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男人的天堂 第十一章 在疯魔谷
一
那一年冬天,爷爷他们十来个人像野兽一样东躲西藏。山被日本人封了,下山已没有希望。爷爷他们十来个人眼看就要冻死,饿死,这时他们听说赵尚志的游击队正在牡丹江那面闹得正红火。他们投奔了赵尚志的游击队。爷爷他们被编在十八小队,爷爷当小队长。
就是那年冬天,日本人纠集了所有的兵力大举搜山,爷爷他们的游击队边打边撒,日本人拼命地在后面追。游击队一部分人,包括爷爷的十八小队,逃过了鸭绿江,跑到了朝鲜,躲闪过了那次大规模的搜山。
后来开黑枪打我父亲的乌二,就是在那次搜捕中,逃离了游击队。
爷爷在逃命的途中,无时无刻都在思念小凤,思念小凤怀着的孩子。按照时间推算,那孩子也该出生了。爷爷想起这些,便愈发地思念小凤。就在爷爷无比思念小凤的冬天,我父亲出生了。
那一次爷爷他们在朝鲜躲了两个月,日本鬼子撤兵的时候,他们又回到了大兴安岭的山上。不久,赵尚志被游击队的人出卖,又过了不久,赵尚志在牡丹江被日本鬼子枪杀,赵尚志的人头被高高挂起。日本鬼子乘虚而入,又对游击队的残部搞了几次突然袭击,爷爷带着十八小队的人和游击队跑散了,爷爷无奈带着十八小队的人逃回疯魔谷。
日本鬼子仍在后面紧追不舍,爷爷带着十八小队已经无路可逃了,他们便背对着疯魔谷和日本鬼子展开了一场生死战。那是一场残酷的战斗,十八小队已经没有了退路,敌人也号叫着,边打边冲。十八小队杀红了眼,最后子弹打光了。十八小队的人都是当年跟爷爷拉山头的那些长工,他们看着蜂拥而至的日本鬼子,他们绝望了。十八小队的人齐刷刷地跪在了我爷爷的面前,一起喊了一声:“大哥,我们完了。”爷爷也跪下去了,他望着眼前伤的伤,残的残的兄弟们,想到当年一拳打死日本浪人后,这些兄弟视死如归地拥着他逃到山里,以后又和他忍饥挨饿东躲西藏......爷爷的眼泪就流了下来。爷爷清楚,十八小队今天的路已经走到头了,除了身后的疯魔谷他们再也无路可走了。爷爷这时抬起头又望见了福财和大发埋在疯魔谷旁的坟头,他脑子里陡然闪过小凤的形象,爷爷的心战栗了一下。这时爷爷看见已经爬上来的日本鬼子正一点点地向他们逼近,爷爷他们心里清楚,就是死也不能落到日本鬼子手里,他们和日本鬼子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爷爷这时站起来,子弹“嗖嗖”地在他头上掠过。这时爷爷已经没有了眼泪,跪下的那些十八小队的弟兄们也站了起来,他们此时已经感觉不到日本鬼子的存在了,有的,只是他们一个集体。这时爷爷冲那些拥上来的日本鬼子撕心裂肺地骂了一声:“**,小日本。”十八小队的弟兄们也转过身,冲拥上来的日本鬼子怒目圆睁,日本鬼子越来越近了,他们已不再射击了,从三面一点点地向十八小队的弟兄们围过来。十八小队的身后就是刀削斧凿的疯魔谷。爷爷回头看了一眼曾经救过他们两次命的疯魔谷,走到了崖边,回过身冲望着他的十八小队的弟兄们喊了一声:“咱们都是中国人,死也不能死在日本人手里,跳吧!”爷爷第一个跳了下去,后面的那些人也随着爷爷跳了下去。爷爷在快速下落的过程中,他想到了小凤,想到了小凤那双眼,那腰身,那气味,所有的一切一切都要离他而去了,爷爷痛不欲生地在心里喊了一声“小凤--”。
逼上来的日本人惊呆了,他们端着枪,张着嘴,眼睁睁地看着十八小队的人在爷爷的带领下跳下了悬崖。
爷爷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棉袄的后襟正挂在一块崖石上,爷爷被吊在空中,冷风正从他敞开的棉袄里呼呼地往他身体里灌,直到这时,他才知道自己没有死。他清晰地看见崖下,十八小队的人横躺竖卧地惨死在崖下的景象,使他闭上了眼睛。
