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历史 > 宋徽宗是我老丈人 > 第438章 不做偏安小朝廷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徽宗是我老丈人 第438章 不做偏安小朝廷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范仲淹不只是宋朝文人的标杆,更是后世人们心目中的道德楷模。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并不只是说说而己的,而完他是身体力行的。

不只是他自己用自己的和天践行了这句话,更是让他的子孙后代都在严格的遵守这条祖训。

要不然,以杨司锋所知道的,范氏子孙,就不会800年长盛不衰,哪怕时过了八百年,范氏子孙仍受到世人的尊重和追崇了。

据说,连杀人不眨眼的朱元璋,因为某臣子直言顶撞他,让他都判处了秋后处决人家了,可一听说人家是范氏的子孙后,也立即改了判决,并且免人家五次不死。

仅仅因为他是范仲淹的十二世孙而己,就能让固执且任性的朱元璋改变决定,可见得范仲淹的人格魅力该有多大!

在杨司锋看来,范仲淹及其子孙们最让人由然可敬的一点,不在于他们说了什么,而是,他们是用他们自己的言行甚至生命,在践行范仲淹的那句话的。

范氏子孙们最让人肃然起敬的,不是他们反复的向世人强调,你们要大度,你们要大义灭亲,你们要舍己为公,你们要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们从来不向别人这样强调,而是用他们自己的言行来践行这句诺言,这就不由得不让世人肃然起敬了。

因为,只要自己在严格践行的言语,它才具有极大的感染力,那些说出来只是为了让别人去执行,自己却在公然践踏的言语,呵呵,怕只是无耻的道德绑架而己。老百姓又不傻,怎么可能会一再的被他们欺骗,信了他们的鬼话?

两个小小的故事,可以见得范促淹的人格操守和严格自律。而且,它表现得如此自然,根本无须任何的矫揉造作,这就更让人肃然起敬了。

几件很小的事情,可以让人对范仲淹的人品肃然起敬。

一件是,某风水先生算出,范的母亲葬在了绝户的坟地上,必须迁坟以避祸,要不然,范氏子孙将会断子绝孙。

可范仲淹却是这样说的:“如果我范家真的有此一劫,那也是上天注定。如果这个地方真的会让后代人绝户,那么,就算我迁走了,也会祸害到别人,倒不如让我自己把这个坑给扛了。”

还有一件就是,又一个风水先生告诉范仲淹说,某个地方真的是风水宝地,若是买下来修建范氏宅第的话,将来子孙必定会世代隆昌的。

可范仲淹却是怎么说的?他说:“既然是这么好的风水宝地,让我范家一人占了可怎么能行?应该让它让更多的人享有这份好风水啊。”

结果,他买下这块地来,将之修成了苏州书院,后来,从这里走出的读书人数不胜数,据说,光状元就出了几十名。要知道,华夏历史上,一共才出了五百几十名状元的。

这才是真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家人,一直把其作为其个人的信条和信念,一直恪不愉的谨遵祖宗的教训。

比如,由范氏子孙们累世捐田建立起来的,以赈养老人的范氏义庄,一直延续到宣统时代。哪怕时代变更,哪怕皇朝更迭,范氏的这种义举,都让历朝的皇帝们不得不对他们肃然而敬。至于范氏义庄以后为什么没有了,甚至假借着相同的名义,成为了某美美之类敛财的工具,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面目全面了,你们自己懂的。

而不管是哪朝哪代的朝廷和百姓们,都如此尊敬范氏的主要原因,不只是他们一直在以范氏一家之力奉养着义庄,更在于,范氏子孙,他们是真的把舍己为人,作为他们个人的信念和信条,而不是对他们的一种告诫或宣示,而只会教导别人要如何如何,自己却是满肚子男盗女娼,恰恰是许多伪儒们的禀性,若是以他们那种禀性的话,世人会信了他们的鬼话那才是怪事了。

这才是范家家训的精髓!

