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回到三国打天下 > 第118章海上航行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回到三国打天下 第118章海上航行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由于有八根横梁,因此下边一共有八道隔舱板,它们把船体分成了九个严密的分舱,而这就是老刘所知道的用横梁和隔舱板构成的分隔舱结构造船技术,这种技术的好处在于船在海上航行时,即使有一两个船舱受到破坏进水了,水也不会流入其他船舱中,船也不会马上沉没,这时船员就可以对进水的船舱抓紧时间排水、堵塞漏洞和进行其他修理,并且不会影响船只的继续航行,隔舱板与船壳板之间紧密钉合,缝隙处以桐油灰密封,这样的船体被大大加固,为经常在大风大浪中航行的船只增加了足够的坚固性和行驶的安全性。

这些被分好的小舱主要是被用作船员的宿舍,另外还可以存放一些船只所需的备用品和仓库,尤其是木桨的消耗肯定很大,因此要在船上准备很多备用木桨,说白了这木桨也就是船只的动机,要是没了木桨,船只恐怕也只能随波逐流了(当然有风的时候可以用船帆作动力,但还是要有船桨的辅助,否则想停船恐怕都做不到)。

处于甲板下第二层的货仓也被分成了前、中、后三个大舱,只是由于这一层主要是用来装载货物的,因此没有再加分隔,其中的三个大舱中,船舱被用作储存帆、缆索等航海工具物品之用,放在这里也方便船员存取,船尾舱则作为厨房,而中间最大的舱室,便是将来摆放货物的主要场所。

现在汉兴号已经入水,于是老刘指挥桨手们将手中的长桨从圆孔之中深入到海水之下,由于长桨很重,桨手们

直接划水很不方便,因此老刘让马均在船舷内侧做了可以搁放长桨的固定支点,称为桨座,然后用铁环把木桨固定在桨座上,以便挥杠杆作用,木桨有了支点,就成了一个杠杆,划动时可以令桨手少费臂力,同时还可以挥腕臂的作用,这样连桨手的体重也可以产生作功的效果,会令桨手划桨的效率大大提高。

现在桨手们要做的,便是如何协调大家划桨的一致性,否则乱了步调,不但无法形成一股合力,而且可能还会令船只在海面上打转。

桨手背向船只前进的方向划桨,要比正向划桨的力量大很多,因此老刘先让桨手们面向船尾坐好,双手握住桨柄,然后大家按照自己的口令,喊一是前推桨柄,喊二时使桨叶入水,自己喊到三大家同时双手用力往回拉桨,众人形成的合力便可轻易催动船只前进了。

开始的时候毕竟还不熟练,但过了一会儿,众人的步调开始一致,老刘也让他们自己喊口令,而大船在海面上转了一会儿后,也开始慢慢的向着码头方向前进了。

看到这里没什么问题了,接下来就是让桨手们逐渐熟练划桨的动作,于是老刘来到甲板之上,指导在船尾操控船舵的舵手如何掌控船只前进的方向。

这舵手本来也是个船员,曾经在南方的大江之中划过船,因此知道如何通过改变船舵的角度来控制船只的前进方向,看来这里倒是不用自己操心了,老刘便来到二层的驾驶室中,看船长如何指挥船只进港。

这时候的船只指挥主要是靠由船长喊话来传达指令,因此船长真正指挥船只时,没办法在驾驶室中布命令,而是到了驾驶室舱顶上,那里本来是给瞭望海上情况的哨兵准备的,这回没办法,只能让船长在这里号施令了。

由于船舷的两侧都有船桨,汉兴号在停靠之时,只能是先把船只船尾朝向码头的方向,然后慢慢由桨手反方向划桨,这样船只就可以慢慢靠到码头上,而船尾由于是个平面,这样停靠后搭上跳板更易于人员行走和货物的搬运。

汉兴号的船长也是从南方来的一名老船员,姓周名安,原来他经常在长江之上指挥楼船,这次也是被幽州官府用高额俸禄给吸引过来的,初看到这艘大船时,周安也现与自己以往指挥过的楼船明显不同,待他与老刘对这艘船的结构等方面探讨了一番之后,老刘的道理让他深深折服了,当然周安并不懂老刘所说的那些原理,他只是凭多年与船只打交道的经验现老刘说的非常有道理,因为那时的楼船确实大多只在江湖之中行驶,而很少到大海之上,周安也见过海上的风浪,知道那种高大的楼船到了海上遇到大风大浪之时,最有可能被海风吹翻或被海浪打翻,而现在老刘加宽了船只的宽度,同时降低了高度,船上还加上了一些钢铁护板,无形中又起到了平衡船只的作用,因此在海上这艘船应该说即使碰上一般的大风大浪也应该能挺得过去,当然如果碰上台风之类的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现在周安开始指挥船员调整方向,然后让桨手们慢慢的向后划桨,毕竟船长和船员之间的配合也需要磨合,所以足足在海港内折腾了半天,汉兴号才算终于停靠在了码头上。

