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凰途 第754章 明心见性
“宝华寺是大周的皇家寺院,寺中尼姑多是后宫废嫔。陛下此前也想解散后宫,只是觉得让这些正值青春年少的嫔妃削发为尼有失仁德。皇后想让下官如何处置这些嫔妃?下官谨遵圣旨。”
“我能去那里看看?”
云凰有些好奇,此前她从未听苏玉辙说起过。
“皇后想去哪里只管吩咐,下官一定妥善安排。”
周子衡谨言慎行。
“不必麻烦,索性你现在领路陪我们同去,只是随意走走,不必兴师动众。”
云凰道。
“遵旨。”
周子衡立刻返身挑了两匹好马,将其中一匹的缰绳递与云凰。
周子衡与静音上仙同乘一匹,领着云凰顺着官道往城东郊外一路疾驰。
正值夏初,郊外绿意如染,碧波万顷,山灵水秀,江峰如画。
云凰本因苏玉辙前往须弥山而忧心忡忡,见此天广地阔景色清明,心境也开朗了许多。
此行本无必要,实为率性而为。
不过她有些心意烦乱,找个由头散散心也好,安定心神才能有条不紊料理诸事。
宝华寺距离皇城不远,纵马一炷香的工夫,远远便看到蓝天碧峰之下,汉白玉山门与宝蓝琉璃瓦铺就的檐顶灿烂夺目,别有一番清幽而威严的情致。
云凰三人下了马拾级而上,在一处有敞廊环绕的庭院中将马匹栓好。
知客老尼前来恭迎,周子衡亮出腰牌,并没言明云凰身份。
那老尼把腰牌还给周子衡后恭敬道,“法师正在布道,烦请二位施主先往贵香殿谒见本寺住持。”
而后,老尼引着三人穿堂过殿,直往贵香殿。
重重庙宇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雕琢精美的汉白玉石阶连通其间。
静音上仙早先是孤龙寺的方丈,后来为了找云凰改佛入道,硬逼着自己佛道双修飞升上仙,如今返老还童再入寺院,不免感慨万端,一改顽劣之气,异样安静乖巧。
云凰看着五六岁童子模样的静音上仙,想到自己初入孤龙寺时的情景,也有恍然如梦之感。
“这边是藏经阁,后面上了台阶,那方狭长的平台后面便是贵香殿。”
知客道人担心地看着静音上仙的小胳膊小腿,生怕路远累着他。
云凰莞尔,信步而上……
步行于人工凿出的石阶之上,看到层层殿墙上青苔密布,岁月沧桑之感油然而生。
这时,云凰看到旁边山石上的一眼泉水,泉水甚是清澈。
云凰逆流而望,看到平台与后面的峭壁之间,有一道约有五尺宽的峡谷,上面架着一座独木桥。
独桥悬空,下临深渊,步行其上,胆小之人难免心惊肉跳。
故而那善良的知客老尼看着云凰犹豫道,“老尼方才考虑不周,这位女施主若是害怕,可转回藏经阁静候。”
静音上仙小手一挥,“无事,我姐姐胆识过人,并非平常女子那般胆小怕事、矫揉造作,你只管领路。”
老尼稽首,默然上桥。
云凰三人走上木桥,静音在前、周子衡在后。
云凰如履平地,淡然四望。
对岸山势奇峻,云雾缭绕;俯瞰峡谷,深幽难测,两岸翠竹巨木、芳草千姿,一条清涧在犬牙参差的山石间泠泠作响,氲氤的雾气自谷底升腾而上,使谷底更显得隐秘和凶险。
“过了桥,平台的尽头就是住持的居室。”
老尼回头看了三人一眼,慈眉善目道,而后又转身继续前行。
云凰目力过人,透过氲氤的雾气,直视谷底,隐隐看到下面有活物攒动,不由心神一凛。
佛门清静之地,竟会豢养巨蟒等毒物,此事玉辙不知?
云凰不动声色,跟着老尼过桥上岸,来到一幢竹楼前。
这座竹楼坐落于古树环合的浓荫之中,飞檐斗拱造型奇巧而古拙,别有情趣。
老尼进去通报后,请三人入内。
屋内摆着一张精美的乌木雕花长榻,上面铺着锦红缎面软垫,一个面如圆月的比丘尼盘膝坐于其上,身着宽大厚硬的金锦僧袍,头皮锃亮,眉目清朗,颇具佛相。
“海星住持,周辅国带有女施主母子前来拜会。”
知客老尼并不知说错了话。
云凰瞅了静音上仙一眼,他一脸坦然,安之若素。
倒是周子衡脸色一窘,见云凰递来眼神,欲言又止。
不想,海星住持放下合十的双手,睁开眼睛看了云凰一眼,神色一凛,目露惊疑,回过神儿来,立刻起身下榻,低头行礼,“陛下远道而来,老尼有失远迎。”
周子衡一愣,云凰也不由敬服。
“呵,你这老尼还会相面,来来,给我看看,我长大了是干啥的。”
之前还一本正经的静音上仙又没个正形,公然调戏老尼。
云凰哭笑不得,却不便阻止,只能听之任之。
海星住持看向静音上仙,越看越迷惘,神色却多有敬畏,末了低眉顺眼道,“同道中人,上师贵不可言,老尼不敢妄断。”
静音上仙倒吸一口凉气,上下打量她,“还真有两下子,呵,本尊不虚此行。”
云凰也不由惊诧,一眼能看出她的身份并不稀奇,但能看出静音上仙真实身份的堪为得道高人。
海星住持神色淡然,请三人在长榻前的雕花扶手椅上落座,又着知客老尼上茶,言谈举止淡定从容。
云凰因这住持对这宝华寺更多了几分好奇。
四下打量,几面墙上悬着厚重的丝绸帘幕,佛祖生平的图像栩栩如生绣于其上,透着窗外的日光,明明暗暗颇具威严。
室内弥漫着熏香气息,有种返璞归真之感,令人心宁神静。
知客老尼端着紫檀茶盘进来,给四人奉了茶,静静退了出去。
海星待云凰呷了一口,方才开言,“贫尼近日禅坐多感祥瑞之气,不想陛下即日驾临,贫尼惶恐之至。”
云凰直视海星,听其声如震弦,见其面色友善,暗赞其品格超迈、气度不凡,略一沉吟,“住持明心见性,洞察万象,不必拘礼。敢问住持,能否看出寡人所为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