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狂野北美1846 第646章发动在即
进入1876年不久,美利坚合众国针对华裔资本垄断国内经济民生的批评声调高涨起来,牵扯到复杂的政坛斗争,一时间热度不退。
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华裔与白人族群之间的对立情绪就像泼了油的火焰,蹭蹭的向上猛涨,引来了普遍关注。
纽约大学校长斯普林斯就在《纽约日报》报上撰文警告道;“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对立情绪,而政府的纵容更加剧了这一局面,有可能撕裂当前和平安定的局面,造成不可测的严重后果。”
依然保持冷静的人只是少数,而更多卓有声望的上流社会人士,则卷入了这场公开的骂战中。
随着纽约水务局长莫雷特从高楼上纵身一跃,社会热点从政府贪腐转向了族群对立,社会大众不知不觉的被带偏了方向。
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自由的社会,崇尚民主和言论自由,即便是总统也会遭到无情的嘲讽和谩骂,更遑论其他?
好在14年前结束的第2次北美战争过去的时间并不远,曾经经历过这一空前血腥惨烈战争的米国人(北方)很多,对东方军队的凶狠记忆犹新,骨子里面蕴藏着深深的畏惧。
这让发生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双方舆论骂战,不至于变成脱缰的野马,并且坚守了底线;
那就是绝不能明确指出大唐帝国的名讳,更不能波及帝国皇室。
但舆论风波愈发愈烈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3~4月份以后,华人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各城市,经常受到白人言语谩骂和攻击,甚至被当街殴打。
大唐帝国外交部立刻提出强烈抗议,严肃照会美利坚合众国大使,并且提出了管控其国内舆论情绪的三点要求;
第一,必须制止这种制造族群对立的恶意倾向,管控舆论走向,严惩凶手,避免恶意的抹黑和造谣中伤。
第二,必须正确看待华裔资本和移民在美利坚合众国重建中的巨大贡献,要懂得感恩,要引导社会公正、正确的对待不同族裔的居民。
第三,必须严惩挑动是非者,维护北美统一市场平稳繁荣的局面。
迫于大唐帝国的强大压力,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本杰明·迪斯雷利在公开场合发表谈话,呼吁人们保持冷静,并且对当前的舆论骂战表示遗憾。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原本就是白宫高层挑起的种族对立议题,很好的转移了政府**的焦点,怎么能说放手就放手呢?
米国政府贪腐的问题由来已久,源自于英国殖民时期,那时候的英国殖民官员就是以贪腐和无能著称,被米国佬有样学样的传承了下来。
19世纪的米国,**和无能在政府各级部门遍地开花,演变成了官场的传统节目。
在1869年到1871年之间,建造一个纽约市立法院所挥霍的纳税人的钱,居然是英国国会大厦的四倍之多。
而且法院仍未建成,米国动产信贷银行丑闻暴露出有大约2000万美金的纽约市法院信贷额度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修筑合同涉嫌贪腐。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合同上花费由联邦政府补贴支付,铁路公司将股票派发给两党政客,以确保得到支持。
在这分蛋糕的过程中,实力强大的“自由党”被排除在外,这自然引起了以华裔为主的自由党议员强烈不满,也成为政府市政贪腐的主要案件之一。
虽然纽约水务局长莫里特从高楼上从身一跃而下,毫无意外的见了上帝。
但米国政府身上的污点实在太多了,漏洞一大把,背负的贪腐案件卷宗能堆满大半个房间,联邦检察官并没有停止调查,只不过社会热度降低了好多。
在这种情况下
白宫并不希望社会舆论的矛头针对自己,说有意放纵也好,引导也好,舆论的热点始终在族裔矛盾问题上发酵……
北美的这场小范围舆论风波,并没有引起以欧洲为主的世界列强注意,他们现在有更头疼的麻烦要处理。
1875年秋,小亚细亚的北部和中部地区暴发生大饥荒,大饥荒在新的一年愈演愈烈,奥斯曼帝国财政濒临崩溃,列强干涉的阴影笼罩全国。
