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读

繁体版 简体版
妙笔读 > 江海潜寻 > 第22章 郑和·海权·沉没的战舰

第22章 郑和·海权·沉没的战舰(1 / 4)

专业对口,听者又这么殷切,王逸少说起海丝之路,也更加兴致勃勃。

“那我就说说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阶段吧。前一阶段,从秦汉到公元1500年。那个时候,我国的海丝之路是一个区域性的交通网络,东边可以到达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南边可以到达东南亚,西边可以横渡印度洋,最远能到达非洲东海岸。这里已经是终点啦,走不了更远。不过,在这一阶段,我们中国一直是处于主导地位。宋朝的时候,广州、泉州、宁波都有主管海上贸易的市舶司。到了明朝,嗯,‘郑和七下西洋’,就不用我多说了吧?不过,很遗憾,就在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船舶就很快从印度洋退出了。到了15世纪末,中国船舶更是从苏门答腊岛以西消失,就算有时出海,也只是在马六甲以东海域活动。

“对了,说到郑和的航海图。万历年间,有一个叫顾起元的人,写了一本《客座赘语》,里面说,成化年间,大臣刘大夏担心宪宗皇帝动了大航海的心思,就焚毁了郑和海图。如果记载属实,实在太可惜了。唉!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啊!”【注】

黎海平瞪大了眼:“不是说,是后代修书的时候焚毁的吗?”

“两种说法都有,总之,这场伟大的航海行动后无来者,那时人们也没有很强的海权意识。”

王逸少叹了叹,继续往下说:“后一个阶段,是从公元1500年到1840年。到了这个阶段,欧洲人已经开辟了新航路,把他们自己的区域性航线拓展到了全球,慢慢地掌握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导权。老黎,你知道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吧?葡萄牙人和西班牙,是在16世纪在海上发迹的。到了17世纪,荷兰更是称霸海洋。”

“这个我知道,好像叫‘海上马车夫’。”黎海平撇撇嘴,“听起来很威风,后面还不是翻车了。”

这个比喻贴切而幽默,听得郭超仁三个后生,都不由莞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