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数风流人物 己字卷 第一百二十三节 家事
冯紫英的确没想到自己在永平府的一系列举措会引来朝廷如此关注,甚至会直接把自己给召回来了。
在他看来虽然开矿建工坊甚至开港榆关看起来影响很大,但是实际上这些基本上都是通过从蓟镇手中要回来的军匠,再加上清理军户得来的劳动力再从事,和地方上关系不大,朝廷不至于如此看重才对。
就算是朝廷感兴趣,那也应该是年底永平府的秋粮起运有了很大提高之后,才会引起朝廷关注的。
现在就这么突兀地把自己召回来,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也许就是齐永泰有意要用自己在永平府的所作所为,回击一下那些质疑自己的声音吧。
见丈夫似乎又有些出神,沈宜修也想着丈夫赶路回来,肯定有些疲倦了,便温婉一笑:“我让云裳去给你准备热水了,相公洗个澡,好好睡一觉再说吧。”
冯紫英有些感动,点点头:“辛苦贤妻了,这一趟回来马不停蹄,还真有些累了。”
洗完澡,睡了一觉,醒来时,天已经已经有些暗了下来。
六月的天时黑下来很晚,感觉到肚子里一阵咕噜噜响动,冯紫英胃口大开,刚来的起床,云裳已经喜滋滋地迎了上来,“爷醒了?”
“醒了,睡足了,精神头特别好,肚子也饿了。”一把牵着云裳的手,虽然只是短短三个月不见,冯紫英又觉得云裳似乎长高了一些,知道这就是心理感应,但感觉却有些不一样了。
印象中云裳还是那个小丫头,但这几年间,不知不觉小丫头已经发育成大姑娘了,凹凸有致的身段慢慢张开了,一张鸭蛋脸眉目如画,灵透的双瞳宛如浸润在一泓深潭中的黑葡萄。
她个头已经比晴雯要高半头了,连云裳自己都有些不太满意,觉得自己太高了,但实际上冯紫英估计也就是一米六八左右,在这个时代的女性中绝对算是高的了。
“奶奶已经安排厨房做好了,说爷醒了就可以吃饭。”云裳甜美的笑容看得冯紫英心醉。
这是一个全副身心都放在自己身上的丫头,虽然自己把她留在了沈宜修身边,但沈宜修也知道云裳身份和晴雯、金钏儿、玉钏儿都还有些不同,她是一直在冯家长大的府里人,甚至算得上是家生子了。
“好,那就吃饭,吃完饭,我们在好好絮叨絮叨。”冯紫英兴致盎然。
用完晚饭,冯紫英又去了母亲那边一趟,段氏也问起了尤二尤三甚至金钏儿和香菱有无谁有身孕。
听得冯紫英的否定回答,段氏又有些失望加遗憾,忍不住埋怨冯紫英在这上边不上心不努力,弄得冯紫英也是啼笑皆非。
这一夜无疑是最温馨愉快的一夜,陪着沈宜修、晴雯和云裳说着话,介绍了永平府那边的情形,也简单说了自己在永平府那边的所作所为。
晴雯和云裳自然是不太明白这里边的凶险的,但是对出身官宦父亲现在就是一府知府的沈宜修来说,却很清楚冯紫英这种酷烈举措对地方士绅的利益触动有多大,脸上由不得露出一抹担忧之色来。
冯紫英注意到了沈宜修的担心,拍了拍对方手,“娘子放心,为夫自有分寸,只是永平府极弱已久,积弊甚多,若不下猛药,很难扭转,而你也当知道永平府的特殊位置,父亲在辽东,而永平就是所有粮饷军资输送的咽喉枢纽,可以说这里不稳定,父亲在辽东的局面便会受到影响,那边是半点闪失也有不得的。”
“嗯,妾身明白,君庸自幼喜欢地理,还亲自去过山海关一趟,便和妾身谈起过永平府的不一般,京东第一府可不是白叫的,你说要开海榆关,那榆关就应该在山海关边上吧,若是榆关港日后能像宁波、扬州一般,那对公公在辽东那边的保障就真的一大助益了。”
沈宜修的话让冯紫英都忍不住扬起眉毛,他没想到沈家人还真的不简单,沈自征居然喜好地理,去过山海关,还对永平府有研究?连沈宜修都能对永平府的情形点评一二,这简直太让他惊讶了。
这年头你说女孩子能谈诗论赋不稀奇,宝钗、黛玉、探春这些都行,但是能谈地理谈兵事,那恐怕就寥若晨星了,虽说现在沈宜修还说不上精通,但起码已经能和自己有些谈的了,这可是一个好现象。
其实也冯紫英历史太差,沈自征在前世历史上本身也就不是一个简单角色,自幼才高,喜好兵事,闲暇之余便爱游历边地,甚至还和袁崇焕有一番交集。
即便是在冯紫英来的这个改变了历史的时代,一样未改初衷,只不过在冯紫英盛名之下显色有些黯淡,而且也受到冯紫英这只蝴蝶影响,转而要在科场上有所精进了。
见冯紫英目光神色有些变化,沈宜修也抿嘴一笑,“相公,是不是妾身说这些让你有点儿意外?”