伴随着巴尔干起义此起彼伏,奥斯曼帝**队实施了残酷的镇压。
但是按下西瓜浮起瓢,整个巴尔干地区伴随着民族觉醒运动处处烽火,这让奥斯曼帝国焦头烂额。
在这种形势下,其国内政治斗争炽热化。
1876年5月30日
阿卜杜·阿齐兹苏丹被推翻,另立穆拉德五世为苏丹,仅仅三个月后,8月31日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推翻了精神错乱的穆拉德为新苏丹,一年的时间三易其主。
伴随着民族意识觉醒,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保加利亚相继爆发了大规模起义,并很快波及到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这两个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国。
奥斯曼帝国对起义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但却未能控制局势的变化,其在巴尔干的统治开始动摇起来。
在这个风雨飘摇之际
沙皇政府察觉到了机会,不失时机的打着“拯救土耳其帝国压迫下的基督徒”和“保护斯拉夫兄弟”的旗号,开始插手干涉奥斯曼帝国内政。
沙俄先是通过外交途径向奥斯曼帝国施加压力,但效果并不显著。
它所提出的集体保护斯拉夫人的建议遭到了英国,法国和唐国的反对,世界列强们在巴尔干问题上立场出奇的统一;
那就是防范沙俄借此发难,试图肢解并大幅侵吞奥斯曼帝国土地,将黑手伸向温暖的地中海。
随后,沙俄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倡议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保加利亚实行自治,这也遭奥斯曼帝国断然拒绝。
但这一切
并没有能够沙俄收手,这个对殖民扩张有着着魔般迷恋的东斯拉夫大帝国,很难抑制蠢蠢欲动的侵略冲动。
这让英国等世界列强如临大敌,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应付,一旦爆发第10次的俄土战争,欧洲列强势必要干预。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英法关系已经没有拿破仑三世时期那么亲密,虽然法国积极向英国靠近,借以抵抗三皇同盟的压力。
但法国人不会忘记在普法战争中,英国人是站在德国人的一边。
还有与德国狼狈为奸的唐国,虽然表面上秉持中立立场,可实际上却大量的向德国输送战争物资,富有经验的将军和先进武器装备。
并且在法国沦陷后大举走私,严重损害了法兰西的利益,伤害了法兰西人民的感情。时间才过去几年,哪会这么健忘?
要让法国与这些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世界列强联手对敌,从感情上就过不了这一关。
没有法军的帮助,这就让英国人坐腊了,他也不敢独自面对强横的沙俄帝**队呀!
大英帝国确实强大,在世界各地几乎所向披靡,200多年来未逢敌手,总是能取得关键战役的最终胜利。
但那指的是英国皇家海军,而不是英国陆军。
客观的评价
欧洲列强中陆军力量以德,法,俄为翘楚,无论规模和实力都超过了其他国家,这也包括英国。
若是加上唐国,基本上能够排到第四或者第五,大概齐是和英国陆军不相上下的位置。
这里有个前置条件:就是在欧洲大规模用兵。
鉴于跨洋投送兵力的超高难度,还有大唐帝国陆军总体规模偏小,即便经历北美战争后数次殖民扩张,皇家陆军的总体规模依然保持在35~36万人之间。
除此之外,还有10万皇家禁卫军。
依照大唐帝国现有的兵力规模,十万皇家禁卫军那是一个兵都不会调出,其作战范围仅限于北美,甚至仅限于帝国本土。
皇家陆军36万人担负着沉重的卫戊任务,在云中省和哥伦比亚新殖民区,持续的清剿作战任务并没有停止,而是年复一年的在进行中。
再加上北美驻军,大唐帝国皇家陆军能向海外投送的兵力绝不会超过6万人,顶天了再增加3万(注;特指不进行战争动员的情况下)。
这种兵力在被称为世界怪物房的欧洲,可以说几等于无,压根儿起不了什么作用。
要知道沙俄帝国在欧洲区域的常备兵力就在百万以上,奥斯曼帝国近50万,德国70万,法国60多万,就连英国陆军都有30多万兵力。
几万兵力投进来,能济得了什么事儿?
