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后明余晖 > 第五六八章 意料之外的磁控管;艾尔文-龙梅尔是谁?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后明余晖 第五六八章 意料之外的磁控管;艾尔文-龙梅尔是谁?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呵!绕了半天,最后还是要加钱呗!

颇为不爽的考察团一行人吐槽法国人的精明市侩,全然忘记大明在二十多年的欧战时也是一样。

不过那时候被宰得最狠的是俄国人——因为急速扩军且损失巨大,产能有限的沙俄四处求购武器装备,哪怕被大明朝廷故意抬价也捏着鼻子认了。

“你们的军队需要在地形复杂的地方战斗,丘陵、丛林、农田,普通的装甲车设计无法满足要求,我诚挚的推荐它们,优秀的性能符合价值。”潘哈德公司的一位经理循循善诱。

“太贵了。”李之洁搬出了之前的采购经历,试图讨价还价,“我们在德人那里订购的八轮重型装甲车比你们便宜四成!”

“不,亲爱的客人,我知道中國有句俗语叫‘便宜没好货’。”这个经理从容不迫地侃侃道:

“德国人的装甲车拥有60毫米的正面装甲吗?一挺重机枪就能击穿他们的作品;德国人的装甲车拥有25毫米加农炮吗?一辆轻型坦克就足够让他们慌张逃跑;德国人的装甲车能够在泥泞的丛林中行动吗?阿登森林都足够困住他们了。”

诚然,这番话有踩一捧一的成分,但确实有一定的说服力。

潘哈德201装甲车采用了非常有趣的摇摆式炮塔——坦克炮与炮塔上半部分集成在一起,通过耳轴和炮塔下半部分相连接。

这样的设计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安装更大威力的火炮;二是方便布置自动装弹机。

如今显然没有自动装弹机,好处就只剩下了第一点。

潘哈德201装甲车的行走机构也具有很大优势,可收放的两对带防滑齿的钢轮显著提高了越野能力和复杂地形下的通过性。

再三犹豫后,周长风决定少量采购。

他指着整齐排列的装甲车淡淡道:“单价五十三万法郎,这个价格超过了我的预期,所以我们只订购二十辆,要求在明年二月份装船起运。”

公司厂区负责人幽默地说:“尊敬的将军,难道你不希望多一些这样的好东西来对付敌人吗?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巡逻队如果遭遇了他们,哈哈,那就只能祈祷上帝保佑了。”

“那样的话,我们为什么不选择自己造呢?”

“时间,实效性。将军,我们用了许多年将摇摆式炮塔和收放轮式结构结合在一起,你们从逆向工程到开始制造又需要花费多久呢?18个月还是24个月?”

周长风沉默了一会,问道:“完整的技术资料是什么价格?”

“大约2500万法郎。但如果你们愿意订购150辆,我们将赠送生产许可,这是免费的。”

双方不停的讨价还价,潘哈德公司一点钱也不想少赚,咬定这些识货的明人最终会答应。

现有的四〇式轮式装甲车为4x4布局,尽管增添了辅助小轮来提高通过性,可这样的权宜之计注定比不了八轮装甲车。

就周长风個人来看,供侦察部队使用的轮式装甲车的地位非同小可,越强越好,他们的强弱可以同时决定一支部队的上限与下限,至关重要,没有什么能比及时可靠的情报更让指挥官安心。

别说装甲车了,他甚至在普遍不看好轻型坦克发展潜力的大环境下推崇研发下一代轻型坦克,专门用于侦察。

鉴于潘哈德公司这帮人咬死不松口,周长风索**擒故纵,带着考察团一行人离开了。

就这样折腾了一番,双方各退一步,最后谈妥了这桩生意——以单价50万法郎订购100辆潘哈德201装甲车,包含全套图纸和技术资料,另外附赠1辆尚在测试的改进型原型车。

改进型搭载了重新设计的大号炮塔,安装一门sa37型47㎜坦克炮,威力不俗。

除此之外,考察团的其余几个小组也有各自的收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向国营阿尔卡特电气公司买下了一根多腔磁控管和若干设计草稿。

