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三国骑砍 第387章 染疫
洛阳,东明都亭延熹里。
自四月以来,夏侯尚突然病重,被亲党运回城中,腹泻难止已然一副药石难救的模样。
曹丕担忧许久,最终怀着悲痛心思来见夏侯尚,聆听遗嘱,也有规劝夏侯尚之意。
投毒嫌疑人已然锁定,如果夏侯家族发动报复,那整个大魏立刻就要陷入动荡中。
曹丕坐到床榻边,仅仅一个月没见,夏侯尚就已枯瘦几圈,脸上就剩一层苍白、黯淡的面皮,只有一双幽黑深邃眼眸还在转动,不时打量帘子外的夏侯氏昆仲。
处于转型期的夏侯氏家族里掌握兵权的只剩下夏侯霸、夏侯儒、夏侯楙三人,余下都有向名士、名臣发展的趋势。
主干不在,依附的部党也渐渐流散……现在夏侯家族跟三年前没法比,拼不过曹真,也没几个人愿意去为夏侯尚去拼。
夏侯玄已如木人泥偶,他的脑袋是空空的,太多的事情不能想,这是痛苦之源,想到就会煎熬身心。
更不能说,小了引发家族破裂,大了导致魏国动荡。
曹丕仅仅抓住夏侯尚的手,痛苦内疚,如果自己肯认错,诚恳认错,夏侯尚何至于沦落到这般凄惨地步?
他已经哭不出来了,谁能想到夏侯尚前脚给他出了个毒计,后脚就被人投毒?
《防疫救护十二策》的出世,把投毒原理剖析明白,让投毒方式更为复杂、高效,也更加难以防范。
“子林留,余者退。”
夏侯尚虚弱到了极点,他话音出口,夏侯氏亲族、部党犹犹豫豫退出,留下中领军夏侯楙。
夏侯玄几次想回头留下,但还是被亲族叔伯拉扯着退出,又留下一个武卫将军许褚。
至于曹丕身边随身记录起居、言行的侍御史,相应中官,这种人该出现时就出现,该记录时就记录。先秦史官传承下来的脊梁骨,在太史公受了那一刀后,就差不多也跟着断了。
许褚侍立在侧,目光打量空阔的厅堂,许多器具已被搬走,显得格外空。
夏侯尚抓着曹丕的手,语气轻缓:“今朝中多有里通外敌者,诏令未出中书,已然泄露于敌,为其所笑。盖因关云长、田孝先翁婿有将相之才,能容马超之逆反,使文武相济彼此和睦。又与刘备君臣相佐,互成其美。”
给孙权出谋投毒之计,已成一个笑话,这边还没给孙权做出信号传递,那边汉军就先孙权一步得知。
弄得孙权里外不是人,如果汉军出军意外染疫,不是孙权干的,也变成孙权干的了。
如此机密之事,也弄得沸沸扬扬,人心大失。
对于瘟疫,经历过建安大瘟疫的人来说可谓是家家缟素,鲜有门户齐全者。
散播、制造瘟疫,是在挑战广大臣工的道德、生存底线。
曹丕也迷惑,知道这件事情的只有四五个人,到底哪一环节出了问题,始终难以判断。
夏侯尚有气无力模样惹曹丕心疼,继续说着:“今国家心腹大患,田孝先也,此人有经天纬地之能,怀鬼神莫测之威。臣听闻荆州蛮夷,扬州百越皆奉之为瘟神。此人去零陵,振臂一呼夷越争相效力,数万精兵旦夕可得。”
越听,曹丕越是焦虑,诚如夏侯尚所言,田信在一日,那汉军时时刻刻都能从蛮夷中招募兵员。
这种战时用一用,战后解散的职业雇佣军……西汉、东汉朝廷都说好。
仅战争成本上来说,以两汉之富庶,尚且热衷于使用蛮夷仆从军,更别说如今经济残破,农业衰退的世道。
魏国也有这么一个人,可以从乌桓、鲜卑部族中招纳雇佣武装,也能稳定控制这批武装。
可这个人死了,与北府军书竹简埋在鹰山。
还有一个叫牵招的人勉强能控制游牧义从武装,可没人敢给牵招机会。
对方有,我方没有,这是有和无的区别,其中的优劣差距可以说是无穷大。
向曹丕兜售惶恐、焦虑、自责情绪后,夏侯尚干咳两声,用略干泛白的嘴唇说:“我欲简拔勇士,前往荆州求医,伺机为陛下除去此患。”
说着,他两行泪水从眼角滑落,眼神怔怔看着曹丕:“此人不除,我死不瞑目。”
“伯仁安心休养,何言丧气之话?”
曹丕心中乱糟糟,紧握夏侯尚虚弱无力的手掌:“刘备时日无多,田孝先革新之意甚锐,必与汉室旧臣有隙,此国家之机也。届时伯仁统大军,两军对垒,何愁武名不彰?”
关羽斩颜良,武名如阴云一样压在魏军将领头顶二十年;整整二十年后,又冒出一个田信。
关羽的武名已无法超越,田信个人的武勇也无法超越,唯一能超越田信的是领兵造诣。
说实在的,田信性格有差,许多战役可以打得更圆满,可田信太过谨慎,不敢放开手脚打。
汉末崇尚游侠轻生乐死的风潮影响下,打仗就应该浪,浪才是英雄好汉。
田信实在是太稳了,稳得不像话,还太听关羽、刘备的话,听他们的话也就算了,还听庞林等人的话……简直不像个英雄。
你打仗时浪一点不好么?
偏偏阵前单挑、冲阵时又比谁都浪,就用兵时拘束手脚,活像一个乌龟。
阵前搏杀,张辽已经证明数百人的伏击有可能击杀田信,但需要时间;如果在田信无甲时,或许瞬间就能击杀。
夏侯尚也抓握曹丕的手,语气坚定:“子恒,我余生就这一点心意。我宁死在去荆州的路上,也不愿死在洛阳,与那恶毒妒妇同居一城。我若半途而亡,事不能举,就以时服俭葬深山群岭之间。太初年幼,不知国事、兵事,能容于汉,正好拜入徐元直门下,于鹿门山学艺。”
我能撑到荆州,我就伺机刺杀田信;若不能,就让夏侯玄在鹿门山学艺,留一条退路。
曹丕理解了,身边的夏侯楙不可能泄密,许诸也不可能泄密。
夏侯尚带着夏侯氏精锐私兵南下,动手前,这些私兵、夏侯玄也不知情。
动手后,也就无所谓知情不知情,几乎没人能逃出汉军的报复。
大概也能理解夏侯尚的心思,带着夏侯玄去冒险,有报复妻子曹氏的用意。
不单单是为大魏尽忠,夏侯氏旁系子弟应该有这种杀身报国的觉悟;可夏侯氏嫡流子嗣,一个比一个宝贵,哪能轻易折损?
曹丕心绪沉重,如果答应,可能会得罪曹真,惹曹真不高兴。
仿佛用尽了毕生力气,夏侯尚怔怔望着曹丕,曹丕实在不忍心拒绝。
事情成了,夏侯氏父子可谓赤忠报国,夏侯尚心愿也了,余生无恨;可若半路上病亡,没撑到荆州,那夏侯玄也能在鹿门山学艺,不需要陪葬,曹真兄妹两个也不会多说什么。
或许这也是夏侯尚不报复曹氏,不与其决裂的原因之一。
如果自己拒绝,那夏侯氏家族将会与曹真家族决裂。
不至于发生内战,可必然反目成仇相互攻讦,逼迫更多人走投无路,可能会出奔归附刘封、曹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