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 第110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初一。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奉天殿重檐庑殿顶的明黄色琉璃瓦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奉天殿内,气氛庄重而肃穆,这里正在举行着戊辰科殿试。
考生们穿着整齐的衣袍,分列在奉天殿的东、西两侧,他们面带紧张的神情,面朝北方站立,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须臾,静鞭声响起,朱元璋身着皮弁服从后面的华盖殿中缓缓走来,他的到来让整个奉天殿顿时鸦雀无声。
所谓皮弁,原指古代用白鹿皮缝制的冠,现在则是指大明皇帝参加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外官朝觐、殿试、策士传胪等活动时的礼冠,皮弁本身用乌纱外饰,前后各十二缝,每缝缀五采玉十二以为饰,玉簪从中间穿过束住头发。
而配套的衣服也很有讲究,按五行学说,大明是以火德得天下,所以服饰普遍尚红,与皮弁配套的服饰便是直接蔽膝的绛纱长衣,以革带束腰,腰间还悬着白玉佩,下面是绯白大带与白袜黑靴,整体就是红、白、黑三色,以红色为主,黑白两色为辅。
考生们纷纷行五拜三叩之礼,表达对皇帝这位名义上的“老师”的尊敬。
随后,在提调官、监试官、受卷官的协助下,戊辰科的殿试正式开始。
这次殿试对于大明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重新恢复科举后的第二届考试,也是第一次大规模全国招考,第一次没来得及参加的这次基本都参加了,因此能走到殿试这一步的,无一不是人中之龙,譬如江西布政使司乡试的解元,解缙,就位列其中。
实际上,在明初试行科举效果不尽如人意之后,朱元璋曾一度对科举制度失去信心,转而从国子监里选拔官员进入仕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科举制度的重要性,于是在洪武十七年重新颁行了《科举程式》,明确了科举各级考试的举行时间、科目内容等等。
所以,它不仅仅是一次考试,更是朱元璋对未来官员的期待。
而对于考生们来说,只要通过了会试,到了殿试这个环节,一般都不会再被淘汰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松懈下来,殿试的排名将直接决定他们的进士身份以及未来的仕途发展,因此虽然紧张程度没有会试那么高,但考生们依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就在这时,刘三吾宣布了戊辰科殿试的题目。
这个题目是朱元璋亲自出的,关于大明海禁政策的策论。
殿试就这么一道策论,答完就收卷,没有第二道题了。
而这个问题显然比洪武十八年齐泰、黄子澄他们那一届的殿试题目“用人之道”要难得多,它涉及到大明的基本国策、经国济民、海防安全等多個方面,而且是现实问题,不是怎么答都可以的那种。
考生们听到题目后,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忖度。
然而,他们知道,此刻不是犹豫退缩的时候,随着殿试专用纸张的发放,他们纷纷低头作答,毛笔的笔触在纸上飞快地划过,发出轻微的响声。
他们的答题,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因为他们的答卷皇帝会亲自阅览,而皇帝的印象分将大概率决定他们在一甲、二甲、三甲中的排名,以及观政期间去哪个部、寺衙门实习。
所谓“观政”制度,是朱元璋为了提高进士们的行政能力而创造性地提出的一项制度,通过观政,进士们可以深入了解朝廷的运作机制和各部寺衙门的职能,为将来的仕途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进士们在观政期间的表现,也会直接决定他们观政结束以后,会被分配到哪里。
解缙此时也是心里打鼓,作为科举之路的最后一步,他到底是要老生常谈的写海禁政策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这些,还是另辟新路,唱唱反调?
要知道,最近朝堂上,可是有不少关于给海禁开口子的风声流传出来,而这些风声,自然也被赴京赶考的考生们所听闻了。
解缙陷入了纠结之中这两种选择,各有利弊,前者比较保守不会犯错,但哪怕是他,如果不写点新东西,光靠文笔辞藻也不容易进一甲或二甲,后者容易出彩但跟主流观点不符。
纠结了半天,都快到中午了解缙还是一个字没写,不过好在殿试是持续一天的,所以也不着急写,很多人都跟解缙一个状态,只不过别人是在默默地打腹稿。
最终,十九岁的解缙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要老老实实遵循自己的理念,写海禁政策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而策论虽然就是最低要求八百字的小作文体量,但是朱元璋为了让他们好好答题,发挥出最好的状态不留遗憾,所以不仅给的殿试时间很长,以一日为限,日落前交卷即可,而且中午是管饭的。
一个大托盘里有茶食、果脯、点心、一碗汤、一碗米饭、四样荤菜素菜,甚至考虑到可能有“不喝酒没法超常发挥”的李白型选手,还备了酒水。
解缙本来不想喝酒,但奈何肚中酒虫勾的人实在心痒无比,所以还是喝了酒。
几杯酒下肚,解缙整个人都开始飘了。
——思路来了。
保守个屁,老子要拿状元!
饭也不吃了,他把托盘摇摇晃晃的放到了旁边,扯过答题的纸张,继续挥毫泼墨。
解缙是不是明初书法第一人不好说,但他肯定是明初草书第一人,毛笔在他手中,可谓是笔走龙蛇,飞扬不羁。
这时候还没有“馆阁体”,殿试也确实没规定作答文体,所以解缙的书法虽然潦草了些,但也不算违规。
须臾,一篇策论写就却是一气呵成,一字未改。
解缙示意受卷官他要交卷.殿试跟乡试、会试不一样,从赵匡胤时期开始,殿试环节就规定了考生可以提前交卷,之所以这么规定,是因为在赵匡胤的眼里,能快速而又有效地解决问题的人,能力暂且不论,果决肯定差不了,而大明的制度基本都是参考宋朝进行设计和改良的,所以这一条也在如今的洪武朝被承袭了下来。
受卷官收了解缙的卷子,准备按照规定,等所有考生都交卷后统一送交弥封官进行弥封。
但这时候朱元璋来兴趣了,闲着也是闲着,既然解缙这小子与他之前就有一面之缘,印象颇为不错,而且还在残页上面出现过,那不如看看他的试卷。
皇帝要看卷子,受卷官自然不敢不给。
然而看着看着,朱元璋的眉头就蹙紧了。
倒不是解缙的文章写的不好,或者字体太潦草,实际上解缙这篇文章,立意非常高远,书法虽然潦草了些,但筋骨神意俱佳,看着非常顺眼。
问题在于,朱元璋之前从考生们身后走过,大概心里算了算,保守点支持海禁政策的考生有八成,剩下两成则是支持海禁政策应该随着时代的改变稍微开个口子。
可敢这么喷海禁的,解缙还真就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看完以后,朱元璋脸都黑了。
虽然朱元璋有意给海禁政策放开一个小口子,进行官方的海外贸易,但并不打算对海禁政策进行整体的骤然转向,因为对于一个庞大的帝国来说这是非常伤筋动骨的,会让下面官府无所适从的同时,加剧社会和人心的混乱。
而且更重要的是,海禁政策是朱元璋给大明制定的基本国策之一,全面否定海禁政策,那就是在拿鞋底子抽朱元璋的脸,所以朱元璋自己也不可能会干这种有损于他帝王威严的事情。
但解缙干了。
不过,朱元璋气量并不小,他倒没有因为这张卷子发作,只是放下卷子后吩咐道:“下次殿试让光禄寺别备酒了,另外,西安府蓝田县的县令是不是出缺了?这考生不用观政,可以直接去上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