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乱唐 > 第五百零四章:河西神秘军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乱唐 第五百零四章:河西神秘军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白孝德之死在长安官场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秦晋在第二天一早就找到了京兆尹崔光远,告诉他只管彻查,无论有什么阻力都要查出幕后的杀人主使,但结果却不能对外公布。

崔光远心领神会,他在官场混迹多年,自然知道这位年轻的御史大夫的打算,表示会妥善处置此事,但还是有一点担心。

“若天子问起,下吏又该如何作答呢?”

潜台词是不敢欺君,自从陈希烈自杀未遂事件后,他算是看透了,当今天子不像太上皇那般锋芒毕露,但也绝非轻易可以糊弄的人,倘若欺君,万一被揭穿了,下场不会比陈希烈好。

秦晋却笑道:

“大尹如何一叶障目了?以天子才智又如何猜不出杀死白孝德乃何人所为!”

崔光远愣了一下,才压低声音道:

“大夫的意思,天子早就知道杀人者是谁了?”

秦晋道:

“大尹不也早就猜出来了吗?天子若想处置此人,有大把的理由和罪证,又何必等着大尹清查出杀人罪证呢?”

其实崔光远也是身在局中,关心则乱,经秦晋的提醒后,立即就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但他又直觉怒意上涌,一拳狠狠砸在了案头。

“如此任人唯私,岂是明主所为!”

这通发泄却让秦晋对崔光远又有了新的认识,别看此人平日里对那些重臣曲意逢迎,实则内里却颇有些忧国忧民之心,他这一句发泄也正说中了李亨作为天子很不合格的地方。

多年遭受打压的太子经历,已经使这个人养成了用人任事的谨小慎微,任用私人,也就顺理成章。信任的人不会轻易惩处,不被信任的人就算委以高官要职,也不会与私人一视同仁,但有犯错则铁面处置。宰相陈希烈其人则是属于后者的典型,虽然与李泌、李辅国谋划不轨,但却落得了与二李截然不同的下场。

幸甚,秦晋是属于前者的,作为被李亨信任的人,至少还有足够的空间施展拳脚。其实,秦晋不止一次的考虑过自立的问题,眼看着乱世将至,如果自立未必不能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在权衡利弊之后,他又打消了据地自立的念头,一则唐朝威望依旧存在,毕竟在安史之乱的前一年,唐朝还处于盛世之中,威望如日中天,就算现在两京尽失,李唐依旧拥有着绝对无可比拟的人望。

在此之前,在秦晋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如汉末袁绍据地自立,一条就是小坊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前者不会受到掣肘,后者则能整合所有忠于朝廷的才智之士为己所用。各有利弊之下,秦晋最终还是选择了宁愿被掣肘,也不想做地方上的草头王。

而此时唐朝也不是当年的汉朝,李唐皇室依旧拥有绝对的人望和权力基础,将李亨作为傀儡,几乎是不可能的。

太上皇李隆基的西逃,与其说是唐朝权力中枢的垮塌,不如看成一次洗牌。秦晋事先摸到了一大把好牌,自然要将好牌用的淋漓极致,在这场权力洗牌中尽可能的占据更多的好处。

李辅国虽然人品低劣,在历史上臭名昭著,但秦晋此时却不介意和这个频频与自己示好的人合作。

眼下的情况,陈希烈倒台了,李泌也夹起了尾巴,能够限制秦晋的力量一股脑萎靡不振,有了李辅国在内廷的人脉基础,秦晋当然就可以毫无顾忌放手施为。

“大夫和阉竖合作等于与虎谋皮,万一这厮翻脸咬人,岂非……”

秦晋笑道:

“罪证在手,怕从何来?天子虽任用私人,却也不敢去掩悠悠众口!”

崔光远打了个激灵,这种敌我纠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实在让人心惊又心累。

“李辅国一直要置郭子仪于死地,今日正可以此作为交换。”

这句话倒提醒了崔光远,赶忙道:

“大夫若要救郭子仪,须得从速。如果晚了,郭子仪恐怕要步白孝德的后尘。”

郭子仪并没有被关在京兆府的大狱中,而是一直被关在皇城禁卫的狱中,李辅国以内官监的身份,有知军事的差遣,可以名正言顺的插手皇城禁军事务,弄死大狱里的个把人简直易如反掌。

不过,崔光远还是有点不明白,秦晋为什么对杨国忠余党的郭子仪如此看重,难道他真有什么过人的本事吗?