先将船头的大铁锚沉到海底,然后再把船上的几根缆绳拴在码头上专门用来拴缆绳的木桩上,接着船上的船员把跳板搭到码头之上,然后让岸上的戏志才、文丑等人上船。

一直在岸上看热闹的众人顿时爆出一阵欢呼,毕竟这也是他们的心血,所以看到大船成功下海大家都是自内心的高兴。

接下来的几天,老刘都和周安一起在船上,教那些船员如何熟悉汉兴号的操作,同时还到了远海之上,在有风的时候,把船帆升起来,利用风力来推动汉兴号前进,这样过了有七八天,周安终于能自如的指挥汉兴号了。

此时已是九月初了,估计自己府中所种的玉米、红薯和马铃薯也应该到了采摘的季节了,因此老刘急于回到蓟县,看到造船厂中其他船只的建造也都在顺利进行,老刘叮嘱马均尽快把战船打造出来,尤其是上边的巨弩和投石车一定要能全方位投石射击,这样将来才能适应与敌军在海上作战的需求。

九月初五这天,老刘带着戏志才、文丑和自己的亲卫队,以及甄姜、芷清、乌云和红棉姐妹上了大船,准备乘汉兴号返回渔阳的泉州港,现在离自己从蓟县出来已经一个多月了,估计那边的码头也应该建造完成了。

这次汉兴号上没什么货物,只有老刘他们一百多人,还有众人的马匹和几辆马车,按照汉兴号的设计规模,这艘大船可以同时运送二千人也没什么问题,而且船上光是船员就有一百六十人,这其中当然主要是桨手,因为船只在海上航行时,桨手必须轮流划桨,所以汉兴号上的桨手一共是一百二十八人,这样可以分成两拨轮换划桨,而遇到顺风的时候,汉兴号可以利用船帆前进,桨手们还可以休息一下,因此有这些桨手应该说可以应付汉兴号的基本动力需要了。

渔阳的泉州正好在旅顺港的正西方向,因此只要把汉兴号的前进方向定在正西方向就可以了,周安现在也会看罗盘了,当老刘拿着地图,告诉了他此次航行的目的地后,周安很快就从罗盘上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也就是汉兴号前进的方向一直保持和指南针成九十度的角度即可。

告别了旅顺码头上送行的众人之后,汉兴号在桨手们的划动下,慢慢驶出了旅顺港,开始了它的处*女航。

头一次乘船出海的甄姜等人非常兴奋,尤其是红昌更是高兴的不得了,在船上四下张望,几乎把整个汉兴号都让她转了个遍。

从旅顺到泉州的陆路距离足有两千多里,而海上的直线距离,则只有六百里出头,只是陆地距离的三分之一,汉兴号的度老刘这几天已经大致测过了,估计是一个时辰能前进三十到四十里,如果顺风拉起船帆,则最快度能达到一个时辰六十里,这个季节海上风力不大,因此汉兴号主要靠桨手划桨前进,应该在二十多个时辰后抵达泉州,也就是要在海上航行两天两夜才行。

第一天的上午众人还都没什么问题,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出海,都还觉得很新鲜,渐渐的汉兴号远离了海岸线,现在船上众人看到的,周围都是碧蓝的海水,往远处看便是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致,海面上经常会有一些大鱼露出水面,喷出高高的水花,老刘认识那是鲸鱼,而且数量似乎还不少,看到海中竟有如此巨大的鱼,惊得众人目瞪口呆,当然还经常有一些小一点的鱼在海面上出现,其中老刘认识的有海豚、能够在海面上飞行一段距离的飞鱼、还有令人望而生畏的鲨鱼、笨重的海龟等等,刚离开海港的时候,天空中到处都是海鸥、海燕等很多在海边生活的鸟类,但随着汉兴号的不断前进,最后只是偶尔能看到一只在海面上飞行的海鸟,除此之外海面之上更无其他生物。

老刘在上船之前找港口的铁匠为自己打造了几只鱼钩,只是这些铁匠的手艺远逊于蓟县的铁匠管事欧鹏,打造出来的鱼钩比老刘要求的大了一些,好在基本能用,于是闲着没事的老

刘用一条细绳子把鱼钩拴在一根长木杆上,鱼钩上放了些鱼肉作为钓饵,带着甄姜等几人在船舷边钓鱼,由于船不快,因此对在船上进行垂钓不会有太大影响。

看来那个时代的海洋之中鱼的数量非常多,老刘用这套钓具在半个时辰之内,居然接连钓上来四五条大鱼,每条都有十多斤重,而且都是石斑、金枪鱼等名贵鱼种。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