爷爷又一次从疯魔谷里死里逃生。爷爷后来一次又一次地从疯魔谷里把十八小队弟兄们背出来,把他们和福财、大发埋在了一起。疯魔谷的崖旁,留下了一片墓地,那里共有23座坟冢。
爷爷守着这些坟冢,一直等到春天,他看见山下的日本人已对山里放松了警惕,才离开疯魔谷,找到了那两间木格楞。那时余钱已经死了,小凤心有余悸地带着我父亲,几乎快疯了,这时爷爷回来了。
若干年后,我走了一遍疯魔谷,这传奇式的疯魔谷在我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此时疯魔谷早已风平浪静了。疯魔谷依然似当年那般陡峭险峻呈现在我的眼前,头上只剩下一条窄窄深深的天,悬崖峭壁上长满了绿色苔藓,我也看到了留在疯魔谷中那一具具当年日本浪人和日本士兵留下的尸骨。我看到这些真实的尸骨时,当年疯魔谷的景象,一次次在我眼前闪现。此时,我走在疯魔谷里,真希望亲眼目睹奇迹再一次发生。那飞沙走石,响彻云霄的隆隆巨响,遮云蔽日......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生,疯魔谷仍旧风平浪静,幽深空洞。
在我来之前,我曾听当地的人们说,早就听不到疯魔谷的怪叫和咆哮了,人们砍柴挖药材经常在疯魔谷里出没。当地人对那些尸骨的解释是,也许是日本人迷路了,冻死饿死在疯魔谷里。当我听到这样的结论时,心里顿时很空,无着无落的。
就要在我离开疯魔谷时,一个采金队开进了疯魔谷,他们在疯魔谷口竖起了高高的钻塔。我请教了一个随采金队的地质专家,提到了当年疯魔谷那种奇怪的现象,他想了想说:“也许是地震,要么是一种自然现象,也许真的是传说。”
我对专家的答案满意也不满意,可当我走到那里时,真实地看到了墓地,那块墓地已是24座坟冢了,那里添了爷爷的一座坟头。
我默默地立在这些当年抗联游击队员的墓前举起了右手,向他们敬了一个军礼。他们是军人,死在疯魔谷,他们是弹尽粮绝跳崖而死的,这就是真实的一切。我举起的亨手也是真实的,关于疯魔谷的传说真实与否对我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我久久地默立在这些军人墓前,听着风声从墓地上吹过,似听这些军人们在默默地诉说着那一段悲壮的传说。
当我离开疯魔谷时,已经是夕阳西下了。我回头看了一眼疯魔谷,看到采金队竖起那高高的钻塔,矗在那里,静静的,似在等待开钻后那一声轰鸣。
我想,疯魔谷很快就要热闹起来了,说不定会在这里真的采出一座金矿。
二
母亲作为一个女人,她太普通了,正因为她太普通,才造成了她爱情的悲剧。
母亲轻而易举地答应了父亲。她把父亲当成了一个靠山,一个像马团长一样的靠山。父亲从结婚开始,他就不爱母亲,他只是为了对马团长的承诺。他答应过马团长。马团长像谜一样在平冈山失踪,父亲那颗对战争自信的心也随之失踪了。失去战争的父亲,一切都变得麻木而苍白,包括他的爱情。母亲在答应他求婚那一瞬间,他曾想起了少女娟的形象,那只是一瞬间,便向少女娟告别了,他在告别一段温馨又美好的回忆。
母亲嫁给了父亲之后,便离开了长春,来到了父亲驻军所在地。母亲嫁给了父亲,把整个生命一同嫁给了父亲。
在抗美援朝结束后,没有了战争的日子里,父亲一声不吭,眉头紧锁。父亲日日夜夜都在想那次平岗山战役。他弄不明白,一个营的人马怎么悄无声息说没就没了。一一一号高地在父亲心里犹如一口洞开的陷阱,父亲觉得自己的整个身心也随那个营一同掉了下去。
