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锦衣镇山河 第687章 生同床,死同穴
贺六跟张居正谈完,出得首辅府,走向自己的家。
张居正振聋发聩的话在他的耳边回荡:在天下苍生的福祉面前,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贺六突然感觉,自己跟张居正相比,实在是渺小的很。
不知不觉,他回了家,进得卧房。
白笑嫣正坐在床上呢。
贺六惊讶道:“刚才我出府之前,不是叮嘱你和月儿、泽贞连夜出城去辽东么?你们怎么还没走?”
白笑嫣道:“月儿和泽贞已经出城了。我不打算走。”
贺六怒道:“糊涂啊!用不了多少时日,朝廷之中,就会有一场腥风血雨!你留在京城干什么?陪我一起死么?”
白笑嫣起身,用坚定的目光看着自己的丈夫:“生同床,死同穴。这些年,我陪着你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了。要是这一回,你迈不过这个坎儿,被人害死了。你死之后,我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还不如在黄泉路上跟你做个伴儿呢。”
贺六搂住了自己的妻子:“唉,都说夫妻只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你却要跟我共渡劫难。有贤妻如你,我这一生足矣。”
慈宁宫。
李太后端坐在凤椅上。她的面前,跪着一对夫妻:锦衣卫北镇抚使李黑九、坤宁宫一等宫女梁上红。
李太后已没了当年的绰约风姿,鱼尾纹已经悄悄爬上了她的眼角。她问:“你们俩夫妻真的要走么?”
李黑九拱手道:“禀太后。臣已经是快到耳顺之年的人了。实在没有能力办好朝廷的差事。叶落归根,臣最近天天晚上梦见顺德府老家的山岗,山岗上的那些野花儿。还请太后开恩,允许我们回老家,度过风烛残年。”
李太后道:“罢了。你们夫妻为哀家效力了近二十年。哀家也不能强留你们。哀家已经命冯保,给你们准备了三千两银子。足够你们养老了。”
李黑九和梁上红齐齐叩首:“臣(奴婢)谢太后恩赏!”
李太后开口问道:“李黑九,你觉得你走之后,谁可以继任北镇抚使一职?”
李黑九不假思索的答道:“臣以为,锦衣卫千户贺世忠可继任北镇抚使。”
李太后有些迟疑:“贺世忠?贺六的儿子?”
李黑九道:“禀太后,在臣看来,贺世忠不是谁的儿子,而是皇上、太后的臣子。”
李太后思忖片刻后,说道:“嗯,贺世忠是张先生的学生,皇上年幼时的伴读郎,还是司礼监掌印冯保的侄子。他的身份,的确配得上北镇抚使的位子。不过,他似乎太年轻了些。”
梁上红帮着自己的丈夫劝谏李太后:“禀太后,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贺世忠少年老成。且他是一等一的大忠臣。两年前,为刺探倭情,他以无比的勇气深入虎穴,丢了一条胳膊。为了社稷安危,他能够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这样的人完全能够充任北镇抚使一职。”
梁上红做了李太后近二十年的贴身侍女。她说的话,在李太后心中很有分量。
李太后道:“恩,你说的有理。冯保。”
冯保走进大殿:“太后,奴婢在。”
李太后道:“你明日跟内阁还有皇上打声招呼,让皇上下道旨,升贺世忠为北镇抚使。”
冯保心中一喜。贺世忠是他看着长大的。侄子升了官儿,他这个做叔叔的怎能不欣喜?
冯保道:“奴婢遵太后懿旨。”
李太后又道:“李黑九、梁上红,你们下去吧。冯保,你留下。”
李黑九、梁上红走后,李太后问冯保:“张先生的病情到底怎么样了?”
冯保实话回禀:“太后,太医院的人说,张先生恐怕熬不过这个夏天了。”
李太后面色一变:“张先生。。。只有两个月好活了?他要是归天了,这大明朝可怎么办?”
李太后对张居正有一种近乎偏执的信任。在她看来,大明朝缺了张居正,立时就会天崩地裂。
李太后继续担忧的说道:“这可怎么是好!冯保,你觉得,张先生如果归天了,谁能担任首辅一职,谁能担起两京一十三省的重担,谁能做好皇上的老师?”
万历帝已经二十岁了,李太后却还将他当成一个孩子。她哪里想过,如今的万历帝,已不需要什么老师!
冯保一时语塞,良久才开口道:“启禀太后,新首辅的人选,关乎国祚。奴婢不敢多言。”
冯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还没想好支持谁代替张居正。如今内阁之中,有资格代替张居正的无非三人。张四维、王国光、申时行。在冯保看来,王国光和申时行是迂腐的文人,不会跟他这个内相站在一边。而张四维的态度又不明朗。。。
李太后道:“罢了,你退下吧。”
冯保退出慈宁宫,径直出了宫,回到了自己在宫外的掌印太监府。
大明有制,宫中太监不得在宫外私置宅邸。开国两百年,这条规矩早就被太监们忘得一干二净。
这座掌印太监府,还是隆庆帝当年钦赐给冯保的。
冯保在宫里是伺候人的人。回了外宅,却是被伺候的人。两个绝色侍女给冯保宽了衣。冯保坐到了卧室的太师椅上,闭目养神。
又有两名侍女,一个给冯保捏肩,一个给冯保捶腿。
冯保面前,还站着一名侍女,将葡萄的皮儿剥去,塞进冯保的嘴里。
冯保闭着眼睛,说了一个字:“茶”。
马上又有侍女端起茶碗,送到冯保的嘴边儿。
就在此时,门外一个小太监通禀:“老祖宗,二祖宗和内阁的张四维张阁老求见。”
宫中太监,一向称司礼监掌印冯保为“老祖宗”,称司礼监秉笔兼永寿宫管事牌子张鲸为“二祖宗”。
太监们没有亲人,所以热衷于认祖归宗。
冯保摆起了老祖宗的谱儿:“哦,就说我在看奏折。让他们在大厅等着吧。半个时辰后,我再见他们。”
小太监连忙道:“是,老祖宗。重孙这就去给二祖宗和张阁老传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