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汉阙 > 第426章 匹马入长安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汉阙 第426章 匹马入长安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任弘嘴上说着匹马入长安,实则上却是门客卫士簇拥在左右,保护得严严实实。

身为列侯,是可以拥有一定的门客武装的,毕竟哪怕在关西,也偶尔会遇上些蒙面纵马的翦径小贼,再者,既然有人能在朝中传谣,那就得提防他们恶向胆边生,任弘可不想莫名其妙地死在路上。

而这群舍人门客,多是右扶风武功县猎户、县卒出身,那是祖父任安起家的地方,以游熊猫为首,共三十余人,与任弘在西域用的公家卫队不是一批人。

公是公,私是私,最好还是分清楚点。

不带娃儿时,速度更快,不过两三日便穿过了整个陇西郡,抵达了天水郡上邽县,舍于驿置之中。

上邽位于祁山以北,早在春秋时便已被秦国设县,是连接三辅和凉州的咽喉之地,周围多山与林木,位于城北的驿置旁还有一片湖泊。

一如先前,当地县令亦来相迎,给心不在焉的任侯爷介绍道:

“君侯,这天水郡得名便与此湖有关,秦末时关中多难,常遭旱灾,一夜忽然雷电交加,有白龙出于此地,引天上河水倾泻而下,在洼地自成一湖,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故曰天水湖,孝武皇帝听闻此传说后,于元鼎三年分陇西置天水郡。”

但天水作为传统的六郡之地,性格没有郡名这般温润美好,民风依然彪悍,尚气力。

而入夜时分,等县令告辞后,外头却传来一阵喧哗,将本欲躺下的任弘惊醒,游熊猫则有些紧张地来禀报,说外头来了黑压压一群人,二话不说,竟将驿置围了!

任弘先是一惊:“莫非真有人欲对我动手?”

但侧耳一听却不太对,因为外头嘈杂喧哗,根本不像杀手,而自称天水郡良家子弟,希望能见西安侯一面。

等任弘披上袍服,腰佩长剑出门一看,却见外头围了近百人,大多是青年男子,褐衣佩环刀拍髀,领头的则是衣衫文绣、服饰鲜华,腰间佩三尺剑,全都对着任弘居住的屋舍,跪坐于地,从院子里排到了院子外,又将整个驿站团团围住。

“汝等这些小孺子,走马击剑也就罢了,今日是欲作乱不成?可知置所里住的是谁!”

置啬夫和置卒们战战兢兢,虽然恶狠狠地想赶,却不太敢动手,只能朝外面的人嚷嚷。

外头众人回应道:“吾等并无恶意,只欲拜见西安侯。”

任弘了然,来的确实是天水郡的良家子们,这才走了出去。

见到一位长冠素服的年轻人出来,而置啬夫介绍说这便是西安侯,众人都一愣,没想到任弘竟如此年轻。

但旋即纷纷将将双手放在地上,弯下腰,额头触地,齐拜任弘,大声道:

“天水良家子闻朝中有人将对西安侯不利,今齐聚于此,愿护君侯入长安!”

……

“汝等以谁人为首?出来说话。”

任弘朝众人回拜,目光则落在前排那几个锦服少年身上,良家子也分贵贱,一般是那些世代从军或父辈为将吏的子弟牵头。

果然,一阵推攮后,一位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的蓬头少年站了出来,他额头上缠着赤帻,年纪虽小身板却高,剑不挂在腰上,反而负于背上,看样子是一柄很长的剑,与一般三尺短兵不同。

此刻朝任弘拱手:“天水上邽人,段会宗,拜见君侯!”

这名竟还有点耳熟,任弘颔首,见他一表人才,生出了爱惜之心,瞧这样子,长大后便又是一甘延寿、辛庆忌啊,遂笑道:“段会宗,汝等为何知我在此?”

段会宗道:“有人住在附近,见到了君侯车乘,而我父乃是县吏,故知之。”

坑爹啊,一张口就把其父卖了,看来是个直率的孩子。

任弘目光朝置所外瞥去,县吏们听闻出事后也赶来了,其中一个正是先前跟着县令的段兵曹,最为焦急,兴许他就是段会宗的父亲。

“汝等缘何知道,朝中有人欲对我不利?”

