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一百六十二章 苗炎:我就是幺蛾子【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11/37
实际上,在中午的时候,就有不少的民众,直接去了皇宫外面大喊,祈求皇帝能早点赦免裕王世子。
宗室和勋贵可不是傻乎乎的花钱,他们也给百姓传授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
比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皇帝才能推翻苗炎的判决,所以该找的人不是硬心肠的苗太升,而是皇帝。
皇帝向来对民众都很好,京城的民众就尤其能感觉到。
因此去皇宫外面吼叫,他们不怕千牛卫拿着鞭子冲出来,每个人都直接抽一顿。
景和帝对此哭笑不得,却又有些高兴。
自己治下的老百姓对是非观念、大是大非分得很清楚,敢于抱不平,证明自己这么几十年来的教诲有用,自然也是值得高兴的。
哪个皇帝喜欢老百姓麻木不仁?
哪个皇帝不喜欢老百姓勇于任事,善良可爱呢?
他也没迟疑多久,第二天便宣布让朝臣们讨论。
重新讨论。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景和帝的聪明之处了。
之前朝堂上是群情激愤,起码数百名朝臣都在激烈上奏要严惩裕王世子,弄得他只能假装生气的离开。
如果当时朝堂上能形成一种“小惩大诫”的氛围,比如说罚俸禄啊、禁足啊等等,说不定景和帝都已经同意了。
正是因为没办法达成统一意见,而且群情激愤,所以景和帝才不得不屈从,将柳铭淇送到帝京府衙门受审。
但,此一时彼一时。
自从“舍生取义”这个大比格一出,柳铭淇事实上已经站于不败之地。
景和帝还给了儒家学子们一天的时间,让“舍生取义”在他们之中发酵。
不出所料,第二天站在朝堂上的朝臣们,比起上一次的叩宫上奏要多得多。
在京的官员,儒生一系的来了一千三百多人,许多都是不够品阶的,只能站在垂拱殿外面。
没办法。
垂拱殿也只能容纳三百多人而已。
在京官员一共两千多人,除去法家学子和墨家学子,儒家官员也就是一千六百人上下。
如今绝大部分都来了,由此可见“舍生取义”有多么大的威力。
孟子大大的确是继孔子之后,最大的王炸啊!
人多势众,特别是在万众一心的情况下。
因此朝议上面,儒生官员们占据了绝大的优势,虽然前几天猛烈抨击柳铭淇的王智耿、谈森瑜等人不好意思前来,但是只要到了的,都齐齐为柳铭淇喊冤。
在这种情况下,苗炎等法家官员根本是被淹没在滔天浪潮之中。
如果遇到别的事情,苗炎绝对不会怕他们人多,了不起你们把我罢官,或者杀了我,别想让我屈服。
可这一次皇帝提前给他打了招呼,这才让柳铭淇去帝京府衙门受审的,苗炎不能言而无信。
所以整个朝议期间,苗炎基本上没有什么话语。
景和帝询问他的时候,他倒是一如既往的“反对”、“不赞成”。
但赞同赦免柳铭淇的声浪太高了,法家的这点意见根本就忽略不计。
仅仅是在快到中午的时候,朝议便出了结果。
景和帝正准备满脸欣慰的下旨,赦免裕王世子柳铭淇,本来偃旗息鼓的苗炎,却又站在了垂拱殿正中。
“苗爱卿,你这又是作何?”景和帝微微皱眉,心想你不会又给我整幺蛾子吧,咱们都说好了的。
众位儒家官员纷纷怒视于他。
充当了一两个时辰木偶的苗炎站出来,却让不少法家官员精神一振。
他们以为在最关键的时候,苗炎会像是以前一样,力挽狂澜,维护法家的尊严。
苗炎不慌不忙,“陛下,历来重罪犯人,都有以功抵罪之说。臣以为,裕王世子犯罪甚重,如果没有很好的功劳来弥补,就这么轻飘飘的赦免,是对我大康朝法制的蔑视,臣不能苟同。”
景和帝听懂了他的意思,大家也听懂了。
儒家的官员闻言大怒。
翰林院掌院学士、从二品大员冯玉强,上次因为柳铭淇闹得太大,他便选择了中立。
可“舍生取义”说,着实戳中了老先生的x点,让他振奋不已,深觉我儒家后继有人,不,是有新的圣人要出现了!
所以他必须要保柳铭淇,就是儒家学说更加广为人知,更加能屹立不倒。
先前他便是第一个出来请求赦免柳铭淇的。
他是翰林院老大,平日里不参与朝政,只是为皇帝出谋划策,所以深得皇帝的信任,朝臣们对他也很满意。
因此冯玉强先前说话的分量非常重。
现在听到苗炎的话语,冯玉强当即忍不住了,站出来道:“苗大人,裕王世子抱着舍生取义之念,斩杀不法,救出民众,还要什么将功补过?这不是笑话吗?”
“冯大人,这是同一个案件,不应该拆开来说。”苗炎淡淡的道,“即便是因义杀人,那也是犯法。如果没有合适的补偿,本官认为不妥。”
“苗大人,那你是要和满朝文武作对啰?”内务大臣张翔又跳了出来。
“不敢。”
苗炎摇摇头,“但你们别忘了,裕王世子现在在帝京府衙门!”
“你!!”
冯玉强大怒,转身俯首道:“陛下,苗炎恃权无理,臣恳请陛下严惩!”
“请陛下严惩!”
一群文官也跟着站了起来。
看着他们又闹了起来,景和帝颇为头疼。
他想了想,挥手让他们闭嘴,才问苗炎道:“苗爱卿,你倒是说说,铭淇要怎么样才能赎罪?”
