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六百三十一章 二十七家武装贸易公司
大楚帝国国内的航运公司以及贸易公司,因为镇江第一造船公司的长林号而引起了一定的震动。
很多人都认为,这种新式船只有可能直接改变船运的格局。
在内河以及湖泊运输上,这种船只能够极大的利用逆风能力,而在远洋运输上,因为速度极快,那么就能够更快的把一些有时效限制的货物运输出口。
比如说茶叶!
大楚帝国的茶叶,其实之前没有多少出口的,就算有也是销往西北方方向的草原地区,而茶叶对于这些游牧民族而言,最重要的作用并不是满足口腹之欲的饮料,而是作为维生素的重要补充来源。
这也是古代时期里,华夏地区针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贸易里,茶、盐、铁这三样都采取比较严厉的管控措施的缘故。
因为对于游牧民族而言,茶叶是维持生存的必需品,甚至比铁还要重要。
不过随着大楚帝国持续征服了草原,漠南蒙古彻底合并到大楚帝国里,连漠北蒙古都成为了大楚帝国的藩属,接受大楚帝国的册封,因此上述这些地方的茶叶贸易,已经是变成了内部的本土贸易,算不上出口了。
至于漠西蒙古嘛,这地方现在是准格尔的地盘,双方现在正在开战呢,大楚帝国因此对西域也进行了严格的物资封锁措施,茶、盐、铁、火药相关等战略物资一律不允许出口西域地区。
所以如今大楚帝国的茶叶对游牧民族的出口也停止了。
而南方的海外国家,出口贸易数量并不大,只有部分对扶桑、南洋半岛的安南、暹罗、缅甸等传统中华文化圈的国家进行出口,一部分是因为他们受到中华文化影响比较大,有部分的茶叶消费习惯,但是整体来说规模其实也不大,至少对于大楚帝国如今的出口贸易而言,茶叶贸易其实规模很小的。
至于其他地方嘛,印度,波斯以及部分中亚地区也有些许的茶叶消费习惯,但是规模更小,不值一提。
而影响茶叶出口的除了文化影响外,还有一条更加重要,那就是茶叶这种东西是有保质期的。
尤其是通过海运的话,茶叶长期在海上飘着很容易就发霉腐烂。
其实荷兰人之前就已经开始过把茶叶运输到欧洲贩卖,但是因为运输时间实在过于漫长,导致茶叶抵达欧洲发霉变质,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在当代欧洲是最为来自华夏的东方神药来出售的。
换句话说,在当代欧洲,茶叶并不是饮料,而是一种药物……这就很扯澹了。
当代欧洲,并没有养成喝茶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在原时空里,是荷兰人耗费了几十才初步培育出来。
但是真正把喝茶作为日常消费品的还是英国人,英国人在十七世纪后期逐步由上至下爱上了茶叶,等到十八世纪后更是举国喝茶……甚至发展出来了下午茶这种独特的文化。
而茶叶在英国的盛行,才导致了真正意义上的茶叶贸易的诞生,而大量进口茶叶导致的贸易逆差,又导致了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向华夏地区出口鸦片来平衡贸易逆差,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因此对于当代的大楚帝国而言,其实茶叶出口总额很小的,一方面是海运速度太慢,另外一方面则是消费习惯问题。
但是虽然现在出口总额比较下,但是国内做茶叶出口贸易的贸易公司还是有一些的,其中不乏规模挺大的,比如泉福贸易公司。
这是一家注册于福建泉州府的海上贸易公司,和不少贸易公司一样,前身也都是半海商半海盗出身,后来正式注册登记,转为正规的海上贸易公司进行经营。
他们的航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他们的老本行,那就是扶桑航线,泉福贸易公司虽然注册时间才十几年,但实际上算上前明的海商时期,他们已经扶桑经营了二三十年时间了。
而且是专注于茶叶贸易,在当地建立起来了一条庞大而稳定的茶叶贸易体系,每年都要运不少茶叶过去销售。
最近几年随着大楚帝国展开南洋打战略,先后迫使安南各地、暹罗、缅甸、亚齐等众多土着国家全面放开市场。
泉福贸易公司也和其他贸易公司们一样,跟在军方的屁股后头全面入侵当地市场。
作为国内专注于,并且是规模最大的茶叶贸易商,泉福贸易公司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组织运输了一大批的茶叶过去贩卖,先后在上述几个国家站稳了脚跟。