段会宗道:“前些时日,有来自长安的人说及,长安的市坊都传开了……”

而他们听到的传言,无非就是赵汉儿所说的那些。

看着段会宗和他身后良家子们认真的模样,任弘是开心又是好笑。

喜是因为,他的名声在六郡确实很响亮,元霆西征时在凉州募兵,其中就有一个天水曲,其中不少良家子弟立功得赏,在天水做了官吏或买地为地主,这些人回乡后自是将七战七捷的西安侯吹上了天。

而这之后,西域更成了以当兵打仗为本业的六郡人挣功名的地方,当有传言说朝中欲杀任弘,性子刚直的天水儿郎自是义愤填膺,认为是长安出了奸臣,一听说任弘来到本县,便齐刷刷跑来,要陪他武装入京了。

倒不是他们对任弘的崇拜到了疯狂的程度,任弘相信,大多数人当真是出于义愤。

当初李广自刎于军中,不但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而六郡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也不论军法如何,他们就是喜欢凭感情用事,认为李广是冤死。

但同样一家人,若是背叛了大汉试试看?当李陵降匈奴后,李氏名败,而陇西天水之士皆以与李家人同郡为耻!

这就是六郡之风,爱憎分明,对事不对人,他们敬的是忠于大汉的功臣西安侯,恨的是身居朝中,无尺寸之功却常常沮边塞之功,拖关西将士后退的关东卿相文人。

好笑则是,这传言居然影响如此之大,看来幕后定有黑手。而任弘又不可能带上这群人,就算大将军不欲对付他,但看到任弘鼓动地方豪杰武士随他进京上访,又岂会没有想法?

这群冲动的良家子,留在地方上为自己撑着舆情就好。

于是任弘当场告诉良家子们……这是假新闻!

“此言谣言!乃是匈奴间谍所传,为的就是离间大汉将相臣僚!”

他肃然道:“弘在此立誓,弘忠于大汉绝无私心,而朝中执政刚正不阿一心为国,弘无背国之心,执政亦无害弘之意。”

“所谓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还望诸位信我肺腑之言,勿要人云亦云!各自散去,静观其变,相信大汉绝不会亏待有功忠臣!“

段会宗与众良家子面面相觑,正迟疑之际,外头却来了长安使者。

而这位使者一到,任弘就彻底放下心来了。

手持节杖抵达的,却是杨恽,杨二郎先是惊诧于将驿置围住的良家子。他们倒是听任弘话,让开一条道使杨恽进来,瞧众人义愤填膺的模样,杨子幼了然,大声道:

“京中近来有不实谣言,中伤大臣,故天子与大将军特遣我以五封置传,来迎西安侯入朝。”

良家子们懵懂不知,但听在置啬夫和任弘这俩熟悉置所乘传规矩的内行耳中,意义便截然不同了。

符合任弘身份的其实是“四封乘传”,而“五封置传”是传乘中规格最高的,书五封之,对应四马高足的轺车,规格比于诸侯王、三公。

如此高规格,又让任弘信得过的杨恽来迎,大将军也是察觉到了传言之事,欲释任弘之疑,这件事果然不是大将军本意吧?

任弘稍稍安心,暗道:“嗨,大将军真是太客气了,人家明明是想匹马入长安的。”

……

听说任弘已入右扶风,坐的还是规格最高的“五封置传”,比于诸侯王、三公时,霍禹面露不忿。

“任弘只是杂号将军,卸任的二千石官吏,四封乘传足以,何德何能,能用上如此高规格的车乘?父亲还是太优待他了。”

作为大将军的长子,霍禹容貌与霍光颇似,都是疏眉目,同款的矮个子,但生气起来却毫无霍光的阴冷,而是全都表露在脸上。

说起来,霍禹年纪也不大,却已是堂堂“五官中郎将”,为三郎将之首,分统郎官,掌宿卫殿门,出充车骑。他也被霍氏认为天然便是大将军的继承者。

因而霍禹对任弘十分警惕,暗道:“父亲屡屡予其机会,若是将出征西域、乌孙的机会交给我,我如今起码也有金赏之功,能靠自己的功劳封列侯,为九卿了……”