这绝对是意外之喜,周长风长期以来都觉得只有英国人掌握这项技术,万万没想到法国人也有,虽然只是更粗糙的雏形。

多腔磁控管是雷达发展史的里程碑,早期的磁控管达不到可观的功率,因而发射的电磁波强度有限,探测距离比目视距离远不了多少。

这个阶段是各大列强都能达到的水平,即使是起步较晚的大明也即将追平英美。

然而,技术的突破口已经到来。

就在今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翰-兰德尔爵与其同事发明了多腔磁控管,通过设立多个谐振腔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输出功率,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成果。

因为财政吃紧,伦敦方面决定将这个成果提供给美国以换取资金和工业支持,相关团队已经在半年前抵达纽约,将成果转交给了通用电气公司和贝尔实验室。

历史上,多腔磁控管甚至被后世历史学家用「有史以来带到我们海岸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来形容其价值。

既有技术又有无尽资金支持,从这以后,英美的雷达技术一路突飞猛进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大明军事考察团在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发现的多腔磁控管包括一个5kw的试验品和几份6kw、7.5kw、10kw的设计草稿,其实跟英国同行的水平相差无几。

可是由于政权更迭且内政一塌糊涂,阿尔卡特公司的管理层陆续换了好几茬,上百个规划与项目都处于停滞状态,多腔磁控管因为缺乏资金已经搁置了半年之久。

周长风等人如获至宝,又毫不犹豫的胡乱采购了一些不相干的电气设备以掩人耳目,同时把已经弄到手的磁控管试验品和设计草稿严密封装起来。

得知重要性以后,许鹤翔惊奇地感慨道:“如此重要的东西竟被置之不理,这法国上下真是昏了头,一塌糊涂,着实……叹其不争。”

“周待诏,既然这是好东西,不妨先走人?省得他们回过神来反悔扣留。”李之洁很严肃的建议道。

周长风点点头,果断指示道:“事不宜迟,立刻动身,让几个靠谱的现在就回国!”

“遵命,卑职这就来办。”有侍从当即抱拳领命。

当天傍晚,五名考察团成员便连夜乘飞机离开巴黎,直往东北边而去……

有意思的是,周长风突然回想起了自己穿越前学生时代时听说的故事——无意间的发现引发了微波炉的诞生。

大战末期的四五年,来自缅因州的工程师珀西-斯宾塞在雷声公司(raytheon)工作,他注意到自己口袋里的一块巧克力莫名其妙的融化了。最后确定这是正在研究的一台雷达装置导致的,由此意外,他发现了大功率微波具备的热效应。

珀西-斯宾塞尝试将磁控管产生的微波输入一个封闭的金属盒,从而创造出高密度电磁场,当食物被放置在里边的时候,温度便会迅速上升。

周长风自认为自己回想起的事例很有可行性,如果以后战事不紧张的话可以随时下一步闲棋,微波炉就能提早几年诞生在中國了。

大明军事考察团短暂的在法参观也到了尾声,在与德社方面联系好之后,随即启程前往西法边境。

至于外务使团,他们还要多停留几天来和法社商洽外贸协定的细节。

出于安全考虑,德国人建议走南线,因为北线三天两头就会遭到英美航空兵的空袭。

一行人一路向南,乘坐加挂了专用贵宾车厢的火车到了图卢兹,稍作休整,又转乘军列继续向南进发,最终穿过了边境线。

不少考察团成员在兴致勃勃地闲聊着这几天的“艳遇”,听他们所吹嘘的话语会觉得本应严肃郑重的外派工作仿佛变成了组团旅游。

对于来自大明的普通华侨华裔来说,各大列强之中最常选择的就是美国与法国了。

前者作为移民国家自然不吝于吸纳人口,至于后者,因为法国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陆权国家,不少习性跟中國更接近些,而且由于欧战导致的人口问题,第三共和国政府不反对、乃至乐于见到外来青年移民填补空缺。

不存在自卑与低人一等心理的华侨华裔可以说很吃香,是不错的配偶类型。

因为“周长风”有过切身体会,所以周长风对此感触极大。

10月28日,早晨,这是个阴天,天色暗沉得仿佛随时都会降下暴雨。

「……前锋部队距离威尼斯只有30公里,他们俘虏了至少2万名敌人,缴获了敌人遗弃的许多火炮和卡车;在阿尔卑斯山,博尔扎诺的敌人明智的选择了放弃,光荣的战士们将继续进攻,意大利军队正在溃败……」