但是怎么说呢,这些地方虽然看着人多,但是整体的茶叶消费市场还是不太行,此外经过长途海上运输后,受到海上运输货物容易受潮等因素的,过长的海上运输时间很容易导致茶叶变质,难以保证茶叶抵达后的品质。
这品质不行后,自然也就会影响到市场的进一步开发。
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到泉福贸易公司和云贵广等几家以陆地运输为主的茶叶贸易公司的竞争。
要知道南洋半岛本来就有茶叶贸易的,但大多是陆地运输为主,也就是各种马帮。
泉福贸易公司要做的不仅仅是培育当地市场,喝茶文化,还要和国内的这些陆运贸易公司进行竞争。
最后折腾了几年后,成效并不大。
于是乎,泉福贸易公司就把目光放在了其他地方……比如说印度半岛,比如说西亚地区。
至于欧洲地区……那就别指望了,目前大楚帝国还没有任何船只能够跑到欧洲去贸易的,那里就不是大楚帝国的势力范围,而且这一路上路途遥远,没有海图,没有航线,更加没有沿途的补给港口。
所以,大楚帝国的贸易公司想要直接组织船队去欧洲,难度太大。
而且这还没说其他国家的阻拦呢。
荷兰人也好,葡萄牙人也罢,又或者是海上贸易的新秀英格兰人,他们可不愿意看见其他国家的商船绕过好望角,然后进入欧洲贸易。
他们自己都是打来打去,海上遇到了有机会就会直接干一票相互抢掠,大楚帝国的商船去了,也免不了会被袭击。
因此,欧洲地区的市场就别指望了。
但是印度以及西亚甚至北非市场,却是让泉福贸易公司非常的眼红,尤其是每次听到南洋贸易公司在印度靠着布匹、武器等货物赚了大笔钱后,他们就更加眼红了。
他们也试过搞武器贸易,也试过搞布匹贸易,可惜不怎么成功。
但是怎么说呢,隔行如隔山……这种大宗货物贸易,很多时候不是你想要做就能做的,你得有充足,便宜又质量好的货源,还需要在目标市场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而泉福贸易公司因为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里,都是深耕茶叶领域,他们在国内有长期合作的大量茶庄,有自建以及合作的茶叶加工厂,在扶桑里有稳定的长期合作的各级分销商,目前在南洋各地里也在建设茶叶销售渠道。
在茶叶出口贸易上,他们敢说国内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但是在其他领域……他们就没什么明显优势了,做也可以做,但是利润肯定不咋地,一个搞不好甚至还会亏本呢。
而且一个搞不好,还容易引发竞争对手的敌视甚至战争!
大楚帝国可是有不少的海上贸易公司,嗯,这些海上贸易公司都是拥有武装商船牌照的公司,和普通的航运或贸易公司不是一个性质。
他们有武装商船,有舰炮,有炮手,还有陆战队员等,基本上每一家都跑到海外去了,最少都拉出来好几百人的武装人员,多的拉出来几千号人去干架也是有可能的。
比如说南洋贸易公司,他们今年年初就在印度东海岸里和当地一个土着王国干了一家。
他们去印度贸易的时候,想要搞个港口充当补给港口,所以找了个借口发难想要干一架……借口找到了,结果派遣一百多人上岸干架的时候,对面的土着王国不讲武德,竟然直接派出来好几千人过来,里头还有一千多骑兵。
更可恶的是,他们也没傻乎乎跑过来主动进攻,而是在外头进行围困。
这些土着显然也是知道打不过依托阵型和火炮的大楚帝国的地面兵力,所以只在外头围困。
最后南洋贸易公司的登陆人员被围困的没办法,只能逐步退回海岸,最后灰熘熘的跑路了。
这是南洋贸易公司第三次在印度试图搞个港口充当贸易据点而失败了。
别看南洋贸易公司失败了,就觉得人家不咋地,要知道人家南洋贸易公司可是大老远跑到印度去干架啊……而且还是想要直接抢人家现成的大港口,面对的还是几千名土着正规军,里头还有上千号骑兵呢。
这要是换个策略,比如说别把目标搞得太大,比一上去就抢人家的大港口,那么也就不会搞得这么狼狈了。
但是南洋贸易公司只想赚钱,不愿意搞个偏僻荒芜的地方再建个殖民城市之类的,他们就想直接抢个现成的。
所以……别把大楚帝国里的二十七家武装贸易公司当成普通的贸易公司,他们除了没有殖民行政统治权外,其他的和荷兰东印度公司没啥区别。
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有垄断权,只不过这种垄断权是内部协商后形成的一种默契,并不是官方出台法律给予承认。
经过经过这十几年里,这些贸易公司因为市场变化,遇上海难又或者其他因素,已经破产或被收购少了许多,但是目前依旧有二十七家之多!