霍禹怪霍光宁可将重任交予外人,却不给亲儿子机会。

他却是忘了,当年自己与张千秋随范明友击乌桓,霍禹被范明友优待,不予其到前线直接交战,又乐得安全终日无所事事。

结果回朝后,霍光问战斗方略,山川形势,霍禹张口结舌,而张千秋却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忘失。

霍光称张千秋之能,而对霍禹大失所望,只叹息说日后张氏将盛,而霍氏将衰。

这一番话让霍禹嫉恨了张千秋好几年,直到朝中另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在霍禹看来,任弘已经威胁到霍氏利益了。

他是皇帝故旧,麾下又出了那么多列侯、关内侯,大有昔日卫霍之势,这让霍禹有些畏惧,毕竟在他看来,自己家与任弘因先前拒婚之事,是有过节的。

将任弘踢到边塞吃沙是最好的,但岂料此子仍不消停,又是力挫单于,又是将南北两道经营得有声有色,每年都有一大堆政绩。

而在这时节,霍光却又召他回朝,霍禹越发不痛快。

而穿着常服与他对饮的中年人则凑过来道:

“所以民间里巷中,说大将军欲对任弘不利的传言,与五官中郎将有关么?”

此人乃是太中大夫任宣,虽与任弘同姓,实是河东郡人,乃是霍光姐姐的儿子,也是霍家自己人。他先前担任过射声营校尉,带着射声营随赵充国出征河湟,跟韩敢当和金城募骑起过点小冲突。又参与了元霆西征,为赵充国放了那三发大黄弩,以功擢为太中大夫、关内侯。

任宣与霍禹同辈,关系不错,亦清楚这位含着金勺出生的大将军之子志大才疏,颇为担心那传言与他有关。

“当然无关!”但霍禹矢口否认,他虽然不慧,但也没蠢到这种程度,只是……

“那是霍云、霍山?”

霍光的两个侄孙也不是省油的灯,但都在朝中掌握军权,霍云为右中郎将,霍山为奉车都尉,三兄弟加上郎中令金赏,牢牢把持着未央宫内的郎卫防务,皇帝一举一动皆在其眼中。

霍禹还是摇头:“亦非他二人所为。”

这就奇了怪,任宣十分疑惑,但仍觉得,此事是霍家子弟女婿故吏中有人犯蠢所为,说不定就是霍夫人显指使的,但却又不能深究。

这时候霍禹颇为疑惑地问任宣:“汝以为,父亲此时召任弘归来,是欲闲置打压,还是如何?”

“我岂敢揣测大将军之意?”任宣说的是实话,大将军虽未曾领兵打仗,但也深韵兵法,在政争时精通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

“如今只有一件事能肯定。”

任宣道:“任弘载功劳名誉而归,大将军明面上,一定会像对张安世一样,对他重重嘉奖!”

……

“大将军,下吏暗暗查访过,此事与霍氏子婿、故吏皆无关系……”

而大将军幕府处,过去半个月间,御史大夫杜延年不得不捡起他家祖传的破案技能,为大将军好好调查了下那传言的源头,最终的结果让人又喜又忧。

“与夫人似也无关。”

既然和霍家人没有关系,那谁会故意释放这恶毒的谣言,欲离间霍光与任弘,甚至想让他们生出误会来呢?

当然是能从中获利之人!

霍光也皱起眉来,虽然心中略有怀疑,但此事已散播开来,很难追根溯源,他只能亡羊补牢,说道:“西安侯益封之事,二府定下来了么?”

杜延年道:“定下来了,先时以西安侯挫单于斩其名王之功,封至七千户,后并呼揭有功,增至八千户,今击走乌就屠,安定西垂,得其帐落三万户,依功当封至九千五百户……”

霍光摇头:“二府如此计较,让世人知道了,只会笑天子和三公家人之态也。”

更何况,霍光对九千五这数字怎么听都觉得不舒服,遂轻抚已经几乎找不到一根黑须的胡子,手指轻敲案几道:

“就给任道远凑一个整数,益封至万户!”

喜欢汉阙请大家收藏:()汉阙更新速度最快。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