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武唐仙 第七章 望江楼
一路走着,一路攀谈,萧业了解到,张检家是县里的丝绸商,自家有千亩良田,另江南还有数千亩的桑田,搁在扬州,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富户。
因江都县南临大江,西滨运河,是江左的水陆要冲之地,张家在县里置了宅子。
家里除了父母,尚有一兄一妹,兄长已成家,在江南主持桑田与织造,妹妹明年及笄。
陈子昂是张家的表亲,因江左文风甚于蜀中,他心高气傲,不愿在蜀中科举,遂于一年半前携妻来到江都,寄居在张检家里,在他看来,只有两京与江左考上的功名才是真功名,而两京权贵云集,科举受到的干扰也多,只有在江左参考才相对公平。
“伯玉兄(陈子昂表字)……果是不凡!”
萧业如看怪物般看着陈子昂,如果换了他,宁可去梓州参试,这只能说,有才者的想法与寻常人不一样。
“恐怕你是想说我这里该寻医问诊了罢?”
陈子昂晒然一笑,指了指自己的脑门,一丝自傲毫不掩饰。
“哈哈~~”
张检已经捧腹大笑起来。
陈子昂却是又道:“萧兄莫要气馁,以你之风度,必是有真才实学,虽然朝廷对你家不公,萧氏各房也因皇后故不敢仗义直言,但我大唐,最不缺的便是忠直之士,必会为国仗义擢才。”
萧业已经把自家的情况如实告之,兰陵萧氏虽然不以文教起家,可是作为六朝顶级门阀,在文章义理方面要强于一般的世家大族,是以陈子昂才有此一说。
显然,陈子昂想当然了,他没有去过萧家庄,如果见着族人的颓废面貌,怕是不会这般作想。
同时,萧业能听出陈子昂的言语中始终以大哥自居,其实想想也正常,寻常人交往都会不自觉的排班论序,更何况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又有着在扬州参考的雄心,自视甚高,有这般作派,并不奇怪,他也不是那种受不得别人提点的人。
一路攀谈中,三人渐渐熟捻,颇有想见恨晚之感。
“萧兄,前面便是!”
张检向前一指。
望江楼,顾名思义,位于大江北岸一座三十来丈的山丘上,楼高五层,飞檐斗拱,慰为壮观,牌匾以行书写着望江楼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好字!”
萧业不由赞道。
陈子昂道:“此牌匾乃本朝大才子骆宾王所书,自被朝廷罢官之后,先生寓居扬州,听说最为提携后辈,若是有幸得了他的点拨,必名声鹊起。”
张检惋惜道:“只是近些年来,骆宾王潜心修道,已经好久没出来啦,否则若能见上一面,回去也可和我爹吹嘘一番。”
萧业哑然失笑:“科举之前,考生云集,指不定骆宾王动了凡心,亲临现场,让你得偿夙愿呢。”
“托萧兄的口福!”
张检神色一振。
三人阔步上山,来到楼前,一名伙计迎上笑道:“三位是赶考的学子罢,请上四楼!”
陈子昂讶道:“四楼有何讲究?”
伙计解释道:“五楼从不对外开放,今日骆老先生特意从府城赶来,为学子点评诗作,故以四楼待之!”
这话听着顺耳,等于变相抬高了学子的地位,陈子昂哈哈一笑:“萧兄果然料事如神呐!”
‘这么巧?’
萧业也很惊愕,对于骆宾王的风采,他是钦佩的,不过此人只可远观,不可近交,在地球历史上,李敬业起兵就这一两年了,虽然不清楚本时空与地球历史是否高度契合,但小心些总是好,免的被卷进去,断了仕途。
“走吧!”
张检拉着萧业与陈子昂,迈步向上走去。
四楼人潮涌涌,数十丈方圆的空间,以屏风相隔,屏风和墙上都有着诗句,放眼看去,足有上百名学子,均是气度不凡,眉宇间洋溢着自信,时而大声劝酒,又时而诗兴大发,当场赋诗,不时搏得满堂喝彩。
接连听了几首,虽然萧业自己不擅于作诗,但是古籍读的多,也有了相当的鉴赏能力,这几首诗,普遍是处于明清的中流水准。
“我们去那里坐!”
陈子昂似乎不愿意过多停留在人前,拉着萧业与张检,寻了个空位坐过去。
“客官,要点什么?”
一名伙计上来招呼。
张检随手抛了锭银子出来,大咧咧道:“上一壶桂花酒,几个小菜,你看着办!”
“好咧!”
那伙计眼前一亮,揣了银子离去。
不片刻,端来一壶桂花酒,一小碟卤肉,几个精致的江鲜小菜,三人就着酒菜,说说笑笑。
五楼!
与四楼相比,五楼环境优雅,沿江一面隔成了五个包厢,站窗口,可以看到滔滔江水由脚下流过,隔江远眺,是江心的润洲,越过润洲,便是江南丹阳郡,隐见农夫在江边的田地里挥汗如雨。
在东头的包厢里,一名美妇人庸懒的倚在梳妆台前的软榻上,美眸望着铜镜,镜里却是映现出四楼的热闹景象,妇人的妙目在众多学子身上一一巡曳,似是在辨别什么。
“夫人,今次的学子如何?可有看得入眼的?”
身后一名扶她捏肩的俏婢笑着问道。
妇人淡淡一笑:“光看皮囊有什么用,这世上啊,多的是绣花枕头!”
又一名俏婢道:“先前那几位学子作的诗,难道还入不得夫人法眼?”
“呵~~”
妇人不屑的轻笑道:“那也配叫诗?不过是东拼西凑的字排罢了,还是待骆宾王点评过再说罢。”
“嗯?”
正说着,妇人柳眉微蹙,不悦道:“隔壁来了个恶客。”
俏婢问道:“是什么人竟惹得夫人不快?要不要小婢施点小法术将他赶走?”
妇人冷笑道:“此人乃江都县令张柬之,虽官位仅七品,却是二甲进士,文运昌盛,有王候之相,你们的法术奈何不了他,罢了,罢了,莫要招惹他,想必他也是来观察本届学子的。”
外面,一袭青衫的张柬之如一个普通的老儒,踱到西头包厢门外,回头吩咐:“你在外守着,无事莫要打扰。”
“是,老爷!”
跟着张柬之的长随躬身应下。
张柬之推门进去,屋里的摆设颇为清雅,但同样有一面铜镜,张柬之注视着,突然伸手按上镜面,指尖蕴出乳白色的文气渗入镜中,渐渐地,镜面呈现出四楼的情形。
“观光(骆宾王表字)先生来了,观光先生来了!”
突然四楼一阵喧哗,很多学子都站了起来,眼神灼热,气氛空前热烈。
骆宾王身着儒衫,五十来岁模样,面色红润,自带一股宗师气度,踱着方步进入屋子,身后跟着两名中年道人,身着宝蓝色道袍,头戴五岳冠,一捧麈尾,另一个捧宝剑,分明是受过三坛大戒的有道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