这二十七家武装贸易公司彼此也是竞争对手,而为了避免内耗,他们之间在工商部的协调下会进行协商。
对各自的势力范围进行了规范!
也没什么明文文件,只是大家的一个默契分配而已。
对于泉福贸易公司而言,茶叶就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偌大一个扶桑里的所有茶叶生意,基本都是他们公司的。
在南洋地区里,也取得了暹罗王国、亚齐王国的茶叶贸易垄断权,而安南以及缅甸地区的茶叶贸易,则是被其他公司给瓜分了。
除了茶叶外,他们公司在其他领域里都没有获得同行认可的垄断权,所以虽然平日里也做一些布匹或武器贸易,但是份额都不大。
要是他们真把武器或布匹生意做大了,分分钟就会引来其他贸易公司的勐烈反补。
比如在暹罗王国的布匹生意,基本上都是南洋贸易公司再做,而作为补偿,南洋贸易公司基本不涉足暹罗王国里的武器贸易或其他铁制品的贸易。
其他货物的贸易都是被其他贸易公司给瓜分了。
泉福贸易公司如果要在暹罗王国大搞特搞布匹贸易,甚至为了争夺市场还搞什么降价的话,南洋贸易公司恐怕就要发飙了……
不说一些合法的反制措施,说不准哪天双方在无人的大海上就会来一次偶遇……只不过偶遇的时候南洋贸易公司的武装商船会挂着骷髅旗……
反过来,其他贸易公司如果敢大规模涉足茶叶贸易,还搞恶性竞争的话,泉福贸易公司也会组织船队,让竞争对手知道南洋海域里为啥海盗活动这么猖獗!
大楚帝国里最开始的时候,有六十多家拥有武装贸易许可证的贸易公司,但是现在就只剩下二十七家了,其他的武装贸易公司那里去了?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总之这年头在大楚帝国里敢做海上贸易的都不是善茬,十有**都是海盗出身,而且现在大多也没有放下海盗的业务……
不说民间的,就算是官方的三大贸易公司,里头的船长或船员什么的,很多也是海盗出身的啊,他们以前就是十八芝联盟的人,东亚海域最大的海盗团伙。
如果用更现实的话来说,其实大楚帝国里的二十七家武装贸易公司,本身就是西太平洋海域里海盗的重要组成。
至于剩下的一部分,自然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及葡萄牙人东印度公司……他们的各种海上劫掠业务也非常的熟练。
当然,现在葡萄牙人已经被大楚帝国和荷兰人联手赶出南洋海域了,现在就只剩下大楚帝国和荷兰人了。
如果没有这些贸易公司,西太平洋的海盗活动能直接少掉百分之九十以上。
因此,你不能太高估这年头武装贸易公司的节操!
你敢抢人家的生意,人家是真敢带着武装商船和你来一场贸易战争的!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大楚帝国工商部才会为了避免内耗,也是为了规范海上贸易,牵头拉着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心。
市场那么大,生意那么多,没必要你抢我夺,彼此打的头破血流啊,大家可以坐下来慢慢谈,划分势力范围嘛。
等这二十七家谈的差不多了,也就搞出来了一个彼此势力范围的潜规则。
比如某个地区里某种货物贸易,归属某个贸易公司来搞,其他贸易公司可以顺带搞一些以丰富贸易种类,满足客户需求,但是绝对不能搞得太过分。
你要是敢搞得太过分,前脚刚赚钱,后脚就会被‘海盗’袭击了……
泉福贸易公司是二十七家之中的一员,而且在二十七家贸易公司里的潜规则里,他们泉福贸易公司就是搞茶叶的,其他贸易公司不会过于涉足茶叶贸易,就算做,那也只是小打小闹。
哪怕是眼红布匹以及武器贸易,但是泉福贸易公司里的人还是没胆子在印度里那几个南洋贸易公司开发出来的市场搞。
那地方也是被南洋贸易公司给捷足先登了,人家南洋贸易公司早就对同行们表过态,其他地方他们不管,其他生意也不管。
但是在他们已经开发出来的几个印度半岛地区的市场,武器和布匹生意都是他们的,你们别来搞,不然别怪我的舰炮不认人!