他们从来不要求别人要如何如何,要如何舍己为公毫不利人,他们只要求他们自己,兢兢业业的、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那些整天里训导别人要如何如何的伪儒们,他们之所以对别人这样的教导,无非是想让别人更加无怨无悔的牺牲,以让他们霸占或掳掠人家的钱财利益的时候,更心安理得一些吧。

这样欺世盗名的勾当,试问,就算他们能一时蒙蔽得了世人,又岂能一直的让世人不知?

口口声声的指责别人爱计较,格局小、心胸不够大,无非就是想让人家被他们坑了之后还不要坑声,还要继续维护他们假大空的名声,也不知道他们是哪里来的勇气和脸皮?

闲话少说了。

所以,正因为范氏子孙有这种巨大的人格魅力,而且,准确地说,宋代还欠范家人一些公道的,所以,范子轩如今说的话,但凡是还承认自己是宋朝的士大夫或者说读书人的,就不得不听。

“一个女婿半个儿,这个民间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你们两个没有不知道的道理。不管别人怎么说,先救回官家才是正经。咱们大宋朝,不能亡于这群该死的胡人手中。”范子轩已经年近七旬了,头发胡子都已经花白了,哪怕时过了半个多月,此时也是气得胡子乱颤地说道。

瞧着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奔波了几百里地,就为了告诉杨司锋:“你是对的,你去干吧,老夫支持你。”

杨司锋都有些心疼这个老人了。

年近七旬的老人,在这个年代里绝对是凤毛麟角了,他这个年纪,不应该是在颐养天年么,可为了一腔执念,更为了告诉世人,他范家,仍将牢牢的站在保护大宋朝的队伍当中。范子轩以自己蹒跚的脚步告诉杨司锋也告诉世人,他范家有资格告诉世人说,这才是宋朝应该有的文人风骨,士大夫的节操。

“范老,你的心意我已经领了,您人家旅途也劳累了,先休息一下吧,晚生自然有主张的。已经去信告诉杨王了,他应该已经在前来此地的路上。”杨司锋劝慰范子轩道。

“那就好,就知道你小子早有计议了,”范子轩听了,赞许了点了点头,“这样就好,好歹也是官家的子孙,只要这小子有这担当,咱们大宋就不算亡。小子你放心,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呢,没有那么娇贵的。既然杨王已经到路上来了,那老夫真的可以去休息去了。”

第二天,赵楷就快马赶到了河口,杨司锋还吓了一跳。

直到看到赵楷几乎上从马背上滚下来,还有气无力的说道:“妹夫,我的腿都快麻破了,快扶我下来。”

然后软软的倒在杨司锋的身上时,杨司锋瞧着这家伙血肉模糊的大腿时,这才知道,这家伙真的是拼了命赶过来的啊。

可范子轩不管这些,赵楷才上了些药,肯定伤口还没有愈合,这老夫子就找到赵楷道:“杨王既为官家子孙,如今官家生死下落不明,还请王爷以大局为重,早登大宝,即位为帝的为好。”

赵楷目前还有些晕晕乎乎的呢,一听范子轩这话,当即就吓了一跳道:“范老怎么能这样说,如今父皇和兄弟姐妹们生死不明,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登基为帝?这简直是禽兽都不如啊。”

“是啊,我也同意杨王的意见,”杨司锋也当即表态道,“我们如今最大的任务就是,号召全天下的义士勤王,一定要救回官家回来,这个时候,登不登基的,不是最重要的事吧,若是我们只做偏安一隅的小朝廷,那我们真的就可能都救不回官家和众兄弟姐妹们了。”

杨司锋说的这可是大实话,没想到,范子轩立即就不乐意了。

“你们知道个屁,”范老的口水径直喷到了杨司锋的脸上道,“这个时候如果杨王赵楷不站出来高声疾呼,试问这天底下的义士们,将听谁的是好?若是没有这个大义名份,你是不是也想我大宋象隋朝末年一样,到处是硝烟和义军,试问,这样将置天下百姓于何顾?”

(未完待续)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