父亲一声不吭,对母亲冷若冰霜,母亲对父亲却似一团火,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每天父亲下班回来后,母亲都要端来一盆热水放在父亲脚下,母亲又蹲下身帮父亲脱去鞋袜,捧起父亲的脚放到温热的水里。父亲这时仍一声不吭,他锁紧眉头,闭上了眼睛。母亲捧着父亲的脚,犹如捧着-对圣物,虔诚地搓洗着。
每次洗完脚,父亲都要拧开收音机,听一听新闻。这架老式收音机是父亲从战场上得来的。父亲听新闻时异常专注认真,他在新闻里捕捉着国际国内形势上的变化。他盼望能再有战争打响,只要有战争,他又会变得生龙活虎,年轻有力。
父亲在一次次的新闻里,没有能得到他期望的消息,便脱衣躺在床上,伸手拉灭了灯。这时母亲挪过身子,用火热的身体拥着父亲,并用一双手抚摸父亲,她每摸到父亲一块伤疤,手都要停留片刻,那双手颤抖又潮湿,她在搜寻那一场场战争。父亲不动,母亲摸完一遍父亲的全身,双手便停住了。片刻,她就用一双女人温暖又绵软的臂膀拥着父亲,母亲把整个胸怀贴向父亲,父亲僵硬的身体便一点点地开始融化了。母亲这时就喃喃地说:“我想有个孩子,孩子......”母亲的声音愈来愈小。父亲闭着眼,转过身,他粗暴地挣开母亲的手,压在母亲的身上,母亲在父亲还没有进入前就已经战栗不止了。她化成了一摊泥、化成了一摊水,那水又蒸发成一片雾,最后,雾又变成了一片悬在天上的云......母亲的面前展现出了无限广阔的天地,那里有美丽的山川、河流,母亲幸福得轻声歌唱起来,她在用整个心来歌唱,那歌声优美动听。父亲在母亲的歌声里想到了少女娟,想少女娟一遍遍地为他唱过的那首小黄花歌谣。父亲一想到少女娟,路很快就走到了尽头,父亲在母亲身上颤抖了几下,便从那首小黄花的歌谣里走了出来,很快父亲翻个身便睡去了。母亲却睡不着,她还没有完全从飘在云里落下来,她仍整个身心拥着父亲。父亲的鼾声,高一声低一声地响起,母亲睁着眼睛,静静地听着那鼾声。母亲听着它,就像听一首抒情歌曲,激动不已,心旷神怡,母亲便慢慢地在那歌声里睡去了。母亲梦见了一匹白马,白马在绿茵茵的原野里向她奔来。她渴望有一匹马,她迎着那马跑去。白马向她嘶鸣、撒欢。白马跑到了近前,她却不知怎么办,愣愣地看着那匹白马。白马在她身边转了几圈之后,又跑了,跑向原野的尽头,跑向天边......
母亲在梦里,先是怀上了姐姐媛朝,后又有了我。
父亲白天不在家,母亲就抱着姐姐媛朝等待我父亲。母亲一提起父亲,心里就无比温柔甜蜜,母亲就冲不懂事也不会说话的姐姐说:“爸爸骑马接你当兵了!记着,你爸是个当兵的。”姐姐在母亲的怀里咿咿呀呀地笑,母亲也笑。父亲不在家,母亲心里就很空,无着无落的。母亲只要一看见父亲的身影,她那空荡的心马上就会充实起来。她一遍遍地冲姐姐说:“你爸回来了,我要去做饭了,爸爸回来啦!”母亲迎向父亲,把姐姐送向父亲。父亲拧着眉头接过姐姐。姐姐一看见父亲拧着的眉头就大哭了。父亲就把姐姐送给杜阿姨,杜阿姨那时候已经来我家了。父亲很疲倦的样子,厌厌的。他又拧开那部收音机,他在等待新闻,等待有关战争的新闻。父亲不管有没有新闻,都长时间地开着收音机,全不管收音机里播放的内容。然后父亲就想平岗山战役,一一一号高地留下的那个疑团。父亲一直保存着那场战役的作战地图,他一看就是大半天,痴痴的,呆呆的,他一看见那张放大的局部作战地图,仿佛又走进了那场战争,没有硝烟,没有枪炮声,一切都静悄悄的,只有一缕缕黎明前的云雾在阵地上缭绕。父亲的眼前飘着一团拨不开的迷雾。
父亲在想到那场战役时,就想到了马团长,想到马团长就想起了母亲。他抬头看着忙进忙出的母亲。母亲因满足脸上漾着红晕,父亲突然觉得眼前的母亲很陌生也很遥远。他陡然意识到,眼前的女人应该是马团长的女人呀。父亲想到这儿,浑身冰冷,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父亲胸口。
