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明末锦绣 > 第四百零五章 朱宏三的快乐生活(6)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明末锦绣 第四百零五章 朱宏三的快乐生活(6)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宏义看着长得五大三粗,其实粗中有细,稍一琢磨便知道朱宏三的意思,看到张煌言还满脸不高兴才说出刚才那番训斥他的话。

朱宏义心中暗叹,这个张煌言还是短于磨练,不知道和自己拉上关系的重要性,以后只要太子不倒,他张煌言就能风光一生。

虽然朱宏三对太子朱海很器重,但是为了防止出现突然情况,还为太子留了一块磨刀石,那就是楚王朱淮。如果太子不能让朱宏三满意,那朱淮就是替补。

张煌言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悄然发生变化,这件事以后他还在苦恼以前对自己很好的军机处首席军机钱谦益突然对自己冷然冷语,而以前不太说话的马明远马总理突然对自己热情起来,实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件事一直到肇庆的陈子龙来到广州才为张煌言解开谜团,不过这都是后话。

朱宏三看到张煌言愁眉苦脸心中大喜,让张成把那两个父女送到张煌言家中,然后结了账出去再接着闲逛。

这顿烤肉花费十二两银子,这可不便宜。就算广州现在人口多物价飞涨,安南运来的大米也不过三两银子一石,这十二两银子就是四百斤大米,够一家人吃三四年的,今天让朱宏三这一顿全吃了,其中饭桶朱宏义自己就吃了四分之三。

张煌言家中巨富,现在身为五品官每月也是有一百六十多两的俸禄,所以十二两银子对他没啥感觉。但是朱宏三可是知道,就在一年前广州的大米还是二两一石,现在长到了三两,这已经涨了三分之一。更何况这一年安南和吕宋等地的大米丰收,再加上广东各地的番薯玉米大丰收,粮食已经供大于求,这样大米售价还上涨,朱宏三估计物价已经比去年要涨了一倍。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大量白银流入,造成了物价高涨。其实在后世的经济学中适当的通货膨胀是可以刺激经济发展的,但是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引发经济危机。至于对策很简单,那就是烧掉多余的钞票,降低物价,降低通胀率。可是明朝是一个奇葩王朝,银子并不是官方承认的货币,官方货币是铜钱。可是随着嘉靖时期商品经济大发展,交易的同时不可能带着上百斤的铜钱,这时高附加值的贵金属就登上了舞台。

可是朝廷始终没把银作为货币,这样民间就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来使用银,为了公平的交易只能用重量来统一价值,这样一来造成了大量南美的白银流入。南美运来的是银元,在南美这些银元的购买力很有限,可是到了中国因为没有合理的汇率兑换机制,只能按照重量来衡量价值。一个墨西哥银元在明朝的购买力是南美的八倍,这样明朝产出的东西却换来大批不能使用的白银,这要不通货膨胀才怪。

如果在以前也倒没什么,因为中国太大,通货膨胀也被稀释在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可是现在不行了。除了广东全国各地都是一片战乱,南美的白银流入链条被打断,而相对于安稳广东就成了白银流入的主要方向。当本来应该全国消化的白银都进入广东一省,物价才增长的如此迅速。

可是现在广东所面对的难题是朝廷不能控制白银的流入,大量白银进入后一部分被民间埋在地下储藏起来,一部分进入市场流通,对这些白银朝廷也没好办法。这些白银在市场上流通一圈后,最后才以赋税的形式进入中央朝廷的口袋,这样朝廷完全对经济失去支配权。

所以早在刚到广州的时候朱宏三就把后世银行如何运作写了个小册子,交给马明远让他去办。其实朱宏三对银行如何运作也是肤浅得很,他不过是在后世听一些讲座,浅表层的了解一些经济规律,不过就这样已经被马明远惊为天人了,这几年小册子上的东西不断被马明远验证,这让他更加佩服朱宏三,深感原来能当皇帝的人和普通人真是不一样啊。

其实银行的筹备和银币的发行早在去年就准备好了,没想到在内阁会议上卡了壳。原因很简单,银币一出民间的藏银全部失去货币的作用,想要流通就要通过银行兑换。而朱宏三的银币为了美观大方,铸造时加入了一定比例的铜锡等合金,这让银币在强度和硬度上更适合流通。一元的银币对应的是一两银子,可是含银只有九钱,这样民间每兑换一两银子就要损失一钱,这种赔本的买卖谁做?更何况现在民间大量的商人都和广东的世家大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自然而然马明远这本“请立银行发行银币疏”受到了以陈子壮为首的全体广东派的抵制。

