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妙笔读 > 科幻 > 智人 > 第五百四十三章 一期竣工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智人 第五百四十三章 一期竣工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苏尹士运河。

准确来讲,是第一苏尹士运河,因为目前有两条苏尹士运河。

第二苏尹士运河就是智人公司独立挖掘的那一条,而第一苏尹士运河则是老运河。

近期,第一苏尹士运河停止了航运服务,之所以停止航运服务,原因是多方面的。

智人公司和自由世界关系不咋地,为了避开智人公司控制的苏尹士运河,自由世界在想方设法绕开苏尹士运河。

比如投资修建地中海——死海——红海运河,建设西亚陆上输油输气管道,构建欧亚大铁路,或者采用北极航线、北太平洋航线。

经过各种方案之后,苏尹士运河的航运量迅速下降,只剩下智人公司和一部分边缘世界的船只会经过苏尹士运河。

而设施老化、标准比较低的第一苏尹士运河,现在根本没有多少船只通过,只是作为第二苏尹士运河的补充和备用航道。

毕竟第一苏尹士运河的航道深度,只有22.5米,而且宽度也不够,一百多公里的航道需要14~16个小时的通航时间。

而智人公司新建的第二苏尹士运河,单线航道宽度为860~900米,平均深度为35米,足以通航50万吨级别的巨轮。

更加重要的,是通航时间只需要7~8个小时。

因此,随着第二苏尹士运河的投入使用,第一苏尹士运河自然被冷落了。

不过这并不是近期第一苏尹士运河被停用的主要原因。

智人公司之所以停用第一苏尹士运河,主要原因是海平面下降。

随着南极洲和北冰洋的冰盖逐步扩大,加上全球各地的高原高山冰川,也重新开始发育,越来越多的水资源被固定在冰层和冰盖之中。

这导致海平面开始下降,根据目前的数据,平均每个月海平面就会下降12厘米左右。

此时全球海平面已经累积下降了1.8米左右。

如果全球变冷的趋势无法逆转,那未来全球海平面,每年平均会下降1.4~1.5米,直到到达冰期全盛。

根据以往的地质历史数据,在通常情况下,冰期全盛阶段的全球海平面,大概会比2020年的海平面低90~100米左右。

当然,这是一般情况下,如果遇到个别极端的情况,海平面是有可能下降200米的。

按照这个情况,现在刚刚进入冰期,要发展到冰期全盛状态,估计需要50年左右。

而且冰期的冰盖冰川发育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前期比较迅速,后期会越来越慢。

保守估计,这一次冰期要发育到全盛阶段,可能需要100年左右。

因此第一苏尹士运河此时的深度,只剩下20.7米,而且还在持续下降之中,这深度可不利于通航。

加上本来走这条运河的运输船也没有多少,公司便大笔一挥,直接停用第一苏尹士运河,并对这条老运河进行升级改造。

【鉴于大环境如此,

其实这也是全球各大航道接下来都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平均水深小于120米的航道,随着全球变冷,海平面会逐步降低,到时候这些航道将难以使用。

比如奥斯曼名义上控制的黑海海峡,这条海峡就有很大一部分航道深度是小于120米的。

哪怕是使用船闸的两条中美洲运河,也必须想办法重新调整航道,甚至要加设几道船闸,才可以勉强通航。

同样马六甲海峡、克拉运河,也会遇到这个问题。

幸好智人公司的运河挖掘技术非常强大,可

以随着海平面下降,不断加深运河,保证运河的正常通航。

这也是自由世界放弃挖掘地中海——死海——红海运河的原因,因为现在挖掘了,未来海平面不断下降,能否稳定通航,成为了一个无法确定的事情。

另外地中海——死海——红海运河,还有另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红海的另一个出口——麦因海峡。

麦因海峡有一部分海域的深度,同样是小于120米的,这意味着,未来红海会变成一个封闭的咸水湖。

自由世界就算是拼命加深地中海——死海——红海运河,等麦因海峡变成陆地,到时候一样没有办法通过红海。

至于智人公司会不会挖掘麦因运河。

答桉自然是肯定的。

可智人公司挖掘的麦因运河,自由世界的船只还不是无法通航。

因此自由世界不得不重新评估地中海——死海——红海运河的战略价值,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如投资扩建欧亚大铁路。

现在自由世界真的非常需要升级改造欧亚大铁路,扩大欧亚大铁路的货物运输量。

毕竟之前被露西亚寄予厚望的北极航线,现在同样废掉了,北冰洋冰冻期越来越长。

按照现在这个趋势,白令海峡都可以被冰盖彻底覆盖,成为半永久性的冰盖之后,北极航线直接失去了通航的可能性。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四大势力只能想办法使用铁路和公路替代了。

不过随着九月份悄悄的过去。

全球各地的情况,进一步明朗起来。

被极端天气折磨得农业减产严重的欧罗巴联合体、露西亚,提前进入了寒冬。

特别是北欧北部,早在八月底就冰天雪地了,一到十月份,整个环波罗的海地区,纷纷下起了鹅毛大雪。

北极冰盖从北欧北部一点点向南扩张,虽然一时间,很多冰盖不会变成半永久性的,只是季节性的冰盖。

但是问题在于今年的北大西洋暖流,并没有恢复正常的迹象,失去北大西洋暖流的温暖水汽,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变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甚至一部分纬度比较高的区域,变成了寒带气候。

柏林。

入秋天的第一场暴风雪,给整个城市披上一层银装素裹。

然而这种景色,却带着一丝残忍。

迅速进入入冬模式的柏林,很多人不得不提前开启暖气。

阿美利卡半卖半送的转基因玉米,被做成饲料、酒精、果葡糖浆,供应给农场主和农业公司。

加上从露西亚采购的低价天然气,让不少欧罗巴企业的生产成本勉强压低了下来。

还有通过欧亚大铁路过来的塞里斯廉价轻工产品,也缓解了当地市场的供应不足问题。

欧罗巴联合体也勉强提高了一部分产品的补贴。

这才勉强压住了破产浪潮的蔓延,再一次稳住内部的物价。

然而,北半球的提前降温,还是让欧罗巴联合体和露西亚感到非常棘手。

为了应对频繁的极端天气,以及全球变冷的问题,各大势力近期频繁的开小会。

人类在自然伟力面前,还是太过于脆弱了。

除了盘踞在赤道地区的智人公司之外,其他势力都感到压力山大。

而智人公司一边借助这个天赐良机,大力吸纳自然人,同时也在快速建设环赤道平流层铁路。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