母亲因为有了依靠,她满足又快乐。她很少想起马团长,马团长在她的心里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父亲的出现,那影子似云遇到了风很快就飘散了。很快,母亲就踏踏实实、忠心耿耿地爱上了父亲。
“文革”开始不久,那场武斗后,父亲便是犯了错误的人了。母亲得知父亲犯错误了,便哭得昏天黑地,痛不欲生。组织上来人了,来人对我母亲交代政策,让我母亲带着孩子和父亲划清界限......刚开始母亲没有注意听这些劝告,当听清后,母亲停止了哭泣,她红着眼睛斩钉截铁地说:“不,他是犯错误的人,我也是犯错误的人了。枪毙他,也把我枪毙了吧。”柔弱温顺的母亲能说出这样一番激昂的话语。无疑,那一切都是为了爱情。
母亲义无反顾地随父亲去了新疆,一直到她死。她从没对父亲有过一丝半点的怨言,她一直到死都深爱着父亲。
当若干年后,我去新疆把母亲从荒凉的戈壁滩捧回来的时候,父亲望着我怀里的母亲,突然眼角滚出两滴浑浊的泪水。我望着瘫在床上的父亲,父亲那时已经不能说话了,我就想,父亲你明白了母亲那爱了么?你在忏悔么?父亲痴痴地盯着我怀里的母亲,父亲的泪一直畅流不止。突然,父亲向我伸出了一只手,我把母亲递给父亲,他干瘦的手不停地颤抖着,一把把母亲紧紧地搂在胸前。父亲闭上了眼睛,我站在父亲的面前想:父亲,你是在想母亲那一生的爱么?可惜一切都太晚,太晚了。
三
父亲和母亲的结合,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形式和义务,没有一丝半点的爱。母亲无论从马团长还是从父亲这里都没有得到过那份属于自己的爱。母亲一生还不懂得什么叫被爱,她只知道默默地去爱别人。
父亲和母亲结婚了。转天娟去了父亲的办公室。娟怀里捧着一束纸绢扎的金达莱花。娟站在父亲面前,父亲望着眼前的金达莱又看见了娟少女的形象,在朝鲜时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娟。娟把花插在父亲面前一个空杯子里。娟一句话不说,定定地望着父亲。父亲看到娟的眼里先是潮潮的,后就有泪汪在那里,那泪又汇成一串,从娟的脸上流下来,父亲的心就颤了一下。父亲避开娟的目光去望那束金达莱。半晌说:
“你也大了,结婚吧。”
娟没说什么,仍痴痴定定地望着父亲,说:
“在朝鲜,现在已是金达莱开花的时候。”
父亲抬起头,想笑一笑,他却没笑出来。
娟说:“可惜,我们现在看不到真的金达莱了。”
父亲背过身,他不知道娟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他透过窗子看见操场上有几队还在上操的兵,有力地在操场上走着。他看见娟低着头从这些兵们中间穿过去,他看到娟很瘦弱,脚步也有些乱。父亲的心里也有些乱。
父亲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他的身体里还有几块没有取出的弹片,每逢阴天下雨,他身上的伤就隐隐作痛。
每隔几天,娟都要给父亲按摩一次。娟一句话不说,当她的手每触到一块父亲身上的疤痕时,她的手就不自主地颤抖,娟用双手抚摸着父亲身体的每一处。父亲闭上眼睛,他仍能感觉到娟的眼泪一滴又一滴地落在身上。每逢这时,父亲的心就颤了颤。
娟的双手坚定不移,持久而缠绵地在父亲身上移动,娟控制不住自己时,便伏下身,去吻父亲身上的伤疤。她记得有不少伤疤是自己一次次换药,眼睁睁看着愈合的。她吻这些伤疤时,往事的每一幕都在眼前闪现。她记得父亲用粗大的手把她举上马背,又用厚实的胸膛,把她从马背上接下来,还有父亲那带着坚硬胡须的嘴吻她面颊时,那种奇异的感觉......
