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三国第一狠人 > 第395章 兄弟相逢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三国第一狠人 第395章 兄弟相逢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历阳县,地处九江郡西南方。

这是九江郡毗邻长江的一个县,南方更有渡江的渡口,是南渡长江的战略要地。因为长江两岸的九江郡、丹阳郡、广陵郡、吴郡都属于陆玄的治下,历阳县的战略位置削弱了许多。

即便历阳县不算战略要地,可是作为水上航行的渡口,码头上每天要吞吐无数的货物。

历阳县因此愈发的繁华。

来来往往的商人,非常多。

诸葛玄主政历阳县,也因此获得了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商业。不论是布匹生意,还是纸张生意,亦或是粮食生意,诸葛玄都大力推进。.

商业的发展,使得历阳县繁华,诸葛玄施政也就愈发的轻松。诸葛玄在历阳县任职两年多,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威望。

县衙内,书房中。

诸葛玄正在翻看地方上春耕的情况,他看了后,骤起眉头,有些不满意,吩咐人去请诸葛亮来。

时间不长,诸葛亮进入了书房。

不到十六岁的诸葛亮,已经有一百七十三公分的身高,一袭白袍,头戴纶巾,长得潇洒倜傥。按照他的这个年龄和身高,还得再涨一些。

等成年后,少说是一百八十公分以上的俊朗青年。

诸葛亮神色从容,拱手道:“叔父喊我来,有什么事吗?”

诸葛玄摆手示意诸葛亮坐下,说道:“孔明,我找你来,是为了历阳县春耕的事。因为商业的发展,许多人忽视了耕种。这一事情,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正常情况下,表字是加冠成年后,才会单独取表字,以表其德。

诸葛亮父亲早亡,早早就定下了诸葛亮的表字。

所以,诸葛玄直接称呼。

诸葛亮不卑不亢的道:“叔父,历阳县的商业必须发展,这是繁华富庶的关键。然而,农业是百业之本,是民生之根。如果百姓都不春耕,必然会出大问题。”

“叔父您也知道当今的吴王,一贯重视耕种。每年开春后,吴王都亲自下地耕种,以身垂范。”

“所以历阳县,必须要耕种。”

“但凡荒废的农田,先责令立刻耕种。如果不听命令,直接重罚。为了确保土地耕种,叔父可以制定惩处条例,严格约束地方上的人。”

“如果一味的经商,忽视耕种,一旦战事发生,需要粮食的时候,历阳县就会出问题的。”

诸葛亮正色道:“请叔父明鉴。”

诸葛玄捋着颌下的胡须,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赞叹道:“叔父虽然有些能力,可是,要说这治理之术,和你相比较,不及多矣。”

“历阳县的施政方略,许多人都以为,是我制定的。殊不知,是你在背后指点。”

“你的能力,以我看,完全可以去舒县投奔吴王,没有必要一直留在叔父的身边。咱们诸葛家,如今安定下来,不需要颠沛流离,你也不必担心什么。”

诸葛玄说道:“我担任历阳县的县令,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其实可以放心的去出仕。”

诸葛亮摇头道:“叔父,我自有打算,您不必操心。现阶段,我不打算出仕,还是想留在历阳县读书。”

诸葛玄摆了摆手,说道:“罢了,一切随你。你想出仕,那就去舒县。不愿意出仕,就留在历阳县。”

“多谢叔父。”

诸葛亮脸上多了一抹笑意。

诸葛玄叹息道:“我们倒是安定了下来,也不知道你大哥去了哪里。当年咱们从琅琊国逃难,因为贼匪肆虐,导致和你大哥走散了,他一个人流浪,我很担心。”

他脸上多了一抹无奈,多了一抹惭愧,说道:“兄长把你们交给我照顾,我却没有照顾好,愧对兄长。”

诸葛亮正色道:“大哥吉人天相,一定没事儿的。尤其大哥也是一起南下的,如今吴国稳定,没有贼匪肆虐,所以大哥不会出问题。”

“目前我们在历阳县,这是小地方,没有多少对外的情报,没有更多的消息参考,所以无法打探大哥的行踪。不过叔父在历阳县做官,慢慢来,一定会打探到大哥的消息。”

诸葛玄点头道:“你说得对。”

“咚!咚!”

