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明末锦绣 > 第六百七十三章 汉阳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明末锦绣 第六百七十三章 汉阳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最快更新!无广告!

(谢谢书友“书友43075447”的捧场!)

朱宏三出发的时候正是神武三年二月十八日,他不知道在他出发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长江边上的汉阳,满清的定远大将军,郑亲王济尔哈朗,带着东拼七凑来的二十万大军,在汉阳正式誓师,进攻南明神武政权,两边刚缔结不到半年的合约彻底玩完,整个中国大地刚熄灭一年多的战火又重新燃烧起来。

事情的起因还是要从神武二年十一月份说起,当时济尔哈朗倒霉被多尔衮削爵,成了多罗郡王。不过孝庄在和佟图昌达成协议后,感觉手中实在无人可用。两黄旗都是豪格的人,在豪格被多尔衮处死后,这些人基本都投靠了多尔衮。本来代善还是个制约多尔衮的可靠人选,可是就在神武二年十月份,被多尔衮压制多年的代善也死在北京,两红旗的旗主都没了,两红旗现在也乱成一团(努尔哈赤这几个儿子真的很厉害,但是一个个都短命的很)。

正蓝旗旗主是多铎,现在多铎死了正蓝旗也就归了多尔衮。现在唯一还算有些本事,并且不是多尔衮集团的就这么一个镶蓝旗的济尔哈朗。所以孝庄思前想后,决定去面见多尔衮,和他陈述厉害,争取放出济尔哈朗。

多尔衮不愧是战略家,在听孝庄述说南北军情后,他敏感的认识到多铎在江西丢掉的二十多万满蒙八旗是自己手上的唯一机动兵团,现在不是想不想怎样打过长江去,消灭朱宏三的问题,而是要小心防备朱宏三越过长江攻击自己。要知道扬州再往北就是山东,距离北京可没多远了。

同时多尔衮对佟图昌提出来的,联合永历皇帝朱由榔先对付朱宏三的建议很赞同。朱宏三现在已经占据了长江中下游最富庶的好地方,再给他几年的发展时机自己还活不活?所以多尔衮没怎么考虑就同意孝庄的要求,放出济尔哈朗,并且将京城中最后的两万机动兵团交给济尔哈朗。

这两万人是两黄旗和两红旗的最后资本,多尔衮还是留了个心眼,没有动用自己两白旗最后的老本。不过孝庄就算知道多尔衮的小算盘也只能捏着鼻子答应,因为毕竟多尔衮已经做出让步,你两黄旗在不出点血也说不过去。

现在代善刚死,代善几个能打的儿子岳托、硕托、萨哈璘、瓦克达还没他们老子能活,在满清入关前就纷纷死了。现在袭爵的是代善的第七子满达海,虽然他老子刚死,但是现在也没办法,只能化悲痛为力量,直接出征。

还有就是两黄旗的几员大将,两黄旗当年当然兵强马壮,但是随着豪格的死,两黄旗被多尔衮压制的厉害,几个能打的纷纷被迫害而死。现在只剩下图尔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塔瞻几个,这一次也都给济尔哈朗带上,济尔哈朗则带上自己唯一成年的儿子济度。

兵力除了两黄旗和两红旗凑出来的两万人,还有在山西防备姜壤的汉军旗抽调出两万人,还有孝庄的娘家,蒙古科尔沁部也抽调三万人,有孝庄的弟弟索诺木带领,入关为姐姐助阵。同时山东和河南的军队不能动,这两个地方要防备扬州的明军,孝庄没办法只好将陕西的墨尔根和李国翰部两万人、驻守汉中的唐通一万人调入湖广,归济尔哈朗节制。

孝庄这么做也是没办法,因为多铎在江西丢了二十多万军队,现在满清整个防线上到处是窟窿。不过现在为了能迅速的消灭朱宏三,重新夺回产粮区南直隶,也顾不得那些了。就这样清廷在东拼七凑下,弄了十万人马交给济尔哈朗,除了这些还有扬州的五千两白旗精锐、三万蒙古八旗、还有驻扎在汉阳的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的七八万军队,总算凑够了二十万兵马,算是从人数上强过对岸武昌的明军。

济尔哈朗在十月初五离开北京,他只带了两万正黄旗精锐,其他所有军队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分多条路线南下,到湖广襄阳集合。

济尔哈朗在十一月初到达淮安,和扬州的明军交接俘虏后,带着队伍离开淮安,走徐州,从归德府进入河南。当年多铎的部队就是在河南染上瘟疫的,不过济尔哈朗运气不错,挑选的日期正是冬天,病毒都被寒冷的冷空气压制,并且出身辽东苦寒之地的满洲八旗,还很适应这种寒冷天气。