人家南洋贸易公司辛辛苦苦在印度半岛开发市场,为此各种小规模的战斗打了可是不少,这好不容易开辟了几个市场出来,虽然还没到殖民地或者贸易据点的程度,但是也算是可以跑过去停泊船只,补给物资以及进行贸易了。
你们后来者利用南洋贸易公司的前期开发努力,利用这些港口休整补充做生意也就算了,但是谁要是敢在这些地方贩卖武器或布匹,别怪他们不顾同胞情谊。
当然,你要是在其他地方能够开辟新的武器或布匹市场,那是你的本事,他们南洋贸易公司也管不着。
泉福贸易公司基于这些因素,哪怕眼红也很难涉足上述地区的武器或布匹贸易,至于说去其他地方开辟新市场,风险太大了……
君不见南洋贸易公司这种庞然大物,跑到印度半岛去也是麻烦多多!
遥远的距离意味着更难得兵力投送以及物资补充,没点实力根本干不来这种开辟新市场的活计。
所以泉福贸易公司的想法也简单,他们不去新地方开辟市场,风险太大,不确定性太多。
他们就去印度半岛上已经被南洋贸易公司初步开发出来的几个地方,在这些地方里也不做那些利润丰厚的布匹和武器生意,他们还是打算专注茶叶贸易。
只不过印度半岛距离本土太远了,而茶叶这种东西是有时效限制的,尤其是海上运输本来就更加容易受潮发霉了。
所以想要做印度半岛的茶叶生意,这航运时间必须缩短,船只速度必须提升去。
镇江第一造船公司搞出来的长林船型就很符合他们的需求!
而他们,也是即金陵航运公司后,第二家大规模下单采购新型船只的企业,也是第一家武装贸易公司。
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向镇江第一造船公司下订单,说实话……第一造船公司的技术能力他们还是看不太上,他们找到第一造船公司,只是为了订购帆装而已,至于船体,他们准备交给罗华造船厂来建造。
毕竟……他们要订购的是满载排水量上千吨的飞剪船,而且还是武装商船!
虽然长林号船型这种典型的飞剪船型不太适合部署大量火炮当成战舰使用,但是少量部署自卫用的轻中型火炮还是勉强可以的。
但是这也非常考验造船厂的设计以及建造能力,很显然,没有任何武装商船建造经验的第一造船厂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泉福贸易公司找到了罗华造船厂来进行,罗华造船厂乃是国内第四大造船厂,不仅仅拥有丰富的武装商船的建造经验,而且还拥有军舰的建造经验,建造一艘飞剪船型的武装商船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反正也不需要部署多少火炮,只要能够有少量轻型火炮以自卫就行了。
而实际上,以目前的海上局势来看,飞剪船除了在特殊地形局限的海域,比如进出港口,海峡的时候。
在正常海域里根本不用担心遭到海盗袭击……
因为飞剪船跑的足够快,寻常的海盗船只根本追不上……
追都追不上,谈何袭击啊!
泉福贸易公司找上门来表达了单独采购帆装的意愿后,第一造船公司在一番讨价还价后,很干脆的答应了下来,答应为泉福贸易公司单独提供十二套先进帆装。
而这一订单也是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很多人效彷泉福贸易公司,把帆装和船体分开来订购,找其他造船厂订购船体,造第一造船厂里订购帆装。
但是随着帆装订单越来越多后,第一造船公司发现连单独生产帆装都生产不过来了,于是乎,也开始把帆装的专利以高价对外进行授权。
国内的那些大型造船公司一看还有这好事,当即一个个都是购入了专利授权,然后自行生产这些先进帆装。
虽然要缴纳一笔高昂的专利费,但是把新式的帆装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么后续接订单的时候也就更有底气和把握了。
而第一造船公司,也是靠着一大批的帆装订单以及后续的专利授权,狠狠地赚了一大笔,并且随着专利放开对外授权后,后续肯定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造船厂生产并销售这些新式船只。
到时候,没多出来一艘采用新式帆装的船只,第一造船公司就能获得一笔不菲的专利费。
简直就是躺着赚钱,而且还是赚大钱!
这可把不少造船行业里的同行们给看的极度无比,都说造船业现在遍地是黄金,事实上的确也是有大量的发财机会。
但是发财的人里为什么没有我?
82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