她自己也说不清楚,此时已坚定不移地爱上了父亲。父亲每次出现在她的面前,她都呼吸急促,心跳不止。她想对父亲说点什么,可又说不出来,只慌慌地,一次次面对着默默地来又默默地去的父亲。
娟吻着父亲的伤口时,父亲的身体不易察觉地在颤动着。他感觉到有一股从来也没有过的一种新鲜的感受。正通过那一吻,传遍他的全身,此时他的大脑已一片空白,昏昏然。他转过身时,娟已把自己投进了他的怀抱,父亲便用力地把娟抱向自己的胸膛。此时,父亲已经真实地感受到了娟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少女了。
父亲的喉结在这时,咕噜响了一声,像咽下了一团什么东西......父亲在这慌乱又昏然之中,猛地想到了马团长和一个营神秘的失踪,那是一团雾样的阴影笼罩着父亲。父亲的心慢慢地开始变凉,他搂着娟的手也一点点地变得无力与无奈。娟这时吃惊地望着父亲,父亲此时,已经穿好了衣服,站起身走出那空荡荡的保健室。
娟一头扎在父亲刚才躺过的床上,她拼命地嗅着父亲留下的每一丝气味。这时娟泪流不止,后来变成了压抑着的呜咽。
母亲感觉到了娟的存在,她一点也不恨娟,她能感觉到娟对父亲那点点滴滴的爱。娟对父亲的爱,变成了对母亲的鞭策与鼓励。母亲觉得父亲娶她就是爱的见证时,任何女人也不会从她身边抢走父亲。母亲用更大的关怀去迎接父亲,她以为那就是爱。
父亲在没有战争的日子里,度日如年,他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心神不定地去办公室,又情绪落寞地从办公室里回来。没事的时候,父亲就展开那张已经磨得发白的平冈山局部地图,痴痴呆呆的,一看就是半晌。枪声炮声重又在他耳畔响起,还有围绕在一一一号高地上那团神秘的雾气,这时父亲就痴了,他恍若已沉浸到另一种世界里。
母亲这时从来不去打扰父亲,她远远地凝望着父亲。母亲知道,父亲是个军人,就是指挥打仗的,父亲在思考问题。母亲觉得父亲这样很累,也很伤身体。母亲就去冲白糖水让父亲喝,父亲不知道母亲在他面前放了白糖水,父亲在沉思默想达到一种境界后,就举起了拳头,一下子砸在碗上。碗碎了,水洒了,母亲慌慌地跑过去,拿起父亲的手去察看。恍怔过来的父亲,粗暴地从母亲手里抽回自己的手,认真仔细地叠好那张指挥作战地图。母亲一时尴尬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她望着父亲,颤着声叫了一声父亲:“玉坤--”父亲这时捏捏手,母亲这时就又活泛起来,蹲下身去收拾碎在地上的碗。母亲的眼泪一滴又一滴地落在碎碗片上,母亲伤心的不是父亲对她的态度,她是在心疼父亲。父亲经常不断地唉声叹气,饭菜吃得无滋无味,只是痴痴呆呆地看着那张地图想心事。母亲不知那是一张什么重要的东西,母亲只在那上面看到了红红蓝蓝的圈。
父亲不想问题时,就听收音机,那架从朝鲜战场缴获的美式收音机,“吱吱啦啦”地响着,父亲一直听到里面已没有一丝动静了,才关掉开关,脱衣上床。他躺下的那一瞬间,自言自语地说:“怎么就不打仗了呢?”
母亲听到了那一声,心里就动了一下,昏暗的台灯光里父亲满是伤疤的身体在母亲眼前闪了一下。母亲去摸父亲身子时,心里抽搐了一下,她终于明白了父亲闷闷不乐的理由,她摸着父亲浑身的伤疤,仿佛已经触到了那每一次战役中的枪炮声。父亲在梦中仍然呓语着:“杀呀,杀呀,都杀死他们。”母亲知道父亲还在做着一场关于战争的梦。
从此,母亲也学会了听收音机。父亲不在时,她拧开收音机,坐在一旁专心致志地收听,全不管里面播的是什么内容。突然有一天,母亲终于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些蛛丝马迹。父亲一进屋,母亲就说:“玉坤,要和苏联开仗了。”父亲惊诧地望着母亲,母亲又说:“就是那个赫鲁晓夫说的,他不要斯大林,斯大林和中国是一家,他不要斯大林不就是不要中国了么!**还不下个命令把赫鲁晓夫抓住?”那时中国和苏联正在做着关于思想路线的较量,母亲用一个普通妇女的思维理解着世界的局势。
父亲望着母亲时,两眼里亮了一下,他从母亲的思维中看到了一些希望。
那一段时间,有几个师已接到了往北调防的命令,父亲盼着那一天。父亲对苏联的局势有些不理解,他不明白老大哥一样的苏联一夜之间怎么就成了敌人。苏联以前的一切,无疑都是中国的榜样,当时流行的一首儿歌就能足以说明中国人民对苏联人民的羡慕:“苏联老大哥,挣钱挣得多,买个收音机,还剩二百多......”那时的收音机,在中国百姓眼里不亚于现在人们对一辆豪华轿车的羡慕。