苗炎朗声说道:“很简单,裕王世子很聪慧,就让他解决掉鬼门关吧!”
“你放肆!”
景和帝还没反应过来呢,冯玉强就又恼怒了:“苗大人,平日里我很佩服你一心为公,但你这样不当人子,难道不怕报应吗?”
冯玉强这话就说得有些重了。
大骂一个三品重臣、而且是法家第一人“不当人子”,简直相当于泼妇骂街。
但所有想明白的儒家大臣们,全都纷纷点头,怒视苗炎。
什么是鬼门关?
大运河是本朝最重要的航运通道,它从江南杭州起,西至京城,北至涿州,全长五千余里。
在通济渠的由北向南运河段,中间有二十里的河段暗礁密布,狰狞巨石甚多,历来船只经过十有损三都是好的,千百年来,每年都死伤成百上千人。
到了枯水季节,因为河床下露,各种礁石狰狞恐怖的显出来,使得河道根本不能通航。
所以民众们给这一段河段取名为“鬼门关”。
大康朝建立之后,因为对大运河的日益依赖,为了改善鬼门关的运输能力,减少损耗和人员伤亡,便在鬼门关两段修建码头。
船只到了鬼门关前,便上码头以陆运搬运二十里,到了另一端时再重新上船运输。
这么一来,虽然是多耗费了时间,也多用了不少人力物力,但造成了事故大减,运输能力大涨,反而是获益甚多。
近些年,随着京畿地区、河北、西北三省等地需要的物资越来越多,让鬼门关两段的码头和陆运,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不堪重负了。
也不是没有人想过要解决掉鬼门关,包括在枯水期派人去疯狂的砸礁石,结果礁石比铁锤和铁钎还要硬,上千人忙活一天,得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连续五年上万人努力下来,礁石平均都还没有打掉一尺,如此坚硬如铁的礁石,还有二十里的漫长河道长度,让所有人都放弃了希望。
最擅长治理水患的工部尚书巫愚,前些年也做了各种各样的努力,最后却不得不同样的放弃了,只能建议不断的去扩充码头和陆路的运输储存能力。
这么多年无数人都没有解决的重大难题,苗炎居然想要甩给柳铭淇,这像话吗?
如果柳铭淇做不了,那么苗炎是不是可以以此为借口,重新又给柳铭淇别的处罚呢?
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也是冯玉强动怒的最主要原因!
面对大家众口一致的斥责,苗炎丝毫不慌乱,他拱手道:“陛下,裕王世子做了不少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情,从发明肥皂、花香精油、消毒酒精,再到做出了令人惊叹的抽水马桶系统、柔软亲肤的厕纸,这都代表着他在这方面有着出色的天赋。
鬼门关固然难倒了许多才智惊艳的能人,但说不定裕王世子他就能想到办法,为朝廷解决掉这个超级难题呢?
如果能解决掉鬼门关,我们的运力立刻能提升两成,消耗的人力物力也能再减少三成,一来一去之间,就是提升一半啊!这对朝廷,对百姓来说,是多么大的喜讯?
我们把节约下来的资源,拿去应付各种灾害,那不是极好吗?您再也不用担心百姓们没吃的,流离失所了!”
咦……
景和帝本来想要严词拒绝苗炎的。
可苗炎的这几句话,却让他心动了起来。
千百年来,哪个皇帝不想解决掉鬼门关?
可他们却都解决不了。
如果这个事情在自己手里得到解决,那么不但是民众们受益,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也会大大的提升啊。
日后别人说起,是哪个皇帝解决了鬼门关,我不就是会被别人记住和崇拜吗?
再说了,这些年的天灾不断,自己大手大脚赈灾,耗费了太多的国库和内库钱粮,的确有点吃力了。
要是能从鬼门关那边节约下粮食和物资,别说是四五成,就是两三成,那也是一笔极大的数字!
有了这笔物资,绝对能大大的缓解日益贫乏的钱粮储存,日后即便是再遇到今年这样的灾难,也能游刃有余的对付。
呸呸呸!
我在想什么呢?
像是今年的灾难,永远别再来了!
我宁愿粮食在仓库里发霉,也不愿意有救灾的机会!
不单单是景和帝,在场的大臣们,听到苗炎描绘的这些好处,也都有了一丝迟疑。
连冯玉强都是如此。
如果裕王世子真的能做到,那可绝对是天大的喜讯呀!
鬼门关问题一解决,大家都能宽裕一些,这是何乐而不为?
苗炎此时又道:“其实诸位太小看裕王世子了,根据我对他的了解,他是一个内心为国为民的好男儿。否则他也不会说出‘舍生取义’的话语来,对吧?
我们在这里讨论没什么用处,大家可以先去问问他的意见,我相信以他悲天悯人的心,一定会排除万难,自己决定勇于承担这个责任的!”
丞相曹仪抬头看了看一脸正气的苗炎。
苗黑子真是厉害啊。
里里外外都被他算计进去了。
他这么一说,直接把裕王世子架在了火架上面烤。
同意是为难自己,治理鬼门关根本就是难于登天。
不同意的话,那你说的“舍生取义”是放屁吗?
人设一旦崩了,“舍生取义”就成了一个笑话,他柳铭淇就会立刻从流芳千古,变成遗臭万年。
只要考虑到这个,这个巨大的麻烦,不接也得接!
做好了只能说是理所当然,符合你“舍生取义”的理念。
做不好还得被人说,说你言过其实,嘴巴厉害却根本没有那个行动力。
裕王世子,你可真是苦命呐!
……
感谢诸位额外破费的打赏,也感谢你们一直的订阅和月票。
无以为报,俺只有拼命写书,多更新来报答啦!
不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