现如今奥斯曼帝国能够与沙俄帝国硬扛的底气就在于英国,法国,唐国这些友好国家,知道这些世界列强一定会力撑到底。
在1853年至1856年进行的克里米亚战争中(第9次俄土战争),俄军损失52.2万余人,土军损失近9.6万人,法军损失9.5万人、英军损失10.2万人,唐军损失0.93万人,俄国为这场战争大约耗资约8亿卢布,同盟国耗资约6亿卢布。
从这一个简单的伤亡数字就可以看出,以英国为首的世界列强遏制沙俄毛熊的意志有多么的坚定?
哪怕付出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代价,也绝不允许沙俄毛熊越雷池一步。
关键在于奥斯曼帝国底气之足,但是英国人心中没底呀?
沙俄与奥斯曼帝国兵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仅靠英国可无法填补,英国陆军没这么强的实力,英国人也不愿意做这个冤大头。
欧洲安全与稳定关系到欧洲列强自身的利益,凭啥要英国人独自付出?
可是环顾周边
英国人悲哀的发现竟然找不到帮手,普法战争中受到严重伤害的法国依然在自怨自艾,一时半天可哄不好,这是难以回避的现实。
唐国远在大西洋彼岸,而且这几年两国间龌龊不断,明里暗里的交了好几次手,关系已经大不如前了。
即便唐国如期的派兵,受限于广阔无垠的大西洋,那也得到战争中后期了,而且数量也不会多。
再看看刚刚崛起的德意志帝国,嗯……还是算了。
在德意志帝国飞速崛起于欧洲之后,出于“大陆平衡政策”的根本利益,英国迅速疏远了德国,而是不断接近和支持老冤家法国。
英德两国这对联姻亲家渐行渐远,德国现在可是俄国人的盟友,还有奥地利帝国,史称“三皇联盟”。
面对当今危急的欧洲局势,英国人表示心中很慌,一丁点儿都没底,更无暇关心北美的什么狗屁事儿了。
反观俄国人也有心病,它被英法等世界列强联手揍出了心理阴影,虽然心中扩张的贪婪**高涨,但非常忌惮英国等欧洲列强。
现如今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父皇,即尼古拉一世就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活活气死的,至今不过才20年。
奥斯曼帝国,沙俄帝国与大英帝国之间形成了连环套,互相之间都非常忌惮,从而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1876年6月30日
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相继对奥斯曼帝国正式宣战,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也跃跃欲试,计划加入到对抗奥斯曼帝国的阵营中来。
巴尔干局势的恶化打破了原本的微妙平衡,相对于强大的奥斯曼帝**队,这些巴尔干的小卡拉米完全不够看,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
若沙俄帝国不插手,这些起义军都会被小虫子似的一个个碾压至死,不会有第2个出路。
欧洲形势急转直下,接近了最后摊牌的时刻……
此时在东亚
1876年4月,左宗棠麾下大军在肃州(今酒泉)誓师,湘军将领刘锦棠总理行营营务,率军大举进疆,不久即收复古牧地、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
一路高奏凯歌,打的阿古柏叛军屁滚尿流,简直犹如摧枯拉朽一般。
左宗棠大军趁势收复了北疆大部分领土,并且将钦差大臣行辕设置在乌鲁木齐,对阿古柏叛军实施铁壁合围,皆杀无赦。
轰轰烈烈的收复新疆战争就此展开,从战争伊始,湘军就展现了脱胎换骨一般的强大战斗力,利用犀利的枪炮狠狠地打击阿古柏叛军,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在清剿太平天国崭露头角的汉室大臣中,就没有一个心慈手软的主儿。无论李鸿章,曾剃头还是左宗棠,全都是杀人如麻心如铁石一般的狠角色。
面对汉人如此,面对异族那就更不可能心慈手软了。
在挥军入江收复失地的战争中,左宗棠所部湘军真可谓大开杀戒,甚至对阿古伯叛军的老弱妇孺都不放过,杀的那叫一个干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