父亲不解一夜之间对苏联的反目为仇。中国和谁是朋友和谁是敌人,那是政府的事情,他是个军人,只管打仗。只要有仗打,和谁打都行。父亲想开以后,一下子变得神采奕奕起来。父亲开始忙了,很少回家。他整日住在办公室里,等待着那一声部队开拔上前线的消息。父亲在等待的同时,又积极地开始锻炼起身体。他早晨一起床就跑步,父亲一直跑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母亲变着法儿地为父亲调节伙食。那时全国人民都勒紧裤带还苏联的债,母亲听说**都不吃肉了。母亲把家里所有的细粮只做给父亲一个人吃。母亲没有肉可买,她就去肉联厂里拣骨头。那时肉联厂也没有什么可杀的了,自然也没有什么骨头可拣,但母亲还是能想方设法连偷带拾地带回一两块骨头。母亲回来后就把这些骨头洗净砸碎,然后煮,煮好后里面再放一些青菜。父亲一回来,母亲就把一锅热气腾腾的骨头汤端到了父亲面前。父亲喝得满头大汗,红光满面。母亲这时望着父亲惬意又满足。
母亲把所有的细粮都留给了父亲,她从不让我们吃一口细粮。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母亲总对我和姐姐媛朝说“你爸打仗,流了那么多血,不补咋行。你们一滴也没流,吃啥都能活。说不定什么时候,你爸又得去打仗了。”
母亲帮助父亲期待战争。
四
一天,我在电视新闻里看到了眉和林。两人在一个隆重的报告会上,报告会还没有开始,记者采访了林和眉。林坐在轮椅车上,戴着黑黑的墨镜,林很深沉,锁着眉头,一张脸在墨镜下衬托得很白。林的话似乎也早就经过深思熟虑了,问一句答一句。
眉一直含笑站在林一旁,林答完了,轮到了眉。
记者是个年轻漂亮的女人,穿着风衣,长发,很文静也很秀气。记者先望一眼眉,似乎还没想好要问些什么,沉吟了半晌。女记者终于问:“你是什么时候爱上林的,是林成为英雄以后吗?”
眉不答,仍含笑着立在女记者面前。林的身旁,眉显得含情脉脉,娇羞满面,在电视里我试图找回眉背着一个男人走在越南丛林里的身影。
女记者又问:“你和林准备什么时候结婚?”
眉怔了一下,含笑的脸上也僵了一下,但她很快就答“为了林,很快。”
女记者终于停止了发问,她冲着林和眉深情地说了一声:“祝福你们。”
接下来,就是林面对着人山人海的观众做报告的精彩片断,林的报告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和真诚的眼泪。观众被林的事迹感动得呜咽成一片海洋。林几次被这些滔天的呜咽声中断了报告,这时林的墨镜下面也流出了英雄的眼泪。眉这时及时地从随身的口袋里掏出手帕为林擦去泪水。这时,台下突然响起狂潮般的掌声。
林的报告完了,然后又是眉的报告。眉的报告优美而高尚,她说,她要用一个姑娘纯真的爱伴林度过英雄的一生。台下的人们的泪脸,此时已换成了真诚的祝福,掌声轻松而又欢快。林成了英雄,眉成了典型。
在那些日子里,只要我随便翻开哪一张报纸,打开电视随便哪个电视台,都能看到林和眉形影不离的身影。
我的心空荡荒凉。那些日子,我被报纸上和电视里关于林和眉的消息折磨得坐卧不安。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爱上眉了。我曾试图拒绝让任何关于眉的新闻走进自己的耳朵,可是没能成功。我只坚持了一天,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找来了关于眉的消息,这种反常的举动使我走进了关于眉的迷宫。我太想知道眉的消息了,消息说,眉就要结婚了,林说:“婚礼就定在三月八日,那是一个伟大的节日。”眉泪流不止,她用给林不知揩过多少眼泪的那条手帕擦自己的眼泪。电视的镜头一直对着眉的眼泪,那是一种幸福的眼泪。后来我一直顽固地认为,那是对眉的命运一种暗示。
我得到这个消息时,我一夜没睡,那是3月7日晚上的事。我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繁星点缀的夜空,我就想,明天眉就是新娘了,林自然是新郎了。我脑子里只有这种念头,这种念头使我的想法无比单调,我一直单调地想到天明。天明起床以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参加眉的婚礼。