秦晋当然极为看重郭子仪,不说历史记载中的印象,仅凭自己离开长安那三日功夫里,郭子仪以毫无根基之身竟能把控神武军与民营团结兵,没有出现任何乱子,其人能力就足以窥得一斑了。

……

天过午时,孙孝哲全副盔甲视察各营,昨日攻城眼看着就成了,却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徒然丢下了数千具尸体。

为此,孙孝哲又气又恼,竟一夜未眠。正值寒冬封冻,土地被冻的比铁还硬,挖城和灌水等屡试不爽的攻城招数都没有用武之地,而且恶劣的条件还为攻城带来了诸多的负面条件。

孙孝哲甚至在想,如果攻城战发生在盛夏,也许长安早就再各种手段的夹攻下陷落了。

“可惜,可惜,昨日若非功亏一篑,今日你我就在城中沐浴了!”

最后,孙孝哲还是忍不住连连惋惜。

“大帅不必烦恼忧愁,大不了困到来年开春,待城中青黄不接,粮食无以为继,咱们就可以轻易进城了!”

张通儒出言安慰,孙孝哲却并不领情。

“糊涂,咱们等的起,洛阳城里的晋王也等不起。没有这攻克长安的功劳,他拿什么和那小儿抗衡?”

晋王自是指安庆绪,安禄山有意立段氏所出的幼子为太子,而且史思明又和安庆绪多有龃龉,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功劳,太子之位落在谁手,还真就不好说。

孙孝哲在潼关外被困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他不想兵临长安城下以后,再困个一年半载,他不止一次的提醒自己,必须在三个月之内,也就是年关之前,彻底攻下长安。

与张通儒说话间,孙孝哲眼前灵光乍现,忽然想到了秦晋和神武军极为重要的一环。

那就是冯翊郡。

秦晋曾任冯翊郡太守,冯翊郡作为三辅之一,在关中乃至天下郡县中的地位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向东紧邻河东,向西北衔接朔方,是个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此前他的目光只着落在长安城里,直到屡屡攻城受挫之后,才恍然发觉,关中要地不仅仅只有一座长安城。作为神武军发迹之地,作为连接关中与河东的枢纽之地,冯翊郡显然是极有价值的攻击目标。

一念及此,孙孝哲纵声大笑。

“秦晋啊秦晋,既然龟缩在长安城中做缩头乌龟,就别怪本帅去抄你的老家,断你的后路!”

“大帅可有计策破城了?”

张通儒不止一次见到孙孝哲似眼前这般纵声大笑,而每次都是有了定计的,然后获得大胜。

“从明日起,只对长安佯攻,你率一部人马,直捣冯翊郡。首要目标是同州城,次要则是蒲津关。”

闻言,张通儒精神一震,又有了立功的机会,当即便摩拳擦掌起来。

“走,回中军!”

回到中军候,孙孝哲趴在关中地图前,仔细研究了半天,非但定好了出兵冯翊的计划,连扶风郡也一并列如扫荡强攻的目标。

次日一早,扫荡正式开始,长安以西乃李隆基西逃所经之地,对当地官府造成了极大的震动,沿途郡县官员大多逃散,留下来的见燕军一到也即刻投降,因而不到一日的功夫,大半扶风郡竟都改旗易帜,由唐朝郡县变成了大燕郡县。

燕军继而又一鼓作气向西进入汧阳郡,一时之间,竟势如破竹,大有直逼陇右河西的架势。

在此期间,孙孝哲又得到了一则颇为奇怪的消息。

一股身份不明的唐.军,大约有五六千之数,从河西之地而来,军纪极好,一路上竟秋毫无犯。

当地投降的官员中,有很多人都亲眼见到了这支军队,而且都描述的极为相似,不似作假。

不过,这则消息送到孙孝哲的案头后,他不禁有些怀疑,倘若真的有五六千人唐.军精锐从河西而来,为什么一直没有发现这股人马的踪迹?还是这股人马与仆固怀恩部原本就是同一股人?

为此,孙孝哲特地亲自讯问了仆固部的俘虏,而得到的结果却是,仆固部由灵武的进军方向乃由北向南,经盐州、庆州、宁州等地,于武功展开大战并一败涂地。这显然和那股神秘人马的进军路径不同。

孙孝哲在地图上把扶风、汧阳等地一一圈了起来,而路径最后竟直指湟水。

这让孙孝哲眉头突突一阵猛跳,湟水显然并非这支神秘人马的来源地,由湟水往北过了贺兰山扁都口就是河西节度使的治所凉州。

难道这支神秘人马来自于河西?

一时之间,孙孝哲兴趣大起,他倒不认为五六千人可以对围困长安的二十万人造成威胁,只想知道究是哪一位名将,竟能使五六千之数的人马在自己眼皮底下隐匿行踪。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