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三国之大汉皇权 第667章 小霸王含恨
“尔等鼠辈,暗算于人,莫非以为这样便能杀得了我?”
孙策怒喝一声,一剑划过左手掌心,刺痛感使得他精神为之一震,久违的血腥味飘到鼻孔里,使得他双眼似乎要发出光来。
“杀!”
孙策脊背微微一弯,随后整个人好像是一头猎豹般飞扑而出,一股劲风顿时扑面而来。
“小心!”
三名黑巾人瞳孔一绽,感觉到面对的似乎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头受伤的猛虎!
怪不得江东人称小霸王,这孙策被弩箭射中,中了于吉老神仙给的毒药,竟然还能如此生龙活虎,这要是全盛时期,我们三人岂是他的对手?
孙策虎扑而来,手中佩剑重重斩下,仿佛是一柄厚背刀。首当其冲的黑巾人下意识的抬起环首刀相抗,然而孙策含恨出手,这一剑的力道何等巨大,黑巾人手中的环首刀当即裂开一道缝隙。
噌!
长剑高高掠起,带着一阵劲风刷地划过他的脖颈。黑巾人的面色一变,脖子中出现一条血线,实际上已经尸首分离。
孙策出手如风,将这人脸上的黑巾抓了下来,看清楚了他的相貌,不过之前从未见过。
“该死,他杀了四哥!”
另一名黑巾人又惧又怒,用愤懑的眼光盯着孙策,但是却不敢上前为“四哥”报仇,因此反而退后了几步。
“老六,别着急,退后!”另一名黑巾人退后着大喝道:“孙策已经中毒了,只要咱们坚持住,他必死无疑,不要急躁冒进。”
“是,五哥!”
老六听到那五哥的话语之后,虽然心中忧伤四哥之死,不过只是点了点头,继续退后。
而孙策一剑便杀一人,威势显露无遗,刚刚面露得意之色,却忽然脑海中一阵眩晕,急忙伸手扶住一棵树,晃了晃脑袋。
该死,中毒了,当真是大意了……
其实孙策领军作战,沙场征战之时不免亲冒矢石,但是战场之上都是真刀真枪,因此孙策多以敏捷的身手避开。比如当初进攻横江之时,孙策单臂夹住樊能,城头上的守将于糜想要放箭相救,便被孙策避开。
“呼……”孙策如同狮子一般甩了甩脑袋,双眼死死地盯着面前的两个黑巾人,大喝一声窜了出去,手中佩剑再度扬起。
黑巾人五哥抬起环首刀,抗住了孙策这一剑,同时心中一喜:这孙策剑上的力道减小了不少,看来药效发作了。
“哼哼,孙策,这里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哈哈哈!孙某横扫江东六郡,刘繇千军万马都奈何我不得,你们三个跳梁小丑又算得了什么?”
孙策大笑一声,手中佩剑如同阵阵海浪,滔滔不绝的剑势笼罩在那五哥的身上,打的他步履维艰。
该死!这孙策不是已经中毒了么?怎么还这么生龙活虎?
老五在孙策的猛攻之下显得步履维艰,不断后退,守多攻少。老六见状大急,持着钩镶便冲了上去。
钩镶是汉军的制式兵器之一,乃是一面小铁盾,竖起一道铁钩,除了能够用铁盾抵挡对方兵刃,上面的铁钩还能发挥勾拿对方兵刃,与戈、戟的功用类似。
老六奋起向前,手中的钩镶伸了出去,要去勾拿孙策佩剑,却不想孙策忽然大喝一声,转过身来一式金龙出海,手中的佩剑脱手而出。
嗖!
老六面色一怔,口中鲜血便流了出来。孙策佩剑脱手,力道很大,更何况这老六不过穿了一身布衣,根本没有着甲,佩剑自然洞体而出。
“孙……策!”
老六惨叫一声,扑倒在地,伤口中鲜血潺潺流出。
“老六!”
黑巾人老五悲呼一声,咬牙切齿的盯着孙策:“孙伯符,你去死吧!”
见到两个同伴前后被杀,这老五也没了独自苟活的想法,挥舞环首刀,对准孙策招招拼命。孙策一来手中没了兵刃,二来毒素在身体之中逐渐发作,觉得眼前逐渐模糊起来。
随着躲躲闪闪,孙策的视线越来越模糊,而这时老五手中的环首刀当头砍落,眼看着就要劈在孙策脑袋之上。
孙策面色大变,急忙伸手去抓老五环首刀,却不想手掌心刚好握住刀刃,一阵剧痛使得孙策清醒过来,鲜血顺着手心伤口流到了手臂之上。
“嘿嘿!”
老五的笑容逐渐癫狂起来,只要能够杀了孙策,一切都值得。
“主公在那!”
“有刺客,主公危险!”
“快救主公!”
“嗖”的一声射来一根响箭,那老五浑身一震,额头已经被这一箭穿过。他渐渐的没了力气,松开了环首刀,不甘心的倒在了地上,身体微微抽搐。
孙策见到老五倒在地上,终于松了一口气,再也抑制不住身体中毒素的蔓延,眼前一黑,同样扑倒在地。
数十名护卫大喊大叫着纵马赶来,口中大声的呼喊着,而孙策却是眼睛一闭,什么也听不见了。
……
孙策缓缓的抬起了沉重的眼皮,低声道:“刺客,怎么样了?”
“伯符,你醒了?”
一直守在旁边的吴国太见到孙策苏醒过来,顿时喜不自胜的抱住了孙策,双眼之中流出泪来。
“母亲?咳咳咳……”
孙策见到吴国太,情绪激动之下咳嗽起来,吴国太急忙喝令侍女上前,端上了蜜水。
侍女动作轻柔,一手扶起了孙策的脑袋,用玉碗端着蜜水,轻轻地喂着孙策。
喝了半碗蜜水之后,孙策的精神好了一些,开口问道:“母亲,那三个刺客怎么样了,抓到活口了么?”
“唉,你好好养伤便是,不用管那些,孩儿。”吴国太双目红肿,显然已经哭过好几次了。
“母亲,抓到那刺客很重要。”
孙策叹了口气,又道:“母亲,请把子布先生和子敬先生两人请来吧。”
吴国太也知道孙策素来性格刚强,因此叹了口气,只好点了点头。
过不多时,一名相貌端重,一丝不苟的老年文士和一名目光如炬,正当壮年的青年文士一起走了进来,前面那人乃是与张纮号称“二张”的张昭,另一人则是长沙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