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都市 > 两界供应商,从大唐开始制霸全球! > 第392章 官拜太子少师!!!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两界供应商,从大唐开始制霸全球! 第392章 官拜太子少师!!!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房玄龄话说完了,说得很透彻。

在场的人,几乎都能听得明白。

也听得懂,这政策一旦推行将为朝廷带来的利益。

当然!

这其中,也必然牵连着许多的阻力。

所以他才会在最后说了一句,如何实施,何时实施,还需再从长计议。

就在这时。

太子李承乾突然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有一言。”

李二微微一笑,示意他发言。

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气,朗声说道:

“父皇,儿臣认为庄县伯的五年计划,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大唐需要变革,需要发展,而庄县伯的计划正是推动大唐发展的关键。

如今朝廷已全力推行高产农业种植,京都的水泥道路建设也在同步行进。

这些变化,儿臣以及在朝诸位都是看在眼里。

所以,儿臣愿意亲自前往各地,监督摊丁入亩计划的实施,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够落到实处。”

李承乾的话,如同一记炸雷,瞬间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百官们纷纷惊讶地看着他,他们没想到,年轻的太子殿下竟然想奔赴各地,施行革制计划。

李二也是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

他看向李承乾,微笑着说道:

“太子,你的勇气和决心,朕很欣赏。

不过眼下,京都还有更重要的事交由你去办。

至于前往各地监督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朕会另派官员负责此事。”

“是。”

李承乾应了一声,又高声说道: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请奏!”

“哦,何事?”

李承乾这时已经走到群臣当中,看了一眼盘腿坐在地上的庄舟。

又面向李二道:

“儿臣想拜庄舟为少师,请父皇允准!”

哗啦~~~

此言一出,百官皆是哗然。

一时间,朝堂之上,百官们议论纷纷。

就连一直沉稳不发的长孙无忌,都是满脸骇然。

什么?

太子要拜庄舟为师?

这对朝廷来说,可是天大的事。

魏征此时也是万万没想到。

朝堂之上,就属魏征最敢说话。

做事最讲究一个礼字。

可庄舟乃是一介商贾,虽也为朝廷献言纳策,提出了不少有利于国的发展大计。

可让一个商贾之人,做太子少师。

无论如何,也是有违礼制的。

“陛下,臣以为……”

“你稍候!”

魏征刚想说话,就被李二给打断了。

又看向李承乾催促道:

“说说,你为何想拜庄县伯为少师?”

“回父皇,自庄舟来到长安,儿臣便与他多有接触。

儿臣发现,庄舟此人虽是一介商贾,可谈吐学识,皆是古之难得的贤才。

父皇时常教导儿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庄舟的学识与智慧,正是儿臣所需要学习的。

他提出的五年计划,更是让儿臣看到了大唐兴盛的未来。

所以,儿臣恳请父皇允准,让儿臣拜庄舟为师,向他学习治国安邦之道。”

李承乾的话,说得恳切而坚定。

可此时的庄舟,完全懵在原地。

你说要我教你别的还行。

你居然向我学习治国安邦之道?

这不是扯犊子吗?

可现在是在朝堂上,庄舟也不好多说。

只有沉默。

李二看着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点了点头,说道:

“好,朕亦有此想法。

既然你有此决心,朕就允了你。

不过,庄舟是否愿意收你为徒,还需得他自己同意。”

说着,看向庄舟问道:

“庄县伯,朕欲册封你为太子少师,你可愿意?”

原本是早就说好的了事。

只是庄舟没想到,这时在朝堂之上再重新提出来。

好像味道全变了!

当然。

这说起来,还是他之前想得简单了。

原本以为随便答应就可以的事。

可现在看起来,在场百官,一个个都想锤死他。

“庄舟,你可愿意?”

我敢说不愿意吗?

庄舟打直了背,行了一个礼:

“我愿意!”

随着庄舟的表态,朝堂之上的气氛便是昭然若揭了。

这都显然是有备而来啊!

“好!”

李二猛然一拍手,就要直接允准。

这时魏征终于忍不住了:

“陛下,臣以为万万不可啊!”

李二看向魏征,微微皱起了眉头:

“魏征,你有何异议?”

魏征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陛下,庄舟虽有些才学,但他终究是一介商贾。

且年轻气盛,经验尚浅。

让他担任太子少师,教授太子治国安邦之道,恐有不妥。”

此言一出。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附和声。

李承乾眉头微皱,看向魏征道:

“魏大人,孤以为,学识与身份并无必然联系。

庄舟虽为商贾,但他的才学和见识,孤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孤恳请诸位大人,不要因为庄舟的身份而轻视他的才学。”

李承乾的话,让朝堂之上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李二看着魏征,又看向其余朝臣,淡淡地说道:

“魏征的担忧,也必然是你们的担忧。

朕可以理解。

但朕也相信自己的眼光。

庄舟的才学,朕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朕相信,太子在他的教导下,定能受益匪浅。

至于庄舟的身份……朕以为,身份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才学和能力。

朕希望诸卿,能够抛开偏见,以国事为重。”

李二的话,让魏征等人无法反驳。

要知道,魏征一共跟过六个人。

跳过六次槽。

第一个叫元宝藏,隋末大乱时,魏征便是在元宝藏帐下为官。

后随元宝藏跟了瓦岗寨李密。

后李密反唐被杀,魏征又跟了李渊。

在李渊手下时,去劝降李密曾经的手下大将徐世勣。

后因战败,又被窦建德俘虏,做了窦建德的谋士。

窦建德被李世民打败,魏征又投靠了太子李建成。

而这也是最传奇的一个主子。

魏征早就看出李二绝非等闲之辈,早早地就劝说李建成先下手为强,除掉李二。

可后来发生了玄武门之变。

李二没有杀魏征,而是委以重任。

最后,魏征又跟了李二,并辅佐了李二十七年,成为贞观时期最重要的谏臣。

算下来,魏征一生换了六个主人。

最终遇上李二,才总算是成就了千古名相美名。

所以要看出身的话,魏征第一个没有话说。

可李二显然不在乎这些。

尤其是玄武门之变后。

李二重新启用了许多曾经跟随李建成的人。

而且都委以了重任。

现在听到李二这样说,百官们虽然心中仍有疑虑。

但也不敢再公然反对。

而且,他们当然也明白。

李二之所以如此看重庄舟。

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学,更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

长安早有传闻。

庄舟乃是道家仙人,是上天派来辅佐圣君的。

就这一层不可言说的秘密。

众朝臣皆是心知肚明。

“……”

然而。

就在这时,朝臣里有人手举笏板,高声说道:

“陛下,臣有一言!”

庄舟闻声看去。

咦?

这不是大唐教育部部长孔颖达吗?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