“不,岳父便是一府至尊,宛君家学渊源也很正常,没想到君庸居然还去过山海关游历,嗯,这倒是让我很惊喜,读万卷书固然重要,但行万里路更有意义,能见识风土人情世故,明白人间道理,非行路不行。”
冯紫英的话让沈宜修也很高兴,对自己的夸赞倒也罢了,没想到丈夫对自己弟弟的表现如此期许,甚至比考中进士还要看好,这也让她惊讶之余也是略感意外,但无论如何,丈夫看重弟弟,都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现在丈夫虽然去了永平府,但是在京中的名声却并未稍减,他在永平府的举措固然会收到许多攻讦,但一样也会收获许多赞扬。
毕竟地方事务不是光靠嘴皮子能做下来的,没有点儿魄力手腕,根本玩不转,而这恰恰是一个能臣所必须具备的特质。
沈宜修可不是寻常女子,自己父亲一样执掌一府,从他们的表现她就能两相对照看出丈夫的不容易,要知道丈夫才十八岁,而自己父亲都快五十了,这种经历经验上的差距,都需要不断地磨砺来填平,而现在丈夫正在稳步的走在这一条路上。
“相公过誉了,君庸虽然有些天分,但是性子还是太跳脱了一些,父亲也曾经说过,君庸中了进士之后,观政期间如果能有机会像相公一样四处去走一走,多磨炼一下就好了。”
对妻子的话,冯紫英也能理解,在朝中各部观政当然轻松,但是对自身能力提升有限,除非你能真正参与到某些具体事务的处置当中去,否则那种泛泛如蜻蜓点水一般,只会浪费光阴。
“君庸如果愿意的话,其实可以参与到《内参》采编中去,嗯,如果有机会也可以下去跑一跑。”
冯紫英知道沈自征现在是在兵部观政,因为和他关系最密切的杨嗣昌就在兵部任职,这种官二代,其实稍微疏通一下关系,无论是哪里都要给几分面子,所以自然也就选了兵部。
“那敢情好,妾身找时间和君庸说一说。”沈宜修很高兴,“妾身相信君庸肯定会珍惜这样一个机会的。”
她当然知道《内参》是自己丈夫一手主办起来的,而朝中也知道《内参》编辑位置其实都是被青檀书院给垄断了,其他无论是江南的白马书院、崇文书院,还是这边的崇正书院、通惠书院的学子,都难以插手。
而这些书院的学子也不是没想过自己再来主编一本类似于《内参》的刊物,但是一来《内参》通过这两三年的发展,地位和影响力在朝中已经根深蒂固,要新办的话从资金到人员,还要涉及到三年一轮的调换编辑,都很具体。
对于这些没有多少经验的青年士子来说,都是不可逾越的屏障,所以扬言过几次,即便是当初杨嗣昌和侯恂也都是想了一想,最后还是放弃了。
沈自征如果能进入《内参》,哪怕是参与一些事务,也都能得到很大锻炼,同时也对沈自征在士林和官场上的名声也有很大提升。
不过沈自征还是有些傲气的,如果不是冯紫英主动提出,并让马士英他们发出邀请,估计沈自征是不会接受自己姐夫的这种“施舍”的。
不过这对于沈宜修来说却不是问题,丈夫帮自己的弟弟,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这又不是什么私相授受的官职,就是一个锻炼机会而已。
孕妇嗜睡,还不到亥时,沈宜修就有些困倦了,在丈夫的陪伴下,沉沉入睡。
冯紫英在永平府已经习惯了亥正二刻以后才休息,现在这个时候正是他处理公文或者思考问题的时候,加上下午回来又睡了一会儿,所以精神状态很好,根本睡不着。
看着安然入睡的妻子,冯紫英越发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融为一体了,尤其是在沈宜修怀了自己孩子之后,他甚至有些怀疑自己前世记忆是不是只是自己一场梦境了。
冯紫英轻轻拨开竹帘走出内室,却见晴雯这丫头还盘腿坐在外间炕上一边打着呵欠一边还在绣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