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四十三章 情报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水浒新秩序 第四十三章 情报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梁山,徐泽还不知道自己这只小蝴蝶搅动的风波,已经刮到帝国皇帝陛下御前。

实际上,这段时间他已经是火力全开,整个人忙得如同陀螺般旋转。

时间再往前推几天,八月二十七,王四回到梁山,带回了史进、孙石二人的回信。

史进信中除了汇报了自己的学业情况外,重点讲了一项调查:经由安仁村怀揣着梦想到京城的,以及梦想破灭不得不离京的两类人,通过对比两者,他敏锐的发现了诸如人数增加、地域扩大、原本行业增多等等异常,推断出民间经济基础正在瓦解。

虽然史进的调查和论断还很肤浅,但从中也能看出他既刻苦,又不刻板的学习态度。

孙石已能写一手勉强可以入眼的字了,这小子年纪虽小,却处处流露出和同龄人不相符的沉稳,信不长,却是条理清晰,主要讲了四件事:一是自己身体恢复情况,二是张教头的生活和交际圈子,三是对张三、李四等泼皮的观察,四是汇报自己在结交了几个居养院的同龄孤儿,也不知他是如何与这些少年沟通的。

徐泽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个居养院居然是蔡京的手笔。

崇宁初年,蔡京就力举用内藏钱、公田收入、常平仓利息钱米、“僦舍钱”(官设货栈租金收入)等经费,在全国大范围内官办居养院(收养孤寡病残的福利院)、安济院(为贫民提供有限免费医疗)、漏泽院(收埋无主尸骸的义冢)。

即便是后世,也仍然有很多国家无法实施如此庞大的社会福利,如今的大宋,却在这个“大奸臣”的主持下得以实现,不得不感慨人的多面性,也让徐泽再次告诫自己,万万不能有穿越者的历史优越感,对这个世界的各类精英,要有更多的敬畏和重视。

和王四一同返回的,还有史姓宗族“分出小宗”近三百人。

对外宣称的情况是:史进走后,史家村多次向华阴县官府汇报“少华山贼寇屡屡下山骚扰”,不知何种缘故,官府却是始终不理,而里长兼族长史进又外出求学迟迟不归,史家村村民不堪少华山骚扰,加之部分人对代理族中庶务的史诚不服,内部终于爆发激烈的争执,最终以分宗而收场。

这次“分出”的“小宗”,除了史武、史离几个青壮外,其余均是会铁匠、石匠、木匠、皮匠等活计的能人。

这么多人千里来投,使得徐泽在梁山众人心中本就非常高大的形象,更增加了几分神秘,也拉升了同舟社下设各作、坊的专业水准,让原本就已经很强的良性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八月二十九,张三带来了东京的首批炭炉订单:共计1860台。

徐泽按照约定租船备货,指派了两个人前往东京开办蜂窝煤作坊,其中一人便是上山不久的朱贵。

朱贵此人,明明身材长大,貌相魁宏、双拳骨脸、三叉黄须,面部特征明显,但偏偏站在人群中,很容易就让人忽视其存在,这点倒和孙石有些类似。

朱贵外号“旱地忽律”,忽律之意,一为一种剧毒的四脚蛇,喜食龟,食完后,钻入龟壳,冒充乌龟。一为契丹语“鳄鱼”,也是极擅伪装之动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徐泽确认了此人面虽冷,行事却有原则和底线,是个能够信任的汉子,而且观察力和执行力都极强,确实是搞情报的一把好手,便将其招入情报处,进行突击培训。

一同接受培训的还有王四、田异和褚垠,徐泽直白的讲,大宋但凡有钱的行当皆要官营,同舟社若无官面上的庇护,此时弱小还好,他日若经营兴旺,即便不做任何逾矩之事,只以梁山的独特位置,也迟早会遭官府打压。

同舟社不能闷头经营,只顾来钱,到了斧钺加身犹自不知,必须有人在外,尽可能的搜集对同舟社有利和不利各种信息,并打通各类关节,经营保护网。

这次培训的目的,就是学习掌握情报搜集、分析、加工、传播以及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尽管徐泽嘴里动辄蹦出一些不合此时语法习惯的古怪词汇,让人听不太懂,但几天的培训下来,四人皆收获满满,对情报处活计的极端重要性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虽然有些话徐泽没有明言,但几人均能隐约的猜到徐泽的想法,其构想的同舟社绝不会是局限于梁山一隅之地的单纯“商社”,同舟社以后能发展到哪一步,尚难以猜度,但眼前自己这几个人绝对是社首最信重的人,心生信重之感的同时,也添了几分使命感。

褚垠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去唐州寻碱之前,徐泽要教其观测地形,绘制地图,详细记录途中见闻。

田异则在返回合蔡镇后,坚决送妻、子上山。

朱贵作为“新人”,能受徐泽如此信任,又得知徐泽欲以东京重任相托,坦言自己“在江湖上做客,消折了本钱,乃投奔梁山”,但徐泽不以为意,仍安排其负责梁山目前最主要的经费来源——蜂窝煤的东京业务,朱贵感动莫名,当即要修书邀其弟笑面虎朱富来投。

徐泽心知朱贵此举和田异送质上山乃异曲同工,笑道:“朱兄有此心,修书即可,又何必要非要他弃业来投?我自信同舟社必越行越远,几年之内,京东东、西两路将任我等驰骋,就由他先在沂水经营,照样可以收集情报、推荐人才,待他日梁山开拓至彼处,也能多几分助力,岂不更美?”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