敲门声从书房外响起,管家进入,禀报道:“县尊,府外来了个名叫诸葛瑾的人,前来拜见。”

诸葛玄蹭的就站起身。

神色激动。

当年诸葛玄的堂兄诸葛珪病逝,诸葛玄还在刘表的身边当谋士,前途也算不错。可是,他得知诸葛珪病逝,留下几个年幼的孩子,毅然辞官回了徐州,照顾诸葛瑾、诸葛亮等兄弟姐妹。

诸葛玄对诸葛瑾非常在意,当初诸葛瑾走散了,诸葛玄一直自责内疚,觉得自己对不住堂兄。

诸葛瑾回来了,他无比的欢喜,迅速的吩咐道:“孔明,我们去见子瑜。”

他大步的往外走。

诸葛亮也是欢喜,跟着诸葛玄大踏步的往外走,来到县衙门口。

叔侄三人团聚,都无比激动。

诸葛瑾看到诸葛玄和诸葛亮,更注意到诸葛玄的两鬓已经斑白,有些苍老,他心情更是激荡。诸葛瑾走上去,撩起衣袍跪下来,叩头道:“侄儿诸葛瑾,拜见叔父。这些年,您照顾一家老小,辛苦您了。”

“不辛苦,不辛苦。”

诸葛玄上前一步,搀扶起了诸葛瑾,上下打量。

他看到诸葛瑾衣着华丽,一副盛装模样,心中愈发的踏实,脸上露出赞许神色,说道:“子瑜愈发的出息了。”

诸葛瑾道:“叔父过奖了。”

诸葛亮也上前来,拱手道:“大哥。”

“二弟!”

诸葛瑾欢喜回答。

诸葛玄非常的高兴,摆手道:“走,走,回去说。”

他牵着诸葛瑾的手,大步的往回走,一行人回到书房各自落座。

诸葛玄看向诸葛瑾,连忙问道:“子瑜,这些年你去了哪里?我们分散后,我在徐州盘桓了一段时间,想要等你,可是始终没有你的行踪。后来,我们来了九江郡,才在九江郡立足。”

诸葛瑾回答道:“叔父,当年和您分散后,我被流民簇拥着一路南下,最后到了扬州生活。然后,遇到大王的府上招募佐吏,我就去了舒县,当时在大王的将军府做一个小吏。”

“我在王府呆了一年左右,得到张昭张尚书的赏识,被提拔起来担任吏曹做郎中。”

“紧跟着,又遇到大王赏识,提拔到大王的身边做主记。”

“之后一直跟着大王。”

诸葛瑾脸上浮现出一抹庆幸,说道:“说起来,也是我幸运,虽然和叔父、二弟分开,却接连遇到贵人,接连被提拔,才有了现在。”

诸葛玄捋着颌下的胡须,由衷的欢喜,赞许道:“子瑜你年纪轻轻,就得到吴王赏识,前途不可限量。堂兄在地下,也能瞑目了。”

诸葛亮接过话,询问道:“大哥,你一直在找我们,是借助吴王的渠道,才找到了叔父吗?”

“不是!”

诸葛瑾摇了摇头。

他面色严肃,解释道:“我虽然在找你们,可是人海茫茫,大海捞针,要找到你们太难,也始终没有消息。而且王府的事情太多,非常的忙碌。”

“另外,我也不可能公器私用,不顾大局,所以一直慢慢找也没有消息。”

“找到你们,是主公安排的。”

“去年我被主公提拔到身边担任主记,当时,大王就询问了二弟你,才安排人找二弟和叔父。今年,有了最新的消息传回,主公通知了我,所以我来了。”

诸葛瑾神色感激,说道:“多亏了大王隆恩,否则,我们一家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团聚。”

诸葛亮心中有些疑惑,问道:“吴王怎么知道我的?”