眉和林的婚礼如期在军区礼堂里举行。礼堂外面排了一溜电视台和报社的采访车,军区的司令、政委也参加了,场面空前绝后地浩大,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辉煌的一次婚礼。彩灯、彩旗,乐曲舒情而又优美,好半晌,我置身在人群中才明白今天是为了眉的婚礼才来的。好半晌,也许过了一个世纪,我终于看到眉出场了,她穿着漂亮的婚纱,胸前戴着鲜艳夺目的红色纸花,她推着林缓缓地走过来,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人群先是怔了一下,马上就被一片惊涛骇浪般的掌声淹没了。眉一次次拽起拖地婚纱向掌声鞠躬,眉满脸绯红,双目顾盼流莹。
婚礼进行之中,我一直在寻找机会走到眉的面前,我希望眉能够看见我,哪怕一句话也不说,望一眼也行。我不小心撞在前面一个小伙子的身上,那个小伙子看我一眼,便冲我笑了,然后很热络地对我说:“嘿,哥们儿,瞧,多有意思,整个儿一个英雄加美人。”我没有笑,也没有说话,只冲小伙子点点,便又向前挤去。在婚礼即将结束时,我终于寻找到了一个机会,挤到了眉的眼前。我又嗅到了那股熟悉的气味,眉的额上涌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她的面孔仍潮红清秀。眉见到了我,愣了一下,便很快送给我一个笑,我同时也看见了眉面前的林。林仍然表情严肃,他永远注视着眼前的人们,却永远也注视不到。我挤到眉的身旁之后,像人们惯常的那样,说了一声:“眉,祝福你。”这时我突然发现眉的眼圈红了一下,这种变化只有我一个人看到了。这时,有一个记者把麦克风送到了眉的眼前,这时的眉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模样,她脸上挂着幸福的笑,面对着记者,面对着所有的人。
人群又把我挤远了,我望着离我远去的眉,我真想问一声:“眉,你真的幸福吗?”我再也没有寻找到那样的机会。
我再次和眉见面,那是一个多月以后了。那时春天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杨树已经抽花,柳树也已泛出新绿,风和煦又温柔,黄昏的时候,一切都显得宁静又美好。就在这时,我看见了眉,眉好像比一个月以前瘦了,眼圈淡淡地有一层黑影。她正推着林慢慢地向我走来,我的心一阵狂跳,迎着眉走过去。我们俩还有两步远的样子又停下了,我又看到眉眼底里那层泪光一闪。林说:“谁?”眉没有说话,我也没有说话。我说:“是我,林。”林听出了我的声音,冲我淡淡地笑了笑,并伸出了右手。我也伸出了右手迎着林伸了过去,林抓住了我的手,林非常的有力。我相信,林此时已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在握我的手,我感觉到林因用力浑身都在不停地颤抖。我费力地从林的手里抽回自己的手,我发现眉一直在注视着我。我又看一眼林,林用手扳动轮椅车的辐条向前滑去,林冷冷地说:“你们谈。”
我终于面对眉了,我面对眉时却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半晌,我才望着眉发乌的眼圈说:“你最近好橡没休息好。”眉眼圈突然红了,她看一眼停在前面不远处的林。林停在那里,头靠在轮椅的后背上,似乎在凝望天空,可惜他什么也不会看到。
我又嗅到了眉那熟悉的气味,可惜那气味里夹杂了些林的成分,我当时这么想。眉突然说;“我很累。”突然,她向前迈一两步,我准备迎接眉的到来,可眉就在即将扑到我肩头上来的那一瞬,眉停住了。我看到有几个路人正在看我们。林和眉是新闻人物,全国的人恐怕都认识眉和林。那时,关于眉和林的新闻报道已不像以前那么如火如荼了,可每次省里市里举行大规模的晚会时,仍少不了林和眉。林和眉就成为了一种气氛,一种必不可少的点缀。
从那次在林阴路上和眉邂逅之后,我每天傍晚时都能在林阴路上碰到眉。然后我和眉就坐在排椅上,不说话,相互凝望着。林这时就把轮椅滑到前面的一个地方停下来,他又抬起头去望天空。世界成了他永远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