孙可望会走上庸偷袭汉中,起初被杀了个措手不及,丢失兴安所、汉阴、石泉等地,但孙可望毕竟兵力不足,没突到南郑,打到西乡县就打不动了。
吴三桂慌忙调兵,将孙可望挡在西乡,又与出蜀道攻击汉中的李定国,大战数月,而随着关中清军增援,西军攻势逐渐衰竭,最终李定国被吴三桂挡在南郑之西的定军山,而孙可望则被围在南郑之东的西乡县。
现在,西川兵夺取汉中已无可能,李定国尚能退入蜀道,但孙可望却被困在西乡,进退无路。
此时,西川兵与吴三桂还在汉中对持,李定国想救孙可望,却被吴三桂挡住,而吴三桂因为被李定国牵制住了大量兵力,却也无力去攻打孙可望。
不过,蜀道艰难,李定国补给困难,迟早要粮尽退兵,每多拖延一天,就对西川军越发不利。
孙可望看出来,若是没有生力军加入,来打破僵局,他将死路一条,于是便派遣人员和吴三桂谈判,希望吴三桂能放他回川,而清廷方面得到消息,则希望孙可望能够归顺大清,双方谈判已经有了月余时间。
对于清廷而言,无论孙可望被击败,还是孙可望投降,都将是清军重新夺取四川的绝佳时机。
为了避免影响清军入川,顺治下令鳌拜、遏必隆等人率领精锐旗兵出关,增援关外,一举解决辽东,而后全力入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