在第二年的一月份,济尔哈朗终于离开河南无人区,到达湖广的襄阳府,这里是济尔哈朗在过长江前的大本营。

远在汉阳的满清湖广总督罗绣锦得知定远大将军到了襄阳,赶紧带着手下湖广巡抚林天擎、总兵唐国臣、杨文富,还有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仲明去襄阳拜见大将军。

济尔哈朗看到湖广系统的文武官员都来了,将顺治皇帝的圣旨念了一遍。这二十多万军队来源复杂,有豪格系,有多尔衮系,还有代善系,最后还要加上来自陕西和湖广的明朝投降军队,这帮家伙心思各异,不过看到皇帝的圣旨上盖着摄政王的大印,一个个都明白多尔衮什么意思了。

济尔哈朗看了看手下这七八十个官员,高声说道:“各位,本王这次得皇太后、皇上、摄政王的信任,统帅大军,本王希望文武官员上下同心,报效朝廷!”

大家听济尔哈朗已经将调子定的这么高,一个个赶紧躬身说必不负朝廷厚恩,奋勇杀敌云云。

济尔哈朗点了点头,对身边的满清湖广总督罗绣锦说道:“罗大人,现在武昌的明军还有多少人?情况怎样?”

罗绣锦已经当了一年多总督,这一年来和对岸的明军打过很多仗,不过都是小范围的接触,真正的大战并没打过。

“郑王爷,武昌府的明军一共有两万五千人,其中一万五千人是他们的火枪兵,这帮家伙战斗力十分强悍,还有五千人是明军的水师,我们这一年来没少吃水师的亏,他们的火炮太厉害!”

其实罗绣锦这还是往好听的说,真正的情况是他们已经被明军海军打怕了,现在已经将所有军队龟缩到汉阳城里,不管江面上的明军海军如何嚣张,也不管不问,当起了缩头乌龟。

“罗大人,除了武昌还有什么地方有驻军?”

“郑王爷,明军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是人手太少,本来在半年前还有三万火枪兵在城里,不知道为什么,两个月前长江下游来了一大批船,将一万五千火枪手调到九江,所以现在武昌周围并没有什么明军驻守!”

“其他地方呢?”

“根据细作报告,武昌周围的咸宁、大冶归神武朝廷占领,不过也没什么火枪兵,只有几百当地的巡检司!过了嘉鱼和蒲圻就是永历朝廷的地盘,在岳阳府可是有永历朝廷的湖广总督何腾蛟带领的四十多万大军,不过他们并没有北上的意图。何腾蛟正在洞庭湖打造水师船只,听说要顺江而上进入四川。”

济尔哈朗和明军打过仗,对明军那种什么百万大军根本没看到眼里。不过他对武昌城里的一万五千火枪兵可是忌惮的很。

济尔哈朗从两白旗俘虏口中得知,他们在南昌被打败,可不是什么因为瘟疫或者水土不服失去战斗力,而是真的和明军正面死磕,不敌才被打败。而那些火枪兵火器犀利,还有火炮伴随步兵进攻,如果没有十倍于敌人还是不要打的为妙。

现在济尔哈朗听说武昌城里火枪兵少了一半,心中十分高兴,这样进攻的难度就能减少一半。

济尔哈朗看了看大帐中站的将领,说了些让他们好好训练的话,然后放他们出去,单独留下了总督罗绣锦和巡抚林天擎。

罗绣锦是多尔衮的心腹,林天擎是洪承畴的心腹,也算是多尔衮的人,现在看到保皇党的干将济尔哈朗将他们单独留下,不知道有什么事情。两人看了看,罗绣锦站起来说道:“郑王爷,不知单独留下我二人可有什么事情?”

济尔哈朗嘿嘿一笑,从怀中拿出一封信,交给罗绣锦说道:“两位,你们看看这封信,这时摄政王给你们的亲笔信!”

听说是多尔衮的亲笔信,二人不敢耽搁,赶紧抽出来详细观看。

原来这封信是多尔衮害怕湖广前线的将领不听话,特意写的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信中说明,在湖广战事上不管是谁都要听郑亲王济尔哈朗的话,如果反对济尔哈朗就是反对他多尔衮,将来回到北京多尔衮必定亲自杀之等等。

罗绣锦二人看完信后心中想道:既然摄政王都这么说了,那就听听这个郑亲王怎么办吧!

罗绣锦双手将信交给济尔哈朗,然后问道:“请郑王爷放心,我等必定遵循郑亲王将令!”

济尔哈朗看到多尔衮的亲笔信很好使,满意的点点头:“好,本王的第一份将令就是命令你们和武昌城里的明军将领接触,我们要和他们和谈!”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