诸葛瑾摇了摇头,说道:“这事我也不知道,因为我见大王的第一面,大王就提到了二弟你。”

诸葛玄笑道:“孔明,难道是你名声在外,吴王都知道了。”

“不可能!”

诸葛亮断然摇头。

他神色严肃,说道:“我一直在叔父的身边,而且我们一家子,在历阳县没有结识什么大人物和名士。如果有名士的宣传,吴王知道我无可厚非,可是,没有名士宣传和引荐,不可能知道的。”

诸葛玄叹息道:“这就无法知道了。”

诸葛亮心中前所未有的好奇,对陆玄也更是好奇了起来。

陆玄是怎么知道他的?

诸葛瑾接过话,笑道:“主公怎么知道二弟的,不可考究,而且主公肯定有自己的情报网,咱们没必要去深究。我这一次来,还有任务在身。”

诸葛玄问道;“什么任务?”

诸葛瑾道:“第一件事,大王调叔父去舒县任职,担任礼部侍郎,协助礼部尚书徐庶处理政务。这个官职,负责各项礼仪,以及教化等,等于让叔父做礼部的二把手。”

“恭喜叔父。”

诸葛瑾笑着恭喜,递上了吏部开具的调令。

诸葛玄接过来看了后,有些意外,看了下诸葛瑾,又看了看诸葛亮,问道:“孔明,叔父这一次去王府做事,你说这事儿有什么问题没有?”

诸葛亮摇头道:“叔父尽管去,这是叔父的机缘。而且,吴王独霸南方四州之地,这样的人不可能亏待您。以他的身份,您有什么值得他算计的呢?”

诸葛玄说道:“说得对,是这个道理,我去就是。”

诸葛瑾继续说道:“第二件事,是涉及到二弟的。等叔父带着二弟和家眷去了舒县,大王要单独召见二弟,这个事情,我也不明白,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二弟有才华,大王知道了,所以单独召见。”

诸葛亮眼神也愈发的明亮。

他对陆玄也很好奇,北方的袁绍是自立晋王,陆玄竟然让朝廷敕封,单是这个手段就很不简单。

诸葛亮想要去见一见。

诸葛亮微笑道:“大哥,你认识的吴王,是什么样的人?”

诸葛瑾想了想,回答道:“天日之表,礼贤下士,务实求真,才华卓越,谋略深远,文武双全,而且大王相当的重视人才……”

诸葛亮眨了眨眼,问道:“大哥,听说陆玄很好色?”

诸葛瑾挠头道:“这事我也不好评断,你说大王好色,可是大王的身边,至今只有几个女人,不像其它的诸侯妻妾成群,一堆莺莺燕燕的女人。你说大王不好色,大王的女人也不少。这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诸葛亮说道:“我是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

诸葛瑾轻轻一笑。

诸葛亮道:“姐姐们都很漂亮,咱们一家子去了舒县,万一姐姐们被陆玄看上了呢?”

诸葛瑾听得噗嗤一笑,打趣道:“臭小子,你想得太多。主公虽然有不少的女人,可是,主公从来没有霸占任何女人,你就别胡思乱想。”

诸葛亮轻轻笑了笑,开口道:“开个玩笑罢了,这一次是叔父的机会,而且我也想见一见吴王。”

诸葛玄点头道:“既如此,我立刻安排交接。同时,历阳县的一些政务,也进一步落实。尤其农耕一事,必须再次安排下去。”

他起身去安排。

诸葛瑾也暂时留下,在舒县陪伴家人。

诸葛玄用了两天时间,把一切安排完,就带着诸葛瑾、诸葛瑾和一家人离开历阳县,走长江水路往西,一路朝舒县的方向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