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清军的清洗政策
如今江南这块富庶之地大部分都并入了封地,让整个封地的经济总量提升了近一倍,也让货币的流通需求缺口越来越大。
银行没有更多的银币可用,只能推荐华元,那些商人虽然感觉纸币没有把握,但银行给出的建议很清楚。唐王银行负责兑现纸币,承诺保值将其换成金砖,但黄金在封地内不需使用也不许外流。如果想要银币也可以,需要排队等候领取,因为铸币厂的产量有限,如果是大笔提取至少要排一两个月的队才行。
商人赚钱讲究资金的迅速流通,别说等上一两个月,就算是一两天也不行,无奈之下商人们只好采用了纸币。开始大规模流通之后,纸币很快受到了好评,这种耐潮耐磨损不褪色的纸币携带方便,又可以在各地唐王银行兑换,比起每次用马车拉着银币去进货又方便了许多。
唐王银行随后开展了汇票和支票业务,可以让商人用票据直接在银行支取钱财,这样收购货物可以只带着票据,一旦丢失还能挂失,避免了财产的损失。依靠着唐王银行的新业务,银行业迅速的发展起来,很快经过财政部审核的多个银行筹备开张营业,在缴纳大笔保证金之后,也不怕银行会倒闭,封地内的金融业很快兴盛了起来。
基建的逐步完善,加上金融业的繁荣,让封地内的工商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让封地内的经济越来越强大,税收也越来越多,甚至已经超出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预期。
唐军逐渐清除了周围的各种势力,稳固并缩短了自己的防守阵线,这让皇太极感到了巨大的危机感。本来以他的设想,有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股农民军的存在,加上北京被清军占据,崇祯皇帝自杀,整个大明应该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凭借着各方势力的混乱,清军可以各个击破,顺势拿下整个大明版图,在凭借全国实力与北面的朝鲜作战。然而在清军顺利攻入北京城之后,一切就不再顺利了。进攻山西的多尔衮因为地形坎坷,骑兵战斗力发挥不出来。加之山西各地守军在陈奇瑜的指挥下节节抵抗,着实让清军受到了不小的损失。后来还是依靠与清军关系良好的晋商带路,才最终平灭了整个山西,牢牢控制住了这一省之地,将陈奇瑜的残兵赶入了河南府地界。
如果说多尔衮进攻山西遇到了些坎坷,另外两路就不是坎坷这么简单了。向南的济尔哈朗仅仅占据了北直隶南部和山东省的西三府,就再也攻不动了。东三府的卢象升时时进行偷袭,让济尔哈朗不敢纵兵南下,以防侧翼被袭击。而清军几次大规模围剿卢象升的天雄军,却是伤痕累累无法如愿。据说卢象升得到了唐军的海陆资源,获取大量作战物资和武器,如今已经把东三府打造得铁桶一般。
济尔哈朗试着分兵向南进攻,结果撞在了高杰这块铁板上,加之侧翼的卢象升让清军不敢全力进攻,结果反而在战斗中吃了几个小败仗,一时间陷入了僵持状态。
济尔哈朗的进攻只能说是不顺利,阿济格却是损失惨重,在进攻开封府的时候,就因为明军死守而损失超过七千名八旗士兵和上万绿营,与唐军的大战更是损失了近三万人,而且非但没有取得寸功,反而将拥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郾城给丢了。
阿济格的失败可以依托后续的增援,继续对唐军发起进攻,然而北面的朝鲜军突然宣布易帜成为唐军,让满清上下如遭雷殛,不得不放弃了进攻改为收缩防守。唐军却趁着这个机会,迅速消灭了张献忠、左良玉和李自成,并将秦良玉的四川收入囊中,解除了自己侧后的全部隐忧。
如今唐军仍旧没有发起对北方的进攻,反而开始埋头于国内的经济建设,这让皇太极更加害怕了。如果唐军在消灭隐患之后,立刻向清军进攻,皇太极或许还能够依靠各种有利形势,从内部颠覆朱聿键的统治,以达到战场上无法达到的目的,从根本上瓦解唐军。
可是如今唐军并不着急,他们在稳固后方打实基础,正应了《孙子兵法》上的那句:“以我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才是最无解的绝招。皇太极对这种情况非常清楚,唐军不进攻只是大战之前的平静,一旦其发起作战,必将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那时候将是决定双方生死的时候。
为了能够取得更多的胜算,满清在宣布定都北京之后,也开始了自己同化华夏百姓的工作。要求剃发留辫子的政令,遭到不少的地方抵抗,尤其是那些宗族势力,更是仗着自己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坚决抵制满清的政策。
这些人还天真的认为改朝换代之后,朝廷也必须取得他们这些地方实力派的支撑,才有可能统治这个国家,所以并不需要担心自己会有危险。然而满清从来没有想过如明朝一般治理国家,他们是异族统治,先天就有政权不稳的毛病,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满清必须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基层也是必须牢牢掌控在手中。
那些地方宗族在明朝时期作威作福,自认为官府也没法管理他们,那是因为朝廷的制度性错误。满清的治理手法不同,在他们看来这些地方宗族势力非但不是巩固地方的国家基石,反而是不稳定的危险因素。因此在面对这些宗族势力的时候,清军毫不犹豫的挥起了屠刀。
一如朱聿键的设想,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皇太极不得不命令各地清军展开强制性的剃发易服工作,同时清理那些地方宗族势力。北方各省顽固的宗族势力,遭到了清军的残酷清洗,随后被打散组织的华夏百姓,被驱赶着重新混合成新的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