收音机播放着柏林广播台放送的新闻,军列在“呜呜呜”的汽笛声中驶入巴塞罗那火车站。

时隔三年,周长风又一次来到了这座古老的城市,整齐划一的方格子街区布局令人印象深刻。

李之洁笑着说:“看得出周待诏这地方感触颇深啊。”

“哎,一转眼都过了三年,时光如梭真的不是白说的。”

周长风叉着腰张望着周围,一座起重机立刻勾起了他残留的回忆——那时候,大明朝廷出售的大批武器装备在码头卸货以后很快就运了过了,就是在这装上了火车。

稍后让他诧异的是,前来迎接的人群中赫然出现了克莉丝的身影,以至于他刚开始还以为自己看走眼了。

“你不是去布达佩斯了吗?”

“已经结束了,一个英国人收买的愚蠢线人罢了。”克莉丝不以为意地回答道。

有个线人在身份暴露后企图逃亡,然而最终在布达佩斯被抓获,其传递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包括机场的调度状况与战备部署,甚至有窃取识别代号的打算。

侦查总局成立了一个临时的调查小组来追查此事,克莉丝也在其中,这也是为什么她前段时间匆匆前往布达佩斯的缘故。

如果说大明军事考察团之前在德社与法社本土只是游览观光,那么现在才算真的工作。

考察团随即一分为多,陆军与空军军官们分别前往各个作战单位,大都督府参谋处的高级参谋们则前往南方集团军司令部参观。

周长风虽然在大都督府参谋处待过一段时间,但大兵团参谋作业的经验仍显不足。

观摩南方集团军司令部有条不紊的参谋作业流程给他不小的启发,他发觉自己为陆逊号两栖指挥舰设计的参谋人员分类还有缺陷,效率明显要低一等。

只可惜冲滩搁浅的陆逊号已经报废了,也被大明海军除籍,新的两栖指挥舰更在改装之中。

11月1日,周长风与少数成员出发前往一线。

李之洁也好、克莉丝也罢,大家都认为这样太危险了,德美两军的漫长战线上每天都在重复上演着炮击和空袭,还不断有侦察分队相互渗透对方阵地,可谓杀机四伏。

不过这样的理由显然无法劝阻周某人。

两架小小的fi-156联络机慢悠悠的在低空飞行,最后在战线后方的一处简易机场降落——说是机场,其实就是一大块平整过的空地。

周长风打开舱门跳了下去,随口问道:“这是哪支部队?第十二机动(摩步)师还是第四山地师?”

“第十二机动师。”

“师长是谁?”

稍加思索,克莉丝把名字译作汉语,踌躇道:“应该是艾尔文龙梅尔少将。”

“哦,那我们先去师部……等下,”周长风突然感觉不对劲,停下了脚步,疑惑的追问道:“艾尔文龙梅尔?”

见他如此反应,这下轮到克莉丝不解了,“你认识他吗?”

“呃…我好像听说过。”

周长风还不确定这是不是同一个人,也许是名字音译时的偏差?

大家分乘两辆82型越野车,行驶在土路上直奔师部而去。

土路上有两道深深的车辙印,一看就是被重型卡车碾轧过。

一路上不断有运送伤员的卡车或救护车迎面驶来,也不断有通信兵驾驶的三轮摩托车从后方驶来加速超车。

第12摩托化步兵师的师部是一座大型半地下掩蔽部,上班覆盖着伪装网和又厚又密的枝叶,几根鞭状天线、倒v天线高高竖起。

然而师部之中却不见师长本人的身影,只有忙碌的参谋们。

“你们的师长在哪里?”克莉丝扫视四周,用德语问道。

一名中校放下兵棋推杆,举手敬礼,回答道:“他在前方观察所,每天这个时间都在。”

克莉丝扭头向周长风告知了情况。

后者抬手看了眼手表,果断挥手道:“那我们也到一线去!”

(本章完)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