朱宏三看着那个掌柜在用银剪刀剪银子,心想正好接着江西和福建的声势,把银行这事也搞定算了。

吃饱喝足后,朱宏三带着人出来接着在街上闲逛。这顿饭花的多,但是对于朱宏三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现在整个广东所有重工业和第一产业都归朱宏三所有,很有些后世国营企业的架势,不过朱宏三是皇帝,这些产业也就属于国家。以陈子壮等一些士大夫多次让朱宏三将这些产业交给国家,自己安心当一个种猪皇帝。但是朱宏三深知崇祯最后无钱可用的困境,那还能把这些产业交给他们?一直用各种借口拖着。

广州南城大街长九里,以前只是一条乡间小路。嘉靖后期商业大发展,南城这里商户增多,这条街才成为主干道。在朱宏三没占领广州前,这里完全是自然发展。广州南城这里也和其他城市的商业街差不多,到处是污水,街道两边的商户侵占街道,边沟无人清理等等。

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朱宏三占了广州后,下了大力气发展南城。多次下特旨整治南城,在城管队和流民的多次清理下,南城大街终于有些样子,最起码站在大街中可以看到蓝天了。南城最后一次治理实在今年五月,广州府投入了十万两白银扩宽的道路,重新铺的石板,对周边的商户也进行了清理,一些污染大的比如铁匠铺等等都撵去了西城那边,现在南城完全和后世的丽江商业街差不多。

张煌言和皇帝走在大街上,看着有序的行人,窗明几净的商户不禁感叹。

“广州知府实在是个能吏,能把南城治理的如此整洁!”

听张煌言夸广州知府,朱宏三撇撇嘴。还不是自己在后边当总指挥,要依这帮臭老九互相拆台的水平猴年也干不成。不过那个于世隆确实有些手段,这次让他去浙江希望能干出点成绩。

这个时候张成也把张煌言刚纳的小妾送回府上,刚回到朱宏三的身边,听张煌言夸赞地方官,张成也插口说道:“三爷,真像张先生说的这样,广州是我见过最繁华的地方,也是最干净的地方。小人生于南昌长于南昌,南昌和广州一比可是大大不如!”

朱宏三心中暗笑,张成你一个混混,大概南昌五十里外就没去过,还敢说广州是你见过最干净的地方。你要拍张煌言的马屁也不用这种直白的拍啊!

不过张煌言听有人附和自己,也是连连点头同意张成的说法。张煌言可是走过很多地方,除了南京的夫子庙,大概在没有能和广州南城相比的地方了。

朱宏三领着三人走了一会儿,感觉没啥意思。现在的商业街当然没有后世的五光十色,卖的东西也就那么几种,实在乏味的很。朱宏三刚要说回家,发现前面一群人迎面走来。朱宏三一看正是一群西班牙传教士,这帮家伙在吕宋被俘后就被送到广州。到这后立刻就被雄伟的广州城所吸引,再加上广州的气候要比吕宋冷一些,很像他们家乡西班牙的气候,所以大部分战俘也就留了下来,只有一些官员被赎了回去。

而这些传教士看到广州城巨多的人口,立刻起了传播福音的使命感,全体一百多个传教士和修女全部留了下来,发誓要在明朝传播天主教。

现在的广州可是国际性大都市,什么人都有,就是非洲的黑人也不时能见到,汉民族向来对这些外来宗教宽厚,还真让这些传教士发展起来,经过这几年在广州发展出上千人的信徒。明朝和后世的清朝可不一样,明朝知识分子很有些进步思想,对什么同性恋、异教徒都有很大的包容性。天主教徒徐光启可是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这在清末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明朝的包容性再加上广州人的见多识广,这几年还真让西班牙传教士弄出很大的动静,经过传教士的募集和西班牙人的捐款,在广州西城外建起一个天主教大教堂,并且任命了教区主教、神父等职务。

今天正是天主教一众大小传教士出来布道,没想到被朱宏三碰上了。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